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13, 2010

能幹的女性(一個反面教材)

經文:列王紀上16:29-33﹔19:1-2﹔20:42-43﹔21:1-29

引言——公主病、女王症
近幾次講道,我都是跟大家分享列王紀上的經文,特別是列王紀上一些人物。我跟大家看過大衛、看過所羅門,看過耶羅波安。今日跟大家看列王紀裡面一位女性——耶洗別。如果你有留意,在列王紀裡面提到的女性並不是太多,其他被提及的女性只有一、兩句說話,佔得上一章經文的只有兩位,耶洗別又是二人之中佔更多篇幅的一個。

我預備講章時,一想到耶洗別,很快就聯想到香港近來一些新興名詞:第一個是「公主病」。為求準確,於是到網上搜一搜究竟「公主病」是怎樣的呢?其中一個形容是這樣的:「指一些自信心過盛,要求獲得公主般待遇的女性,…… 公主病患者多數是未婚年輕女性,自少嬌生慣養,依賴成病態,以致行為受嬌縱,有問題常歸外因,缺乏責任感」。

第二個想到的名詞是「女王症」。我又去搜尋一下,讓我找對「女王症」有這樣的描述:「指一些女人把自己想像成女王,要有權力和地位,要成為眾人羡慕的目標,並且慣於命令他人;平時總是高傲而强勢,患者多數是已婚女性」。

為甚麼會想到這兩個名詞呢?因為今日跟大家看的人物耶洗別,正是一位公主,也是一位女王。她的自信心相當強盛,她慣於命令他人,高傲而強勢。除此之外,她是怎樣的呢?

I. 耶洗別是誰
(A) 尊貴的公主(王上 16: 29-33)
我們先來看看列王紀上 16 章 29-33 節。「猶大王亞撒三十八年,暗利的兒子亞哈登基作了以色列王。暗利的兒子亞哈在撒馬利亞作以色列王二十二年。暗利的兒子亞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比他以前的列王更甚,犯了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犯的罪;他還以為輕,又娶了西頓王謁巴力的女兒耶洗別為妻,去事奉敬拜巴力,在撒馬利亞建造巴力的廟,在廟裡為巴力築壇。亞哈又作亞舍拉,他所行的惹耶和華以色列神的怒氣,比他以前的以色列諸王更甚。」

從經文所見,這位以色列王亞哈,在神眼中不但一無是處,而且經文兩次用「更甚」來形容他的罪大惡極。他的罪有兩方面。第一、是「犯了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犯的罪」。根據列王紀上第 12 章記載,耶羅波安所犯的罪,是他鑄造了兩隻金牛犢,放在伯特利和但,又私自定立節期,帶領以色列人向金牛犢獻祭燒香,代替敬拜耶和華。但聖經說,亞哈「犯了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犯的罪;他還以為輕」;他還以為不夠,他還做了甚麼?他還娶了一個外邦女子為妻。這個外邦女子不是普通人,她是西頓王的女兒,就是耶洗別了。

由此我們看見,耶洗別是西頓的公主。她父王的名字讓我對於耶洗別有一個最基本的認識,西頓王的名字是「謁巴力」,明顯是巴力的敬拜者。亞哈娶了耶洗別,自然地就將敬拜巴力的信仰帶到以色列來。不是說亞哈娶耶洗別之前以色列人沒有拜巴力,是有的。約書亞記 2 章記載,以色列人自從入迦南之後就開始跟隨迦南人拜巴力。不過當亞哈娶了耶洗別之後,巴力敬拜在以色列就更加被推到一個高峰。列王紀上 16: 33-34 說,亞哈「在撒馬利亞建造巴力的廟,在廟裡為巴力築壇」。築壇向巴力獻祭也是在之前已經有的,士師記就曾經記載過了。不過,為巴力建造廟宇,這應該是第一次。而且,建造巴力廟的地方,是在撒馬利亞,是北國以色列的首都。可見這座巴力廟的重要性。

