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29, 2008

危機教會

經文:使徒行傳6:1-7

引言:「這是一家……的教會」

記得上一次講道時我跟大家在使徒行傳2:43-47看到初期教會是一家相交的教會,是一家分享的教會,是一家活潑的教會。他們與人、與神相交。他們分享物質、也分享生命。他們有活潑的靈命,同心合意、在一起、願意付出,也願意接受。上一次我總結時說,這一家是一家叫人羡慕的教會。來到第6章,我們看見她的另一個面貌,她也是一家危機的教會。

在我們人生的經歷裡面總會有起伏跌宕。在教會發展的過程裡面同樣地也總會有起起跌跌、碰碰撞撞的時候。讀使徒行傳雖然可以看見不少叫人興奮的時刻,譬如經文說到,一日之間「門徒約添了三千人」,另一處說「神的道日見興旺,越發廣傳」,還有「眾教會信心越發堅固,人數天天加增」……等等。

但同樣地,我們也可以看到不少驚險的場面,教會多次落在危機之中,有些時候甚至在分裂的邊緣。我們記得有一次保羅和巴拿巴真的在爭論之中分道揚鑣(15:36-41)。

我隨意翻一翻使徒行傳,發現許多次都是,當教會有一些叫人興奮的發展之後,就會出現危機。譬如羅馬官長哥尼流領受聖靈、接受彼得施行的洗禮,之後教會裡面出現了質疑的聲音,以致彼得要向那些懷疑的門徒逐個解釋,事情才平息下來。又譬如當福音傳到亞細亞一帶、外邦人領受了之後,教會裡面又出現了不同的意見,有人要求外邦人接受割禮,引起了混亂,最終要耶路撒冷教會寫信澄清,事件才告一段落。

我們上一次看的那段使徒行傳2:43-47提到當時凡物公用,「人人將田產房屋都賣了,把所賣的價銀拿來,放在使徒腳前,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本來是一件好得不得了的事情,但隨之而來的是兩件危機。一件記載在第五章。有一對夫婦,將田產房屋賣了,將得到的錢交給使徒說是全數,但原來他們留下了幾分,卻向教會撒謊。彼得責備他們欺哄聖靈。

而另一件,就是記載在今日跟大家看的這一段經文,使徒行傳6:1-7。

一、危機‧處理
(A) 引發危機的小事(v1)
6:1告訴我們,這次出現危機的原因是「門徒增多」。這不是很諷刺嗎?門徒增多本來是好得無比的事情,可是卻引起了教會裡面的矛盾。究竟是甚麼事呢?原來是一些說希臘話的猶太人埋怨說希伯來話的猶太人,說他們的寡婦被忽略了。

使徒行傳2:43-47 及 4:32-35 分別記載了當時住在耶路撒冷的信徒看見外地來的信徒有缺乏,於是變賣田產房屋,將錢交給使徒分配,「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本來一切都很好的。但來到這個時候,門徒增加了,問題也出現了。在每一天飯食的供應上,外地來的信徒發現他們的寡婦被忽略了。

事情一下子複雜了。會眾分成了兩批:外地的、本地的。而本來分飯只是一件小事,「飯盒不夠,再買不就可以囉!」卻引發了一個嚴重的問題:不公平!裡面可能夾雜了個人的情緒;可能來自不同地方的信徒在相處上有一些誤會、累積了不滿。總之簡單的一件小事提升成為兩批人之間的磨擦。而磨擦逐步升級,最終成為令到兩個群體對立的矛盾。這些情況若然處理得不好,很容易成為分裂的原因,使剛剛起步的教會受到破壞;或者這些不滿的情緒埋藏了在心裡,慢慢發芽滋長,將來結成苦澀的果子。

這件事後來讓使徒知道了。經文沒有說清楚使徒是怎樣知道的。是有人向他們匯報呢?抑或怨氣已經太重、充斥在整個群體之中呢?我們也試過,一些輕輕的不滿,一傳十、十傳百就會成為聲浪;一句簡短的 晦氣話,慢慢地就會成為主旋律。但感謝神,使徒知道了這件事之後,正視這個問題,而且積極解決。

你不一定好像使徒那樣有領導的身份,但我們還是要思想:假如遇到類似的情況,你會怎樣回應呢?你會不會將問題向有關的人反映?抑或加入埋怨的行列?還是你選擇置身事外,讓這些矛盾滋生、破壞這個群體的關係呢?

