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以斯拉記 4: 1-24
引言
大家有聽過一句成語「好事多磨」,知道是甚麼意思嗎?意思是:好的事情在成功之前,總有各種各樣的阻撓和波折。在以色列人重建聖殿,和後來重建城牆的過程,我們看見都是「好事多磨」的。
上一次與大家開始看回歸的以色列人重建聖殿,我們看了他們守了住棚節、舉行了奠基禮,從中看見他們重建敬拜的生活。今次我們繼續看,在重建的過程裏面,有怎樣的波折和阻撓;這一件好事是怎樣地「多磨」。
I. 住棚節
II. 奠基禮
III.受阻停工
(A) 敵人出現
以斯拉記4: 1-4:「1猶大和便雅憫的敵人聽說被擄歸回的人為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建造殿宇,2就去見所羅巴伯和以色列的族長,對他們說:請容我們與你們一同建造;因為我們尋求你們的神,與你們一樣。自從亞述王以撒哈頓帶我們上這地以來,我們常祭祀神。3但所羅巴伯、耶書亞,和其餘以色列的族長對他們說:我們建造神的殿與你們無干,我們自己為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協力建造,是照波斯王古列所吩咐的。4那地的民,就在猶大人建造的時候,使他們的手發軟,擾亂他們」。
(1) 他們是誰?
(a) 他們是誰
敵人出現了。在v1很清楚告訴我們,這些人是「敵人」。他們究竟是誰呢?在v2和後面的v8-10都有提到。
v2他們自己說是「亞述王以撒哈頓帶他們上這地」的。就是說,他們不是以色列人,原先也不是住在那裏的。他們是被移民到這個地方的外邦人。
vv8-10提供了一個名單,「省長利宏、書記伸帥要控告耶路撒冷人,也上本奏告亞達薛西王。9省長利宏、書記伸帥,和同黨的底拿人、亞法薩提迦人、他毗拉人、亞法撒人、亞基衛人、巴比倫人、書珊迦人、底亥人、以攔人,10和尊大的亞斯那巴所遷移、安置在撒馬利亞城,並大河西一帶地方的人等」。這個名單提到的民族,與原本在迦南的民族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你有印象,起初神帶領以色列人入迦南的時候,原本住在那裏的是赫人、比利洗人、亞摩利人、耶布斯人等等。而這裏提到的「底拿人、亞法薩提迦人、他毗拉人」等等,都是後來被遷徙來的。我們知道亞述帝國的政策是將征服到的那些國家的人民大兜亂,好使他們完全沒有機會復國。這些人大概就是這樣被遷徙到撒馬利亞、猶大一帶的地方來。
(b) 分辨敵人
敵人出現了。在v1很清楚告訴我們,這些人是「敵人」。但他們不是主動來幫忙的嗎?為甚麼是敵人呢?
這些人提出的幫忙,我們稍後再說。但他們是敵人,從他們之後的行為就可以判斷。在v4描述,當所羅巴伯、耶書亞拒絕他們之後,這些人就「在猶大人建造的時候,使他們的手發軟,擾亂他們」。
如果真的是一番好意來幫忙的,遭到拒絕時會有怎樣反應的呢?這個我們可以從大衛身上學到。當大衛一心要為神建造殿宇的時候,耶和華卻對他說:「你流了多人的血,打了多次大仗,你不可為我的名建造殿宇,因為你在我眼前使多人的血流在地上。你要生一個兒子,……他必為我的名建造殿宇。」(代上22: 8-10)
一番好意遭到拒絕,大衛怎樣呢?「5大衛說:我兒子所羅門還年幼嬌嫩,要為耶和華建造的殿宇必須高大輝煌,使名譽榮耀傳遍萬國;所以我要為殿預備材料。於是,大衛在未死之先預備的材料甚多。」大衛沒有因而不悅,反而他想到為神建造殿宇是一件大事,所以自己事先預備甚多材料,以致所羅門可以做得夠好。
如果是一番好意的,也必然會為了事情的好處著想,甚至儘管自己不一定贊成也會表示關注和善意的。這種態度,在我們上一次特別會友大會之上我們也經歷過了。當時有一些弟兄姊妹儘管心裏面有疑惑,不能夠完全表示贊同,但他們仍然是關心、仍然以善意表達,而且仍然願意以禱告求問神的心意。我深信神是喜歡我們這樣彼此尊重、互相體諒的處事方式的。
(2) 拒絕合作的原因
(a) 純正信仰,不容雜質
然後我們回來看,為甚麼以色列人要拒絕這些人的幫助。我們看看他們怎樣說,在v2:「請容我們與你們一同建造;因為我們尋求你們的神,與你們一樣。自從亞述王以撒哈頓帶我們上這地以來,我們常祭祀神。」