經文沒有說是耶洗別令到以色列人敬拜巴力和亞舍拉,但 v31 有很明顯的意思是,亞哈為了「去事奉敬拜巴力」,所以娶耶洗別為妻。意思是耶洗別對於亞哈推行敬拜巴力是有幫助的。

(B) 狂熱的信徒(王上 19: 1-3)
為甚麼耶洗別對亞哈推行敬拜巴力會有幫助?我們看另一段經文:列王紀上 19: 1-3:「亞哈將以利亞一切所行的和他用刀殺眾先知的事都告訴了耶洗別。耶洗別就差遣人去見以利亞,告訴他說:明日約在這時候,我若不使你的性命像那些人的性命一樣,願神明重重的降罰與我。以利亞見這光景就起來逃命,到了猶大的別是巴……」。

發生甚麼事呢?在列王紀上 18 章記載先知以利亞在迦密山上與450個巴力先知鬥法。然後,以利亞帶領百姓將巴力眾先知殺了。亞哈就將這一切告訴了耶洗別。我們就看見耶洗別的反應。

在剛才第一段經文我們只是從側面看見耶洗別。某程度上來說,可能只是我們的猜測,可能冤枉了她。但從這一段經文我們可以直接看見耶洗別究竟是怎樣的人。

在短短三節經文裡面,我們只聽見耶洗別說話,意思是,經文裡面只記載了耶洗別的講話,亞哈要交代迦密山的
情節本來應該用很長篇幅的,聖經作者只將它概括在一節之內。反而耶洗別的說話,比亞哈的這一節篇幅更長。
耶洗別說了甚麼呢?「明日約在這時候,我若不使你的性命像那些人的性命一樣,願神明重重的降罰與我。」從這句說話你可以看出耶洗別有怎樣的性格嗎?意志堅定、言出必行。

一方面我們看見她這些性格特質,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見她對於巴力的信仰。為甚麼她那麼堅定要向以利亞報復?因為以利亞殺了巴力的先知?當然這是一個原因,而且應該是主要原因。不過,在這件事之前,耶洗別早已經對付耶和華的先知了。列王紀上 18: 3-4 說:「俄巴底甚是敬畏耶和華,耶洗別殺耶和華眾先知的時候,俄巴底將一百個先知藏了,每五十人藏在一個洞裡,拿餅和水供養他們。」在迦密山事件之前,耶洗別早已經開始追殺神的先知。以利亞在迦密山行了如此大的一宗神蹟,耶洗別又豈可留他性命?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耶洗別除了在性格方面是一個意志堅定、言出必行的人以外,她還是一個對自己的信仰狂熱、忠誠、執著的信徒;可惜她信的是巴力。

(C) 能幹的皇后(王上 21: 1-16)
還有沒有呢?有呀!還有一段頗長的經文讓我們可以認識耶洗別。就是列王紀上 21 章。讓我們花一些時間看看這一件事。

我們先看看第一段,v1-7:「這事以後,又有一事。耶斯列人拿伯在耶斯列有一個葡萄園,靠近撒馬利亞王亞哈的宮。亞哈對拿伯說:你將你的葡萄園給我作菜園,因為是靠近我的宮;我就把更好的葡萄園換給你,或是你要銀子,我就按著價值給你。拿伯對亞哈說:我敬畏耶和華,萬不敢將我先人留下的產業給你。亞哈因耶斯列人拿伯說『我不敢將我先人留下的產業給你』,就悶悶不樂地回宮,躺在上,轉臉向內,也不吃飯。王后耶洗別來問他說:你為甚麼心裡這樣憂悶,不吃飯呢?他回答說:因我向耶斯列人拿伯說:你將你的葡萄園給我,我給你價銀,或是你願意,我就把別的葡萄園換給你;他卻說:我不將我的葡萄園給你。王后耶洗別對亞哈說:你現在是治理以色列國不是?只管起來,心裡暢暢快快地吃飯,我必將耶斯列人拿伯的葡萄園給你。」