(B) 處埋得宜(vv2-6)
當使徒知道事情之後,他們馬上作出正面的回應。

使徒對這件事的回應,也留給我們很好的榜樣。群體裡面出現矛盾、不和、意見不同……不一定是壞事。只要回應得適當,危機往往帶來轉機。相反,假如我們將問題埋藏、不面對、不處理,帶來的破壞力將會更大。

門徒怎樣處理這一次的危機呢?很重要的一點是,他們分析了這一次的危機與真理有沒有抵觸。我們可以與前面第五章記載那一件事比較。當時一對夫婦欺騙教會,使徒馬上判斷他們是「試探主的靈」、是「欺哄神」,所以立時責備他們,甚至宣告了神的審判。

但這裡所說的卻不是這樣的事。在v2使徒說:「我們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飯食,原是不合宜的。」這件只是關乎食飯的事情,與神的道沒有抵觸。而且使徒很快就判斷,這件事可以交給其他更合適的人去處理。

在vv3-4,使徒對會眾說:「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但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

沒有人可以處理所有的事。神讓我們各人有各人的職份,祂也賜給我們不同的恩賜,讓我們可以配搭事奉。使徒值得我們學習的是,當發現事情妨礙了他們傳神的道的時候,他們馬上將事情交給合適的人,因為他們的職份不是處理這類的事情。他們也信得過別人能夠勝任,他們也願意將責任交給別人。

使徒甚至放心讓他們選出合適的人,他們只將條件說明,就是要「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憑著這個標準,會眾選出了七位執事來分擔這項工作,使徒按手在他們頭上,就將責任交託了給他們。然後使徒就安心為神的道作工。

(C) 美好果效(v7)
在這次危機之中,我們看見使徒處理得很好,而果效也很明顯。我看到有幾點:
(1) 教會重回合一:使徒提出了選立執事的建議之後,這個本來已經出現對立的群體,再次重拾合一。v5說「大眾都喜悅這話」。我相信不是因為這話是使徒所說,所以他們喜悅。我相信是因為他們原意並不是要破壞教會的合一,所以當他們關注的問題有機會解決,他們就願意順服。留意事情還沒有正式解決,但他們已經「喜悅」,因為他們都願意同心追求合一。

這一點很重要。我們是不是只為了事情做得不好而暫時感到不滿意呢?抑或我們想要爭取某些東西而不惜引起紛爭呢?又會不會只因為我們覺得自己不受尊重、或是我的意見沒有被接納就耿耿於懷,不肯放下己見、不願意追求和睦呢?這些界線很多時是很模糊的,甚至我們可以說得冠冕堂皇來掩飾的。唯有我們自己來到神面前,誠實來反省、清心來禱告,才知道。

(2) 提拔事奉的人:第二個果效,我們可以從v5的名單看見。這七位執事之中,有幾位的名字在聖經裡再沒有提及,那並不是說他們沒有甚麼建樹;那只是表示他們往後就默默地為神服事。七人之中,最突出的是司提反,聖經形容他「大有信心,聖靈充滿」,他後來成為門徒之中第一位殉道者。另一位比較突出的是腓利。在第8章記載,他後來成為了傳道者,將福帶到撒馬利亞,後來也間接地將福音傳到北非。驟眼看來,他們二人的恩賜並不是執事,選他們作執事似乎是一個錯誤的決定,但我們都不會否定他們的服事。

在處理危機的過程裡面,往往有一些我們意想不到的結果出現。使徒建議選立七位執事,原意是解決分配飯食的問題,結果是教會為神選出五位能幹的執事,和兩位被神重用的僕人。教會因而大得益處。

