Sunday, October 09, 2011

忠心的神與祂忠心的僕人

經文:列王紀上 19章

引言:以利亞的事蹟
弟兄姊妹,我們今日再回來看以利亞的故事。聖經裡面對以利亞事跡的記載都在列王紀,其中列王紀上17-19章可算是最主要的經文。我們也曾經用了幾次的機會來看17-18章。今日來到第19章。

19章一開頭說:「1亞哈將以利亞一切所行的和他用刀殺眾先知的事都告訴耶洗別。」「以利亞一切所行的」,是甚麼呢?

原來第19章是承接著第18章。「以利亞一切所行的」,就是第18章裡面,在迦密山頂以利亞獨自與450個巴力先知鬥法,神從天降火燒盡燔祭,證明耶和華是神那件事。亞哈也將以利亞殺了巴力先知的事告訴耶洗別。

你可有印象,耶洗別是怎樣的人?耶洗別的性格可以用「強橫」來形容,她認為對的事,她會用盡各種方法達到。最重要的是,耶洗別是在亞哈背後全力推動巴力敬拜的主事者,所以在亞哈時代,巴力敬拜在以色列達到顛峰。因此我們也明白,耶洗別知道了巴力先知被殺之後,她當然會追殺以利亞了。

I. 僕人的軟弱(v1-8)
既然第19章是承接著18章的迦密山事件,讓我們稍稍回顧一下。

迦密山事件的背景是,神差派先知以利亞向亞哈宣佈,神要降下旱災。經過了一段日子,神吩咐以利亞去讓亞哈王遇見。被亞哈遇見之後,以利亞就向巴力先知下戰書。他也招聚了百姓到迦密山頂觀戰。以利亞與巴力先知比試,各人向自己的神祈求天火焚燒祭牲,降火的就是神。巴力的先知祈禱了一整日都沒有動靜。到了獻晚祭時候,以利亞祈禱,神降了火燒盡祭壇上的祭牲。當時「眾民看見了,就俯伏在地,說:耶和華是神!耶和華是神!」然後他們就照以利亞吩咐,將巴力的先知都殺了。

之後,以利亞叫亞哈放心上去吃喝,他自己就上迦密山頂去祈禱。然後神降下大雨。亞哈坐車往耶斯列去。而以利亞則「束上腰,奔在亞哈前頭,直到耶斯列的城門」。

然後,來到我們今日要看的第19章。

(A) 外面的光景(v1-4)
我們先看19章1-4節:「1亞哈將以利亞一切所行的和他用刀殺眾先知的事都告訴耶洗別。2耶洗別就差遣人去見以利亞,告訴他說:明日約在這時候,我若不使你的性命像那些人的性命一樣,願神明重重地降罰與我。3以利亞見這光景就起來逃命,到了猶大的別是巴,將僕人留在那裡,4自己在曠野走了一日的路程,來到一棵羅騰樹下,就坐在那裡求死,說:耶和華啊,罷了!求你取我的性命,因為我不勝於我的列祖。」

大概我們可以想像,亞哈將以利亞一切所行的告訴耶洗別,不一定是有惡意的。也許亞哈心裡面都與百姓一樣感到震撼,覺得「耶和華是神!」;至少他應該可以肯定巴力不是神!不過當他回到家中將這件事告訴他那個忠心於巴力的皇后耶洗別的時候,太太的反應與亞哈一點也不同。

耶洗別派人去向以利亞口吐惡言。於是以利亞起來逃命。有一些人覺得以利亞之前「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氣魄唔知去咗邊,不明白他為甚麼忽然間那麼怕死。試問有誰不怕死呢?明知道被人追殺,當然要走了。

而且他逃命的路線很合理。他向南走,直走到別是巴。別是巴是以色列南北整片國土的最南端。是當時南國猶大的國境。逃命離開北國,離開耶洗別的勢力範圍是很合理的。接著下來,就有點不太合理了。v4說,以利亞將僕人留在別是巴,自己再多走一日進入曠野。如果單是為了保存性命,以利亞可以在南國猶大落腳,豈不是更好嗎?他為甚麼要走入曠野呢?他走入曠野做了甚麼?他來到一棵羅騰樹下求死。他向神說:「夠了!神啊,你不如殺了我吧,我冇用!我不勝於我的列祖。」