是甚麼事呢?大概亞哈王在耶斯列另有一座皇宮,皇宮旁邊的田屬於一個叫做拿伯的人。這個拿伯皇帝叫他讓塊田出來,會俾番錢佢,他不肯;另外給他一塊田代替,他又不肯;真的不識抬舉。但我們又看見亞哈似乎拿他沒法。主要因為拿伯的回答合情合理,而且合乎律法。拿伯說他「不敢將先人留下的產業」給亞哈。我們看清楚,那塊田不但是他先祖留下來的一塊田。拿伯是耶斯列人,那就是說,耶斯列的這塊田極有可能是他的先祖從進入迦南,十二支派分地的時候開始已經擁有的。那又怎樣呢?利未記 25:23 清楚記載神吩咐以色列人:「地不可永賣,因為地是我的」。律法的吩咐是,就算是日漸窮乏,要賣田賣身,到禧年的時候都要無條件回復自由,田地也要歸回原來的地主。拿伯不肯將田賣給亞哈,一來因為他不是窮乏,二來是知道亞哈不會在禧年的時候歸還。拿伯這樣拒絕亞哈是完全合乎律法,所以亞哈只可以無可奈何地回家「悶悶不樂,躺在床上、轉臉向內,也不吃飯」;簡單來說是發脾氣。

皇后耶洗別就來問他,「為甚麼這麼不開心別,飯也不食嘛?」亞哈回答得頗詳細,自己開出的條件、拿伯的回答。耶洗別的反應很直接:「你現在是治理以色列國不是?」“你現在是皇帝不是!”明顯地,耶洗別不能夠認同亞哈的反應。

我們可以理解。耶洗別是西頓的公主。西頓位於以色列的西北、地中海岸,是一個海上貿易的強國。作為西頓公主,我們可以明白她從小看見的皇帝,絕對不會想要一塊田也拿不到手的。我相信她也難以理解為甚麼亞哈竟然將律法看得那麼認真。而她的態度則是「藐視」。你聽她怎樣說,v7 下半節,她說:「我必將耶斯列人拿伯的葡萄園給你。」「我給你」。

她怎樣給呢?我們繼續看 v8-16:「於是託亞哈的名寫信,用王的印印上,送給那些與拿伯同城居住的長老貴冑。信上寫著說:「你們當宣告禁食,叫拿伯坐在民間的高位上,又叫兩個匪徒坐在拿伯對面,作見證告他說:你謗瀆神和王了;隨後就把他拉出去用石頭打死。那些與拿伯同城居住的長老貴冑得了耶洗別的信,就照信而行,宣告禁食,叫拿伯坐在民間的高位上。有兩個匪徒來,坐在拿伯的對面,當著眾民作見證告他說:拿伯謗瀆神和王了!眾人就把他拉到城外,用石頭打死。於是打發人去見耶洗別,說:拿伯被石頭打死了。耶洗別聽見拿伯被石頭打死,就對亞哈說:你起來得耶斯列人拿伯不肯為價銀給你的葡萄園吧!現在他已經死了。亞哈聽見拿伯死了,就起來,下去要得耶斯列人拿伯的葡萄園。」

耶洗別用的方法很簡單。以亞哈的名義寫封信給拿伯那個地方的人,叫他們誣告他謗瀆神和皇帝,這樣就可以「明正言順」地用石頭把他打死。那個地方的長老,收到信之後,聖經說他們「就照信而行」。不但止這樣,聖經在這裡並不是簡單地說他們照信而行,而是詳細的記述他們每個一步驟如何按照耶洗別信上所說的那樣去作。聖經用這種的寫作手法讓我們知道,耶洗別的吩咐,耶斯列的長老貴冑不敢不從。

留意,雖然聖經說耶洗別是託亞哈之名,用亞哈的王印出信,但 v11 很清楚說那些長老貴冑是得了「耶洗別的信」,而且在 v14,他們「打發人去見耶洗別」,通知她拿伯被石頭打死了。所以,整件事的策劃、下旨都是耶洗別一手包辦。但那也不表示亞哈完全不知道;從 v16 看見他那麼欣然、安然的去接收拿伯的田,一句也沒有問,就知道他認同事情這樣發生。