(3) 神的道興旺:最明顯的果效自然是v7所說的「神的道興旺起來,在耶路撒冷門徒數目加增的甚多,也有許多祭司信從了這道。」這一節經文讓我們看見這次危機處理得好,讓神的道興旺,繼續被傳開。可能是因為使徒能夠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不過我相信是因為神的道透過教會的行為得到證明。教會能夠在危機中尋求合一,是神的道最好的見證。我們說神是愛,但假如在教會裡面,信徒不能夠以愛相待、不能夠在神的愛裡面解決矛盾和紛爭,一切的說話都是徒然的。耶穌說「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5)就是這樣的彼此相愛,使耶路撒冷門徒數目加增,甚至許多祭司都信從這道。

剛才開始時提到,很多時當教會出現一些叫人興奮的發展,之後總會有危機伴隨。然而,我們卻不需要懼怕,因為這段經文也告訴我們,儘管有危機出現,只要處理得好,教會將發展得更加穩固踏實。

不需要懼怕,卻需要反省:在這些危機出現和處理的過程中,我們自己站在甚麼位置之上呢?

二、基督為你禱告
開始的時候,我說:教會總會落在起跌碰撞之中。對於這個事實,我們不應該感到意外。我們看到教會落在衝突、矛盾,甚至紛爭之中,也不應該感到詫異。因為主耶穌在世的時候已經預告了。在約翰福音17章裡面,主耶穌已經預先為教會祈求。在約翰福音17:11,耶穌說「從今以後,我不在世上,他們卻在世上;我往你那裡去。聖父啊,求你因你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他們,叫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一樣。」

主耶穌在世的時候,門徒是不是就很團結和諧呢?當然不是了。我們記得他們曾經爭論誰是大弟子,我們也記得雅各和約翰曾經搶著要在耶穌得國的時候坐在祂的左右兩邊……正是明白他們的軟弱,耶穌祈求天父,保守他們合而為一。

在17:12-13,耶穌繼續為門徒祈求:「我與他們同在的時候,因你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了他們,我也護衛了他們;……現在我往你那裡去……」

當祂將要離世,教會似乎要落在群龍無首的狀況的時候,耶穌為教會禱告。祂不是求神興起一個有領導恩賜、有魄力、有魅力的領袖來帶領教會發展。耶穌為教會求神保守,叫教會合而為一。

我們都知道教會在地上有各方面的使命,我們要傳揚福音、要教導真理、要關注社群的需要、要以頌讚為祭獻給神。然而要是失卻了合一的心,這一切都是徒然的。在啟示錄2:4,主責備以弗所教會,說她離棄了起初的愛心,若不悔改,神就要把她的燈台移去。要是失去了追求合一的愛心,教會也沒有存在的價值。

約翰福音17:20-21,耶穌繼續祈求:「我不但為這些人祈求,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祈求,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你父在我裡面,我在你裡面,使他們也在我裡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來。」

大家工作上可能都有名片。我遞上一張名片表示我屬於這間公司、我代表這間公司、我向你推介這間公司的產品。上幾周,當你出隊派單張,你會怎樣讓人知道你屬於樂恩堂、你代表樂恩堂、你推介樂恩堂呢?當然最簡單是,單張上有樂恩堂的名和地址。

但是,我們要怎樣才可以讓人知道我們是屬於耶穌、代表耶穌、向人介紹耶穌呢?耶穌沒有名片,我們可以怎樣呢?在v23,耶穌說:「我在他們裡面,你在我裡面,使他們完完全全的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來,也知道你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憑著我們完完全全的合而為一,世人就知道耶穌是上帝差來的。我們就是耶穌的名片!不過只有你一個人是不夠的,只有一部分人也是不夠的;完完全全的合一是整個群體的事。要我們一起合而為一,才可以讓人看見耶穌。

合而為一不等於沒有不同的意見。教會出現紛爭、衝突、矛盾其實是甚以避免的。但在這些情況之下,我們如何處理才是重點。在危機出現和處理的過程中,我是努力地追求合一呢?還是努力地堅持己見呢?

三、建立抑或拆毀?
當教會要處理危機,我們擔當一個怎樣的角色呢?你是建立呢?還是拆毀呢?