不論這個以撒哈頓是誰(他其實是西拿基立之子,繼承了王位),聖經裏面也沒有多提及,這些人是亞述從外地遷徙來的外邦人,這是沒有疑問的。
那又如何呢?從聖經另一處記載我們可以明白以色列人的顧慮是甚麼。在列王記下17: 24-41描述,從各地遷移來撒馬利亞的人,起初不認識耶和華,得罪了神,後來他們得到教導,知道敬畏耶和華應該要怎樣做,可惜結果是:「33他們又懼怕耶和華,又事奉自己的神,從何邦遷移,就隨何邦的風俗。」「41如此這些民又懼怕耶和華,又事奉他們的偶像。他們子子孫孫也都照樣行,效法他們的祖宗」。
這些人說:「我們尋求你們的神,與你們一樣」,又說「我們常祭祀神」,但其實他們所謂尋求神、所謂祭祀神是摻雜了他們傳統的異教風俗,是不純正的。所羅巴伯和以色列的族長拒絕他們的幫助,正是不容許這種不純正的信仰摻雜在以色列人中間。
(b) 信仰不同,不能相容
這裏的提醒是:信仰不同,是不應該融合的。聖經裏面也有反面的例子。在歷代志下19章記載,有一次敬畏神的約沙法王與敬拜巴力的亞哈合作,結果神差派先知責備約沙法說:「你豈當幫助惡人,愛那恨惡耶和華的人呢?」(19:2)
信仰不同,是不應該融合的。但是我們身處一個信仰混雜的社會,在很多方面是不能夠避免與與其他信仰的人合作。雖然如此,我相信還是有很多範疇我們可以選擇,亦需要我們留意做適當的選擇的。
譬如,我們有沒有為兒女選擇認識純正信仰的機會呢?記得許多年前,一位媽媽分享她為兒子選了一家道教學校。我們問她為甚麼不選基督教學校,她說那間道教學校在區內排名比較高,她卻沒有想過兒子將會在一個道教信仰的環境中成長。當然,選了基督教學校也不一定可以派到,也不是說在基督教學校讀書就一定會信耶穌。不過這位媽媽的這個選擇卻反映了她沒有意識到兒子在不同信仰的群體中成長,很容易被同化。當然我更鼓勵大家,積極地帶領我們的兒女認識神。
信仰不同,不應該融合。在哥林多後書保羅也有類似的教導。他說:「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6:14)我們常常聽到人用這句來談論基督徒的婚姻,但這句經文本身指向的範圍其實是更闊的。我們看看,在哥林多後書6:14-17:「14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甚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甚麼相通呢?15基督和彼列有甚麼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甚麼相干呢?16神的殿和偶像有甚麼相同呢?因為我們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說: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17又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
這裏保羅使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來突顯他要強調的意思,就是我們與不信的人有着南轅北轍的不同,是不應該有相干的。甚至我們應該將自己分別開來。
有一些人指出這段經文原本的應用是教導基督徒不應該與不信的人合作做生意。我們今日可能覺得沒有可能做得到,或者沒有必要這樣做。但當我們用心思一想就會明白,我們的信仰是令到我們與世人有完全不一樣的價值觀的,我們會為了信仰的緣故不接某些生意,或者會為了信仰的緣故不用某些方法賺錢,這與世人是不相容的。
不久之前我光顧一家泰國餐館,恰巧遇上我母會一位弟兄。他是那家餐館的其中一個合伙人。他提到他們是不可能與非基督徒合作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星期日是全日不開舖的,對生意額有很大的影響,那是不信主的人不能夠明白的。另一方面,他的舖頭在星期日是一家泰國人教會聚會的地方,那更是一般非信徒更難以接受的(你不開舖,連我也不可以開舖!)