從這件事我們看見耶洗別是怎樣的人?首先,她不會那麼容易放棄,她不像亞哈。亞哈的在這件事上面是被動和無可奈何的,耶洗別就完全相反:她主動寫信給拿伯城裡的長老貴冑,她推動著整件事的發展,每一個細節都按照她設計的那樣發生,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我們看見她鍥而捨、堅毅不屈,意志堅定。你不能夠否認,耶洗別是能幹的,她幫亞哈得到他想要的東西。

II. 耶洗別值得注目的地方
(A) 她的性情、行事
綜合剛才看的幾段經文,在這裡我們可以做一個小小的總結:耶洗別是怎樣的人。她意志堅定、言出必行,而且對自己的信仰狂熱、忠誠、執著。她還是鍥而不捨、堅毅不屈、處事能幹。她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幫手。

如果耶洗別是今日女性,你可以想像到她在商業世界如何叱吒風雲,運籌帷幄;或者她可以幫你將一切打理得貼貼妥妥。

(B) 她的下場
有很多人喜歡取聖經人物的名字,聽我說了之後,你會不會為自己或者為自己的女兒取耶洗別這個名呢?當然不會。因為我們知道她不是好人。讀聖經人物,我們一定要看聖經對她如何評價。無論我講到耶洗別有多好也沒有用,我們要看聖經對她究竟有怎樣的評價呢?

我們看看她有怎樣的下場。在列王紀上 21: 17-29 記載神差派先知以利亞去向亞哈和耶洗別宣告神的審判。在 v23,神特別的提到耶洗別的下場:「論到耶洗別,耶和華也說:狗在耶斯列的外郭必吃耶洗別的肉。」然後在列王紀下 9: 30-37 就記載了她如何應驗這個預言。神使用耶戶審判耶洗別和亞哈的家。

除此之外,新約的作者也借用耶洗別的名字來指責一些人。啟示錄 2: 20-21:「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容讓那自稱是先知的婦人耶洗別教導我的僕人,引誘他們行姦淫、吃祭偶像之物。我曾給她悔改的機會,她卻不肯悔改她的淫行。」在這裡,「耶洗別」這個名字被用來指那些引誘信徒行姦淫、拜偶像的所謂先知。

就是我們剛才所看,在列王紀上,耶洗別協助亞哈將以色列推到巴力敬拜的高峰。而且列王紀上 21:25 很清楚說:「從來沒有像亞哈的,因他自賣,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受了王后耶洗別的聳動」。在以色列人敬拜巴力的事情上,耶洗別是推動者。

不單如此,啟示錄 2:21,神說:「我曾給她悔改的機會,她卻不肯悔改她的淫行。」在列王紀上 21 章,神也曾經給耶洗別悔改的機會,但她沒有把握。列王紀上 21:27,這樣說:「亞哈聽見這話,就撕裂衣服,禁食,身穿麻布,睡臥也穿著麻布,並且緩緩而行。」同一個審判信息向亞哈和耶洗別兩個人發出,亞哈在神面對自卑,以致神將審判的行動押後;但耶洗別沒有把握機會。

我們回去再看列王紀下 9: 30-33,留意 v30-31:「耶戶到了耶斯列;耶洗別聽見就擦粉、梳頭,從窗戶裡往外觀看。耶戶進門的時候,耶洗別說:殺主人的心利啊,平安嗎?」這裡說耶洗別「擦粉、梳頭」不是說她還貪靚,而是說她死到臨頭,仍然要保住自己身為公主、皇后的尊嚴和體面,始終不在意審判的臨到。

耶洗別不是一個好人。聖經裡面關於她的沒有一句是好的評價。這樣一個人物,對我們有怎樣的提醒呢?