以弗所書4:1-6「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

這段經文可能你不會感到陌生。它值得我們一讀再讀。因為它正是回應了主耶穌在約翰福音17章為教會祈求的那份心意。耶穌為我們祈求天父,保守我們合而為一;而我們則要保守聖靈所賜的合而為一的心。怎樣可以做得到呢?就是要謙虛、溫柔、忍耐、寬容、和平……這些不用花多少釋經工夫,一看就明白的,卻不是容易做到的。所以經文說:要竭力。

合而為一不等於所有事情都要劃一、不可以有不同。以弗所書接著的經文,就讓我們看見在合一裡面仍然可以有很多的不同。

4:11-13「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神容許我們有不同,神就是要使用我們的不同來建立基督的身體。我們不但可以有很多的不同,而且我們應該有很多的不同,因為這樣,基督的身體才可以建立得健全;不可以全部是眼、不可能全部是手。這些不同,包括不同的恩賜,也包括不同的看法。

對一些重要的事情有不同的觀點是重要的。因為不同的觀點可以幫助我們分析、明白,使們同歸於一個真理,「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可以幫助教會免於被「異教之風搖動」。怎樣可以表達到這些不同的觀點,又不致破壞合一呢?經文繼續說「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適,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

當然一定要說誠實話,但是要用愛心來講。我們一方面不可以為了避免紛爭、衝突而將應該說的說話隱瞞,但另一方面又要憑愛心,知道在甚麼情況之下、以怎樣的言詞來表達。這樣就能夠叫教會長進,在基督裡面聯絡。重點仍然是我們在追求合一的時候存著怎樣的心思。我們是否憑著愛心,為教會的好處著想?抑或我們仍然以自己為主,只是為著要說我要說的說話呢?

神是容許我們有不同,以致教會可以被建立。祂就是賜給教會有不同的恩賜,以致我們能夠各按各職,發揮各自的功用,叫身體漸漸增長,教會得著建立。

剛才我們看的使徒行傳6:1-7,會眾揀選了七位執事來負責安排飯食之後,使徒就安心的將事情交給他們負責,會眾也樂意讓他們承擔這個工作。然後我們看見其中兩位其實在另一方面的恩賜更強。這個發現讓我有一番體會。在不同的恩賜配搭事奉裡面,也許有時有錯配,但即使如此也無損我們用心事奉神。司提反和腓利在教會危機裡面被發掘出來,他們在一個似乎不太合適的崗位上一邊繼續盡力盡心付出,一邊摸索事奉的路向;他們這樣做無非為了「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會眾因為一些事情安排不周而發出怨言,這樣的情況讓教會落在危機之中,然而在危機會,教會裡尋求合一,在合一裡又接納彼此的不同,最終叫神的道興旺,更多的人信從。

結語:靈宮活石
在教會發展的過程裡需要不同的恩賜配搭,需要不同的觀點互補,更加需要眾人同心,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彼得前書2:5形容我們來到主面前,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我們原本是一塊一塊活石,被神呼召出來,結合成為聖靈的居所。教會不是這個禮拜堂,教會不是辦公室裡面幾位同工,教會不是執事會裡面的幾個成員……教會是我們。我們原本是獨立的一磚一瓦,唯有合而為一才叫我們互相結連,建造起來,成為教會。

你願意被連絡成為一座靈宮,抑或甘於做「散修修」的石頭呢?

Sunday, June 01, 2008

這是一家怎樣的教會?

經文:使徒行傳2:41-47

引言
記得上一次跟你分享的經文是使徒行傳2:14-42,就是今天這段經文的背景。讓我們稍微回顧一下。

主耶穌升天之前曾吩咐門徒要等候神所應許的。於是當耶穌升天之後,門徒就在耶路撒冷聚集,祈禱等候。就在五旬節那一天,聖靈降臨,賜下能力。彼得和其他使徒站起來向眾人見證耶穌的死、復活,和升天。指出眾人的罪,勸勉他們悔改,受洗歸在主耶穌的名下。於是,來到今天這一段經文。

一、相交的教會(2:42)
我們先看2:41-42「於是領受他話的人就受了洗,那一天,門徒添了三千人,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