為甚麼以利亞覺得自己「不勝於列祖」?v3說,以利亞起來逃命,是他「見這光景」。他見到甚麼光景呢?他見到自己被追殺。他見到迦密山頂一場大比試之後,自己竟然還被追殺。百姓不是呼喊「耶和華是神!耶和華是神!」嗎?為甚麼不但耶和華沒有被尊崇,以利亞連性命也不保?他「見這光景」,是他見到仍然是耶洗別控制著大局,亞哈沒有因為神降火、降雨而對神有多點點的敬畏,他仍然任憑皇后追殺他。以利亞「見這光景」,是他見到儘管上帝大有能力的出現、顯出奇事神蹟,人的心仍然不願意回轉歸向上帝。

於是他覺得自己所做的沒有價值,他覺得就連自己的存在也沒有價值。不如死咗去啦!不如放棄啦!但這些只是外在的光景,其實在以利亞的內裡有另一番境況。

(B) 內裡的實況(v5-8)
我們看vv5-8「5他就躺在羅騰樹下,睡著了。有一個天使拍他,說:起來吃吧!6他觀看,見頭旁有一瓶水與炭火燒的餅,他就吃了喝了,仍然躺下。7耶和華的使者第二次來拍他,說:起來吃吧!因為你當走的路甚遠。8他就起來吃了喝了,仗著這飲食的力,走了四十晝夜,到了神的山,就是何烈山。」

儘管被追殺,似乎性命危在旦夕,但實際上這些外面的危險,遠不及以利亞裡面的境況嚴重。我們看見以利亞其實落在一個他自己也不知道的疲累之中。他向神求死,還未等上帝回答,他已經睡著了。肉體的疲累,與心靈的疲累是分不開的;兩者互相影響。

以利亞是真的累了。你記得他進入這個曠野之前,他經歷過那些事情嗎?他行了一日進入曠野,之前他與僕人從耶斯列逃到別是巴,那距離大概是150公里。再之前呢?再之前就是以利亞「束上腰,奔在亞哈前頭」從迦密山走到耶斯列。再之前是迦密山上他與巴力先知大戰了一整日。一連串的事情接連發生,以利亞竭力的迎戰,我們看見他沒有停下來休息。

不但這樣,他可能連停下來吃喝的機會也沒有。記得在18章,他叫亞哈可以上去吃喝了,他自己卻沒有機會,他要禱告求神降雨。於是肉體的疲累,加上饑餓,讓以利亞心靈也軟弱了下來。

以利亞心靈的軟弱、疲乏,也令到他失去了方向。他為甚麼要走進曠野呢?若是要求死,哪裡都可以,何用走這麼遠呢!為甚麼走進曠野呢?是有另一個目的地嗎?要是真的有另一個目的地,為甚麼躺臥在羅騰樹下呢?吃了喝了還不繼續起程?他離別了僕人,自己一個人走進曠野,沒有糧、沒有水,是打算自己死在曠野嗎?這樣為甚麼要逃避耶洗別的追殺呢?一連串問題,其實顯示以利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怎樣。

也許你曾經有過類似的感覺,當然我們不會向神求死,(容乜易神真的聽架!)但我們可能會好似以利亞那樣想到要放棄,撇下所有的人收埋自己,又或者在疲累、困逼當中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自己要怎樣。

但神不會看著不顧的。上帝沒有容讓以利亞這樣躺在曠野等死,祂更加沒有任憑以利亞失去方向。祂差派天使為以利亞帶來餅和水,先讓他恢復體力;然後,天使提示他繼續向前行。

天使沒有說明以利亞要去哪裡。順著他所走的路線繼續向南,以利亞來到何烈山,聖經特意告訴我們說這是「神的山」。何烈山是神與摩西相遇、呼召摩西的地方,何烈山也是神與以色列人立約的地方。來到何烈山,以利亞要怎樣呢?上帝又如何回應他呢?