III. 耶洗別帶來的提醒
(A) 信仰——巴力敬拜的今日意義
首先我們從信仰方面來看。
(a) 能夠給自己安全感
耶洗別信的是巴力。而且她幫助亞哈將巴力敬拜在以色列推到高峰。除了因為亞哈的緣故,我相信耶洗別大力推行巴力敬拜也因為她自己。

耶洗別是西頓公主,來到以色列人中間,她是一個外人。明顯地她需要為自己尋求保護。她把自己一直以來所敬拜的神帶來一個陌生的地方,她就為自己尋得安全感。我們剛才看過,耶洗別對於她所信的是很忠誠、很執著的。她真的相信巴力為她帶來安全感。

不知道你會用甚麼來帶給自己安全感呢?當然我們今天日不會說自己又敬拜神又敬拜巴力;不過會不會我們就像當時的耶洗別那樣,帶著以前的信仰進入神的國度呢?有一些人可能覺得有足夠的錢旁身才有安全感;或者我們可能覺得要讀書要有好成績才有安全感;又或者我們中間有一些人會覺得找到愛自己的人就有安全感。耶洗別當日以繼續敬拜巴力來給自己安全感,今日你又以甚麼來得到安全感呢?

(b) 看個人權利重於神的要求
除了巴力之外,還有另外一些東西是耶洗別相信的。在奪取拿伯的葡萄園這件事上面,就讓我們看見。我們再看列王紀上 21: 1-7。留意其中,亞哈與耶洗別的對比。

當拿伯不肯將葡萄園賣給亞哈,亞哈的反應是怎樣? v4:「悶悶不樂地回宮,躺在牀上,轉臉向內,也不吃飯」。當耶洗別知道了這件事之後,她的反應又是怎樣? v7:「你現在是治理以色列國不是?」對於耶洗別,沒有任何法規可以比皇帝自己說的話更重要。一國之君說要就要,誰可以阻攔!於是她就代亞哈出頭,要拿到這個葡萄園。

我們看見耶洗別有著完全不同的價值觀。對於神的子民以色列人,神的律法在他們的社會之內是有一個很重要的位置的。即或他們可能不遵守,但他們也不會公然反對的;你看亞哈的反應就知道。但耶洗別卻相信,王權是比神權更重要的。留意耶洗別不是不知道神的律法的,在剛才的經文,21: 8-16,她寫信叫人誣陷拿伯的時候,她是知道要有兩個見證人才可以將一個人定罪的。不過耶洗別知道神的律法,卻不是遵守,而是「挪用」來滿足自己需要。

會不會我們也是以自己的喜好先行,而不是著重神的心意呢?假如我們價值觀不是調校到合神的心意,說不定我們也會挪用律法來滿足自己。

(B) 性情、行事風格——令人畏懼、沉默、退避
接著我們嘗試從耶洗別的性情和行事風格來看耶洗別給我們的提醒。

剛才已經看過,經文給我們看見的耶洗別意志堅定、言出必行、鍥而不捨、堅毅不屈,而且是一個能幹的人。

可以說,耶洗別的性格鮮明。這樣的性格好不好呢?有一些說好,有一些人說不好。或者你會說,性格沒有說好不好的;她是這樣性格就是這樣性格。這樣耶洗別給我們怎樣的提醒呢?我嘗試從耶洗別故事的另外兩個人物來著手。

(a) 亞哈
我們先看亞哈。在這幾段經文裡面給我們看見的亞哈是怎樣的?首先,他借助耶洗別的幫助來推行巴力敬拜;然後在 19 章,他將以利亞殺眾先知的事告訴耶洗別聽。然後在拿伯的事件,亞哈是完全被動、無奈。反而耶洗別拍心口說幫他拿過來。

留意在幾段經文裡面,亞哈是相對沉默的。他們的對話不多,大多數以旁觀者的筆觸寫出亞哈的說話,而耶洗別則以直接對話方式表達。突顯出兩者之間,耶洗別比亞哈重要。而亞哈則一直是頗為沉默,就算有對話,也是十分被動的。

是亞哈樂於讓耶洗別去做那些他自己不能夠出手的事情嗎?譬如搶奪拿伯的葡萄園。抑或耶洗別那麼能幹,那麼堅毅,亞哈根本沒有機會參與或贊成、或反對。最典型是 21:7,她堅定地說「我必將耶斯列人拿伯的葡萄園給你。」“你拿不到,讓我去拿來給你!”