上一次分享的時候,我也曾經說過這兩節經文,其中v42的「恆心」,是同時指向後面幾個動詞,就是說:領受了彼得說話的人,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都恆心的彼此交接、都恆心的擘餅、都恆心的祈禱。

你要怎樣形容這一家教會呢?我會形容她是一家「相交的教會」,這家教會有四方面的相交。

A. 與道相交
首先,他們「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他們與神的道相交。「神的道」在當天是使徒的教訓,今天就是聖經。

「與道相交」是甚麼意思?當天的信徒要與「神的道」相交就走到使徒那裡,聆聽他們的教訓,然後遵守。對於他們來說,「遵守使徒的教訓」很容易。使徒這麼說他們就這麼做。有不明白的,他們可以當面詢問、請教,可以跟彼得討論、跟約翰商量。

可我們今天的情形就不同。儘管我們今天可以聽到神的道要比當時的信徒聽到的豐富得多;除了四卷福音書,我們還有使徒行傳、保羅書信、使徒書信,甚至有啟示錄。可是我們今天翻開聖經,要與神的道相交的時候,我們難免要發現經文與我們的距離很遠;不單只是時代距離很遠,語言和文化風俗的距離也很遠。這些距離或多或少的讓我們感到要遵守使徒的教訓不是那麼容易。

很多人都會相信,今天我們要明白使徒的教訓,釋經的工夫不可少。這是對的。不過這其實又不是必然的。因為,感謝神,祂差派了祂的僕人把聖經翻譯成各種文字,讓我們能夠有自己文字的聖經。今天儘管我們對某些經文還不能完全的掌握,不過聖經裡面最重要的信息、一些我們必須要知道的事情,仍然是一讀就明白的。

更感恩的是,聖靈已經降臨,祂要引領我們進入真理,把神的道指教我們。我們「與神的道相交」的過程,就是我們與神對話,聆聽聖靈的提醒、接受神的標準,讓神的道來改變我們的生命,然後遵行。

B. 與人相交
第二,他們「恆心的彼此交接」,他們與人相交。

交接,就是「相交、接待」,是一個相互的關係,牽涉兩個群體,至少要有兩個人才有相交和接待。 相交和接待並不是特別的事情。我們每一個人都會與人相交和接待,問題只在乎我們是否可以恆常的做得到。

彼此交接,感覺良好的時候當然是好。然而,要是雙方出現了不愉快、出現了不協調,甚至是出現了衝突,我們又是否可以繼續與對方彼此交接呢?又當我們自己也落在不如意、不開心的裡面,我們又是否可以堅持付出自己來與人彼此交接呢?

與人相交,互相接待,假如我們以自己的心情做出發,必然不能夠恆常,因為現實裡面有太多的事情影響我們的心情。工作、家庭、經濟、感情等等等等,各方面總會有出現問題的時候,假如我們注目在自己的問題上面,我們總會感到沮喪,沒有能力付出,在與人相交方面退縮。

另一方面,恆常地與人相交、接待,不是只揀定與某一個人或某一些人。使徒行傳2:42記載的這些信徒,他們從四方八面不同的地方到耶路撒冷來過節,遇上聖靈降臨、聽見彼得的講道,決志信主,然後他們就恆常地和這三千個來自五湖四海的人一起彼此相交接待。他們很熟稔嗎?肯定不是。他們很投緣嗎?不知道,大概不每一個人都很投緣。他們為甚麼可以這樣彼此交接?就只因為他們同蒙了一個拯救。

我們不可能只選擇與熟稔的人相交接待。因為人生聚散不是我們可以掌握的。十多年前我跟幾位弟兄姊妹一起查經有兩年的時間,到分手的時候,他們送了我一張卡片,上面有這一句話:“Friends are forever, but not always together.”「友誼是永久,但不一定可以時常聚首」。

我們不能夠只滿足於跟某一個人、或者只是跟某一些人相交;我們不能夠只顧得懷緬過去一起度過的那些美好時光。假如我們不保持開放,不能夠恆常的跟人建立新的關係、新的友誼,最終我們的生命只會越來越萎縮,成為一池死水。