II. 上帝的忠心(v9-18)
(A) 一問「你在這裡做甚麼?」(v9-12)
我們先看vv9-12「9他在那裡進了一個洞,就住在洞中。耶和華的話臨到他說:以利亞啊,你在這裡做甚麼?10他說:我為耶和華萬軍之神大發熱心;因為以色列人背棄了你的約,毀壞了你的壇,用刀殺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11耶和華說:你出來站在山上,在我面前。那時耶和華從那裡經過,在他面前有烈風大作,崩山碎石,耶和華卻不在風中;風後地震,耶和華卻不在其中;12地震後有火,耶和華也不在火中;火後有微小的聲音。」

如果你曾經讀過這一章經文,你必然會留意到神兩次問以利亞同一個問題,而以利亞也兩次給同一樣的答案。上帝問「你在這裡做甚麼?」這一個問題要是以不同的語氣問出來就會帶來不同的效果。是不是神質問以利亞「你為甚麼擅離職守走到這裡來」呢?但不要忘記,是神的使者提示他來何烈山的,也是神的使者給他吃喝以致他有力氣再行四十晝夜的。所以我覺得神不是責備他,神讓他有機會抒發一下情緒。

神當然聽得出以利亞在羅騰樹下求死的真正意思,祂不會輕看祂僕人的軟弱的。「你在這裡做甚麼?」然後以利亞回答:「我為耶和華萬軍之神大發熱心;因為以色列人背棄了你的約,毀壞了你的壇,用刀殺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對於以利亞這個回答,有兩種不同的看法。有一些人認為以利亞自我中心,短短一句經文出現了三個我:「我為神大發熱心…只剩下我一個,他們要尋索我的命」。另一個看法,是認為以利亞為神感到不值,經文也出現了三個你:「以色列人背棄了你的約、毀壞了你的壇,用力殺了你的先知」。

我認為這兩個看法有可能同時並存,事實上兩者也很難分得清楚。固然一個人被追殺、身心疲累,變得自我中心是可以理解的。不過那並不表示他必然是沒有想到神的。畢竟,迦密山的事情仍然印象鮮明、歷歷在目,獨行奇事的神應該被尊崇的;但耶洗別的勢力絲毫無損又是那麼真實。所以以利亞為神不值也是有可能的。他的情緒可能就真的是如此混雜,既為自己,也為神。

對於以利亞的激憤,神怎樣回應呢?v11「耶和華說:你出來站在山上,在我面前。」我們記得,以利亞走了四十晝夜來到何烈山,但他「進了一個洞,就住在洞中」。本來向神求死的他,來到神的山卻將自己藏在山洞裡面。而且經文用上「住」這個字,顯示他在山洞裡應該生活了一段日子,不是一日兩日那麼短的時間。

無疑,當落在身心疲乏之中,以利亞(或者我們當中任何一個)要將自己藏起來,也是無可厚非的。有時也許是需要的,休息可以讓身體恢復體力,讓心靈回復憩靜。但是要休息多久呢?以利亞休息了多久呢?我們不知道。只知道,這一天,神認為夠了,於是向他發出這個問題,同時呼喚他從山洞裡面出來,站在神面前。是時候要面對神了。

然後,我們看見神向以利亞顯示祂自己。v11b-12a「那時耶和華從那裡經過,在他面前有烈風大作,崩山碎石,耶和華卻不在風中;風後地震,耶和華卻不在其中;12地震後有火,耶和華也不在火中;」烈風、地震、火,很多時是神顯現時的情景。然而經文這裡清楚告訴我們,儘管這些現象出現,「神不在其中」。我們會記起前一章經文,以利亞祈禱,神降火燒盡壇上的燔祭、木柴、石頭、塵土和水,神可以使用這些自然現象,或是超自然現象。烈風、地震、火都只是神的僕役,要完成神所吩咐的工作;但這些現象不是神。甚至神不在其中。神在哪裡?神在不在這裡?以色列人「背棄了你的約,毀壞了你的壇,用刀殺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神,祢在哪裡?祢在不在這裡?

(B) 再問「你在這裡做甚麼?」(v13-16)
然後神第二次問同一條問題,在v13-16,我們看:「13以利亞聽見,就用外衣蒙上臉,出來站在洞口。有聲音向他說:以利亞啊,你在這裡做甚麼?14他說:我為耶和華萬軍之神大發熱心;因為以色列人背棄了你的約,毀壞了你的壇,用刀殺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15耶和華對他說:你回去,從曠野往大馬士革去。到了那裡,就要膏哈薛作亞蘭王,16又膏寧示的孫子耶戶作以色列王,並膏亞伯‧米何拉人沙法的兒子以利沙作先知接續你。」

神向以利亞再發問同一個問題:「你在這裡做甚麼?」如果前面第一次問的時候不是責備,這一次也不會是。那麼神為甚麼要多問一次呢?今次的目的又是甚麼呢?