會不會你就是亞哈,你家裡有一個耶洗別?當她發施號令,當她鍥而不捨、一往無前的時候,你選擇沉默。有時你不一定同意的,有時可能你也覺得不妥當的,但你選擇沉默。會不會?

或者你是耶洗別,會不會你的性情令到家人寧願保持沉默?甚至明明是錯誤的決定也不敢阻撓呢?

(b) 以利亞
這幾段經文還有一個人物,就是以利亞。

列王紀上 19:3,當耶洗別恐嚇說要在一日之內取以利亞的性命,以利亞的反應是怎樣?19:3 說「以利亞見這光景就起來逃命,到了猶大的別是巴……」。以利亞的反應是逃跑。是不是以利亞怕死所以逃命呢?從後面的經文我們看見以利亞逃跑不是去匿藏保命,他是去到何烈山,去向神投訴。

以利亞面對耶洗別,是不是一定要逃跑的呢?以利亞是從列王紀上第 17 章開始出場,他與亞哈的交手,在旱災和迦密山事件可見。以利亞對亞哈從來沒有懼怕。在列王紀上 18: 17-18,在旱災最嚴重的時候,「亞哈見了以利亞,便說:使以色列遭災的就是你嗎?以利亞說:使以色列遭災的不是我,乃是你和你父家」。面對著皇帝,以利亞也不懼怕。在迦密山上面對著 450 個巴力先知,加上 400 個亞舍拉先知,他也沒有懼怕;但他卻因為耶洗別一句說話而要逃命。

以利亞逃命未必因為怕死,可能純粹是怕了耶洗別這個人。你會不會是以利亞,在你認識的人中間也有這類人,他們意志堅定、執著、狂熱,言出必行,甚至可以說一意孤行,有時還會勉強你與她一齊行。

或者你是耶洗別,會不會你的性情令到人家怕了你,要選擇逃避,不願意與你合作?

(C) 正確地運用幹勁、熱誠——對身邊人的影響(王上 16: 31-33; 21: 25)
我初讀耶洗別的故事的時候,覺得她的性格和處事作風有一些都值得我們欣賞的。撇除了她敬拜巴力之外,她的堅毅、鍥而不捨,不輕易放棄,都不錯的。但當再看到她的下場,還有她與亞哈和以利亞的時,我發現耶洗別需要許多的雕琢。假如她肯,她必然名垂千古。

耶洗別需要的雕琢,最主要的一方面是她要正確地運用她的幹勁和熱誠。毫無疑問,耶洗別是一個能幹的人。而且她對於身邊的人有一份的影響力。在列王紀上 21: 25 這樣說:「從來沒有像亞哈的,因他自賣,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受了王后耶洗別的聳動」;神討亞哈的罪,責備他拜偶像時,特別提到他「受了王后耶洗別的聳動」,受她的影響,而且是壞的影響。

但要耶洗別正確地運用她的幹勁和熱誠,首先她必須改正她的信仰,她的價值觀,以致她所做的不再是為了事奉虛無的假神,不再是為了滿足自己,不再是為自己尋找安全感。

結語——
在聖經裡面,我們好容易找到能幹的女性,又能夠叫人得著益處的例子。在箴言 31: 10-31 描述了一位能幹的女性。她叫家人得著益處,……最重要的是她是以敬畏神作為裝飾。

王后耶洗別需要的雕琢,其實我們可能都需要。我們必須常常調整自己,讓神陶造,結出美好的果子;常常檢視自己對別人帶來的是怎樣的影響。

陶造我生命
1.神用愛來陶煉我,經過煉爐賜恩典更多;
 無限愛共情堅固著我生命,千般壓力亦能渡過。
 感激聖靈燃亮我,火焰熊熊滿心苦楚,
 熬煉縱漫長恩主伴我經歷,方領會大能大愛。
2.神願你來陶造我,使我在靈裡果子更多,
 奇妙聖靈請將心窩潔淨,剔出污穢願能成聖。
 恩主我求能像你,心內柔和與謙卑,
 憑熱愛熱誠感染萬千生命,彰顯美善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