信與不信合伙做生意已經是神不贊成的,人生其他更重要的範疇,譬如結婚組織家庭其實就更不用說了。在現實的環境裏面,確實是不容易遵行的,但我們只能夠選擇做神喜悅的決定,並且相信神必然看顧那些願意跟從祂的人。求主幫助我們,倚靠祂走這條信心的道路。
(B) 上奏與諭覆
接着的經文vv6-23節就敘述這些「敵人」如何破壞以色列人重建聖殿的工作。vv6-16是他們上本控告以色列人,要使重建工程停止,而vv17-23是王帝回覆的諭旨。
在上本和諭覆這兩封信函裏面,有兩點是很突出的。
(1) 「反叛悖逆」
第一點是指控以色列人「反叛悖逆」。v12「猶大人已經到耶路撒冷重建這反叛惡劣的城」,v15「請王考察先王的實錄,必在其上查知這城是反叛的城,……自古以來,其中常有悖逆的事」。王的回覆也證實這一點,v19「我已命人考查,得知此城古來果然背叛列王,其中常有反叛悖逆的事」。
(a) 確有其事
是不是呢?以色列人常常叛逆上帝我們知道,不過他們叛逆上帝,輪不到這些人「說三道四」。但他們是不是背叛列王呢?很可惜,他們是的。
在列王紀下24:1這樣說:「約雅敬年間,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上到猶大;約雅敬服事他三年,然後背叛他。」24:17-25:1又說:「17巴比倫王立約雅斤的叔叔瑪探雅代替他作王,給瑪探雅改名叫西底家。……1西底家背叛巴比倫王。」
約雅敬和西底家是南國猶大尾三和最尾的兩位王。猶大戰敗被巴比倫吞併作附庸國,巴比倫與他們簽訂和約,要他們進貢、納稅,但這兩個王先後背叛巴比倫,拉攏埃及結盟來企圖自救。
(b) 不守信約是不順服神的延伸
如果從政治角度來說,這是正常的舉措,是很合理的。然而,在神的眼中卻非如此。甚至神對這事的審判是頗為嚴厲的。
在以西結書17章,神差派先知去責備他們背棄與巴比倫所立的約:「15……他背約豈能逃脫呢?16他輕看向王所起的誓,背棄王與他所立的約。主耶和華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他定要死在立他作王、巴比倫王的京都。」
為甚麼神這麼嚴厲,先知繼續說:「18他輕看誓言,背棄盟約,已經投降,卻又做這一切的事,他必不能逃脫。19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他既輕看指我所起的誓,背棄指我所立的約,我必要使這罪歸在他頭上。」
原來在神眼中,以色列人背叛巴比倫是「輕看誓言,背棄盟約」,更甚的,他們是「輕看指着神所起的誓,背棄指着神所立的約」。
大家可知道「指着神起誓、立約」是甚麼一回事呢?指着神起誓、指着神立約,就是邀請神成為你的見證人,你也是同時間向神起誓和立約。人若指着神的名起誓、立約,卻不遵守,就如同是背棄與神所立的約一樣。所以他們背叛巴比倫就等同他們背叛神。
事實上,猶大亡國被擄,神一直差派先知耶利米和以西結囑咐他們要安份,要在巴比倫的統治下好好地生活。等到時候滿足,神自然會帶領他們歸回。可惜當時的以色列人仍然沒有順服神,執意要憑自己的意思而行。
神是信實守約的神,「輕看誓言,背棄盟約」是祂不喜悅的。說到誓言和盟約不知道大家想到甚麼。大部分人會即時想到婚姻的約。是的。無可否認,婚姻是最能夠反映神與人立約關係的盟約,而神也特別地看重人的婚姻關係。所以我們需要謹慎地締結婚盟,更需要竭力地維繫和持守。
不過除此之外,應該還有其他事情可以視為立約的。譬如你搵工,會不會答應了一份工之後,有另一份前景、福利都更加好的又聘請你,於是你就放棄第一份,而去做第二份。你會說,「我未正式上工,還未正式簽約」。但是你答應了。從立約的角度來看,答應了就是口頭承諾了。