以利亞的答案與之前的一樣。但今次的情景卻不相同。以利亞今次的回答是在那些烈風、地震、火之後。有怎樣的不同呢?v12後半節說:「火後有微小的聲音」。這個微小的聲音,聖經沒有說神在,抑或不在。不過v13說,以利亞聽到這聲音,「就用外衣蒙上臉,出來站在洞口」。以利亞知道神已經在了。神在哪裡?神在祂自己的話裡面。外在的景象無論有多大的震懾能力、有多偉大,都不是神。神的話,就是祂自己。作為先知,傳遞神話語的僕人,以利亞不應該忘記這一點。神也在此提醒他。

神再問「你在這裡做甚麼?」是讓以利亞有機會問自己:「我在這裡做甚麼?」「我為甚麼會在這裡?」「我為神大發熱心;因為以色列人背棄了你的約,毀壞了你的壇,用刀殺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

那又如何?如果真的只剩下以利亞一個人,那麼他這樣子藏身在何烈山的一個山洞裡面,還有誰為神發言?假如以利亞真的為神大發熱心,為以色列人背棄神的約、毀壞神的壇、殺神的先知而憤慨,那麼他這刻在這裡又有甚麼幫助?

讓我們看清楚以利亞的答案,他說「我為神大發熱心;因為以色列人背棄了你的約,毀壞了你的壇,用刀殺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其實以利亞還有說話未說出口。接著的一句是:「神祢不顧嗎?」儘管他沒有說出口,神也知道。上帝接著下來就回應他。

在v15-17「15耶和華對他說:你回去,從曠野往大馬士革去。到了那裡,就要膏哈薛作亞蘭王,16又膏寧示的孫子耶戶作以色列王,並膏亞伯‧米何拉人沙法的兒子以利沙作先知接續你。」

神的回應是再差派以利亞,祂對以利亞說:「你回去」,因為還有工作未完成。神再差派以利亞去做的是甚麼呢?神要他去膏立三個人物:亞蘭王、以色列王,和一個先知。神要以利亞去膏立這三個人物,因為儘管以色列人背棄神的約,毀壞神的壇,殺害神的先知,神的工作不會因此而停下來。

神吩咐以利亞去膏立的三個人物,以色列王和先知,我們不會感到有甚麼問題。但神要膏立亞蘭王卻令我們覺得奇怪。亞蘭並不是神的子民,一個外邦人的王都要由神來膏立嗎?神這個吩咐是要讓以利亞知道,以利亞為神大發熱心的事情,在神眼中並不是小事。就是「以色列人背棄神的約、毀壞神的壇、殺害神的先知」,上帝不會任憑他們不理。這三個人物正是神要使用的工具。

(C) 「我…為自己」(v17-18)
v17「17將來躲避哈薛之刀的,必被耶戶所殺;躲避耶戶之刀的,必被以利沙所殺。」

回應以利亞的控訴,神說:我膏立哈薛、耶戶,和以利沙。將來以色列人要在這三個人手中接受我的審判。逃得過哈薛的,也逃不過耶戶,逃得過哈薛和耶戶的,也逃不過以利沙。

不單這樣,v18,神說「我在以色列人中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與巴力親嘴的。」

以利沙的憤慨既因為以色列人的背約,也可能因為自己服事的孤單感。在迦密山上他一個人面對幾百個巴力先知,自然地他會覺得其他人都退縮,只有我獨力應付。

但神在這裡除了宣告要審判背約的以色列人之外,神也宣佈,祂「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未曾與巴力親咀的」。神會保守屬於祂的子民,神為自己的緣故,會留下一個純正的群體。

III. 僕人的忠心(v19-21)
(A) 呼召以利沙(v19-21)
對於神的再差遣,以利亞怎樣回應?我們看v19-21「19於是,以利亞離開那裡走了,遇見沙法的兒子以利沙耕地;在他前頭有十二對牛,自己趕著第十二對。以利亞到他那裡去,將自己的外衣搭在他身上。20以利沙就離開牛,跑到以利亞那裡,說:求你容我先與父母親嘴,然後我便跟隨你。以利亞對他說:你回去吧,我向你做了甚麼呢?21以利沙就離開他回去,宰了一對牛,用套牛的器具煮肉給民吃,隨後就起身跟隨以利亞,服事他。」

以利亞怎樣回應神的再差遣?不再有任何疑或、不再有任何問題,以利亞就起程。其實以利亞一向都是這樣的。他去基立溪旁接受烏鴉的供養,他去撒勒法接受寡婦的供應,他去被亞哈遇見,以利亞一直都是對神的吩咐,二話不說就去。在這裡,我們看見忠心的以利亞再次二話不說就回應神的吩咐,「離開那裡走了」,遇見以利沙,向他發出邀請。

以利亞是神重用的僕人,他勇於面對與神為敵的人,無論是亞哈,抑或巴力的先知。他以無比的忠心回應神的差遣和吩咐。但是,在他軟弱、退縮的時候,我們卻看見,神對以利亞顯出忠誠。上帝忠於祂對以利亞的呼召,在以利亞軟弱、退後的時候,上帝沒有放棄以利亞,祂堅持對以利亞的呼召,祂等候以利亞,再次差遣他。

我們看見忠心的神與祂忠心的僕人的關係。作為神所呼召的僕人,以利亞顯出他對神的忠心,重新得力之後再被神差遣。作為呼召人的神,神也顯出祂的忠心,耐性等候祂的僕人。並且神再次差遣以利,讓以利亞有機會再顯出他的忠心。

(B) 未完‧待續
假如我們繼續讀以利亞的事跡,我們會發現以利亞並沒有膏哈薛,也沒有膏耶戶;那是由以利沙辦成的事情。

神吩咐他要膏立三個人,以利亞只做到三分一。是不是以利亞完成不到神的工作?是的。但我們知道並不是以利亞不願意做神的工作;問題是時間不許可。

因為不多久之後,以利亞離別的時候來到,但是神所預定的事情還未有發生。那怎樣呢?不用擔心,神已經選召了以利沙來繼承了。以利亞可以放心,神不會留下自己的工作不顧。做事的不是以利亞、不是以利沙,做事的是神,祂使一切事情成就。

結語:使命承傳
也許我們會問,以利亞完成不了神的吩咐。那麼,為甚麼神要這樣差遣他呢?為甚麼神不單單吩咐他膏立以利沙就可以呢?

一方面,我認為,神是希望以利亞知道祂對以色列的審判將會如何進行。神真誠地回應以利亞的熱心,讓他知道他為神的事情著緊,神也為自己的事情著緊。

另一方面是,神要顯示,祂的心意並不受人的限制所限制。因為作事的不是人,是神自己。以利亞的時代過去之後,未完成的工作有以利沙來承接,以利沙的時代也會過去,那時未完成的工作,神還會興起後來的人承接。

祂的旨意、神的工作並不受人的限制所限制。

是的,我們是有限制的。人是軟弱的。我們會受著外在環境的影響,我們的家庭背景、我們的成長、教育、際遇;還有我們自己裡面的軟弱,性格的缺點、個人的頑梗、偏執、任性、自卑、懦弱…等等等等。

然而,我們最大的限制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時間都有限。神為我們限定了我們的年日和疆界,忠心如以利亞,就算他如何的為神作大事,到最後,他都有離去的一天。神的工作卻不會因而中斷,神自己興起另外的僕人來接續他的工作。同樣地,我們只是在我們的世代服侍,我們過去之後,神自然會興起另一個世代來承接。重要的是,在我們有限的時日裡面,我們如何回應神。

上帝會忠於祂對我們的呼召。祂呼召我們來得救恩、來作祂的門徒。上帝會忠於祂對我們的呼召,等待我們忠心的回應祂。

讓我們重新得力,在們一生的年日裡面,回應的呼召。


回應詩歌
【薪火永傳】
忘世塵我已跟主走上在窄路,眾信徒常互勉並肩同步,
堅守方向志高,憑信念不怕跌倒,
同證父神完美創造,全宇宙恩滿鋪。

看信徒毋懼逼迫忠信歷世代,盼我們也可奔走天路,
越過得失福氣困災,能發現父神期待,
承繼信念,延往萬年,同唱頌讚奏凱。

願當基督精兵常行在窄路,喚發接棒信眾繼續同步,
從而薪火永傳,心志總不老,成為真實門徒知順服神好,
令每一世代同心將福音宣佈。

我們有一天都要永別世上,而後世仍靠主恩學祂模樣,
上帝國度繼續擴張,人人恩光得到永享,
同發現父神救贖,完美妙法憲章。

願當基督精兵常行在窄路,喚發接棒信眾繼續同步,
從而薪火永傳,心志總不老,成為真實門徒知順服神好,
令每一世代同心讚頌神恩高,鴻恩滔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