還有一些可能我們認為小事的事。記得我年少時,有一首歌開頭幾句是這樣的:「你答應左嘅事,理應攪掂,縱使有問題應出句聲;你說教會裏面要守信念,約親你例遲咁樣點算?」當然「約人例遲」與背信棄義是有不同的。答應了的事沒能夠做得到,約人遲到,也可能有很多原因。但若是不斷地都是答應了但做不到、約了人家例必遲到的話,那其實顯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不尊重「承諾」。背後可能是一種自我中心的態度,不覺得別人的時間,或別人的事情是需要被尊重的。
可能你會覺得,我說得過份嚴重了!是不是呢?求主幫助我們「勿以惡小而為之」。
事實上,我相信大部分人不會一開始就決定要「輕看誓言,背棄盟約」的。這樣的試探是不經不覺地、一點一滴地、慢慢地侵蝕我們的。求主憐憫。假如我們真的正在「輕看誓言,背棄盟約」的試探裏面,求主幫助我們清醒過來,以敬畏神的心來行事。
(2) 「王受虧損」
(a) 敵人的技倆
在上本和諭覆這兩封信函裏面,同樣突出的第二點是「王受虧損」。v13他們控告說:「如今王該知道,他們若建造這城,城牆完畢就不再與王進貢,交課,納稅,終久王必受虧損。」vv21-22王回覆說:「21現在你們要出告示命這些人停工,使這城不得建造,等我降旨。22你們當謹慎,不可遲延,為何容害加重,使王受虧損呢?」
我相信,使到敵人的控告奏效的就是說「王必受虧損」。但事實是不是這樣呢?在v13我們看見敵人控告說:「他們若建造這城,城牆完畢就不再與王進貢,交課,納稅,終久王必受虧損。」你怎樣形容這句說話呢?我會形容這句說話是「危言聳聽」的假設。
敵人這種技倆產生甚麼效果呢?在王的回覆裏面我們看見,王確實馬上去考查,看見耶路撒冷確實曾經背叛,於是就相信了這個假設。敵人用危言聳聽的技倆,就令到王的心裏面產生了不信任、疑惑和憂慮。
(b) 提防中了敵人的詭計
同一套技倆,也是我們的敵人很常用的。我們的敵人是誰呢?我們的敵人是撒但,「危言聳聽」只是撒但其中一種手法,「他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約8:44)。在創世記第3章,神已經讓我們看到撒但使用說謊、危言聳聽,甚至半真半假、似是而非等「語言偽術」這些技倆是如何的淋漓盡致。但無論是怎樣的技倆,撒但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讓人產生不信任、疑惑、憂慮,甚至害怕、惶恐;最終使神的工作受到攻擊和阻撓。
求主保守我們不要中了敵人的詭計。讓我們將信心放在神的身上,相信神的信實、相信神的慈愛,不要不信、不要疑惑、不要害怕。
結語
波斯王收到那些敵人上本奏告,就下令重建聖殿的工程必須馬上停止。4:24「於是,在耶路撒冷神殿的工程就停止了,直停到波斯王大利烏第二年。」
不錯,敵人的破壞是會阻撓神的工作,但神命定要成就的計劃卻不會被攔阻。重建聖殿的工程在停止了大概十年之後復工,並且很快就完成。我們下次會看那段經文。
今天,讓我們彼此勉勵,也許在人的眼中,事情似乎很多波折、很多阻撓,也許有一些因素是我們不知道的,或者有一些問題要先處理的,或者是我們自己需要更多學習。而無論是教會的事、抑或自己個人的事,讓我們相信如果是神命定要成就的,我們就可以放心倚靠神來成就。
回應詩:
【教會的主】 《恩頌聖歌》304首
1.教會的主,求祢使我們更新,信眾皆盼救主掌管萬國;
靈風聖火,加添力量振精神,吹我們心壇燃燒生命火!
求主憐恤教會的輭弱失敗:疲乏驚慌,收穫少活動多,
受捆的心缺乏勇氣除障礙,深盼能得力,遵恩召而活。
2.教會的主,兒女求祢祝福:誠實歸回,為罪哀慟懺悔,
信心重建,生命主權復歸主,得聖靈充滿樂遵主旨意;
今投靠祢,撇開不停的爭競,萬口齊聲呼求祢賜復興,
但願蒙恩得活水滋潤心靈,依靠主生活,以主愛事奉。
3.教會的主,使我們合一相處:蒙一恩召異象希望相同,
誦一信經,宣一十架屬一主,高擧主恩言主真理同證;
懇求施恩,領教會度過憂患,完善合一得、頌主榮光,
同唱凱歌,宣主升天永執權;天下永歸服尊基督為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