C. 與主相交
第三,他們「恆心的擘餅」,他們與主相交。

「擘餅」是指守聖餐記念主。聖餐的重要大概用不著我多說。我要問:你來了教會這許久,你領過多少遍聖餐呢?我再直接的問:你有份參與食聖餐的餅、喝聖餐的杯嗎?按照大部分教會的做法,只有接受了水禮的信徒才可以食用聖餐的餅和杯。你可以說它只是一個形式,可是它有實質的意義。

馬太福音26章記載,主耶穌設立聖餐的時候說,餅是祂的身體、杯裡面的葡萄汁是祂立約的血,聖餐的這兩個元素都是記念祂的死。而洗禮是信徒歸入祂的死、和祂一同埋葬的記號(羅6:4)。一天你沒有進入水裡面與基督同死同埋葬,就表示你仍然沒有歸入基督的死,你也就沒有需要守聖餐來記念。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1:26提醒我們:「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恆常的參與擘庰、守聖餐這個記念的禮儀,就是恆常的記念自己已經與基督同死、同埋葬,也是恆常的等候基督再來。

幾天之前跟一位宣教士吃飯,說到512四川地震,談到災難頻仍正是表示末世已經來到,是預告主回來的日子近了。我們也說到人對於身外物的執著,對於一些今生的事情投放太多注意,反而對上帝的事看得太過稀鬆,忘記了永恆。恆常守聖餐就是幫助我們恆常的記得永恆。

這三千位信徒,他們恆心擘餅記念主是與主相交。「記念」這個詞似乎是說一個人已經不在,所以要記念。但守聖餐的奧秘就在於,耶穌雖然曾經死過,祂現在卻是活著的。祂不是「記念」的對象,祂是我們可以相交的對象。於是我們明白,我們擘餅守聖餐是記念祂的死,也記著祂已經復活,祂不但將來要再來,祂今天仍然與我們同在、與我們同行。我們恆常的守聖餐,就是與這位復活主相交,叫我們注目在永恆。

D. 與神相交
第四,他們「恆心的祈禱」,他們與神相交。

大部分教會最少人出席的聚會,十居其九是教會的禱告會。當然,使徒行傳2:42這裡說他們恆心的祈禱,不是說他們努力的出席禱告會。我相信當時的教會不會有一個分別開來的禱告會,禱告根本就是他們平常敬拜的一部分。他們恆常的祈禱,就是他們恆常的敬拜。

今天說敬拜,我們自然的就想到唱詩歌,再加上聽道;卻鮮有想到祈禱。甚至我們今天說敬拜,常常只是局限在每一個主日一個特定時間空間的活動。然而,真正的敬拜是我們在日常裡面與神相遇、相交的生活;是分分秒秒記得神與你同行,你可以與祂交談、與祂商量,聆聽祂向你微聲細語。

恆心祈禱,就是你分分秒秒知道神在你身邊,你與祂相交。

二、分享的教會
這一家三千人的教會,透過恆心的遵守使徒的教訓、恆心的彼此交接、恆心的擘餅、恆心的祈禱敬拜來成為一家相交的教會。另一方面,他們同時也是一家分享的教會。

vv44-45說:「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並且賣了田產、家業,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

「凡物公用」對於當時的信徒不是一件新鮮的事。門徒跟隨耶穌的時候,似乎也是共用一個錢袋。約翰就記載了出賣主的猶大是負責管錢的,但卻常常私自取其中的來用(約12:6)。

跟使徒行傳2:44-45相似的記載在4:32-35也有。讓我們一同看:「那許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沒有一人說他的東西有一樣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使徒大有能力,見證主耶穌復活;眾人也都蒙大恩。內中也沒有一個缺乏的,因為人人將田產房屋都賣了,把所賣的價銀拿來,放在使徒腳前,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

從這兩段相似的記載,我留意到兩件事。第一、這個凡物公用的生活方式,只是牽涉到信主的人。就好像奉獻一樣,當時的信徒願意將自己的田產家業變賣來供給有需要的人,是他們對神的恩典和愛的回應,是出於甘心樂意,不需要作難、不需要勉強的。在後面使徒行傳第5章記載了一個叫做亞拿尼亞的人正出於勉強,甚至說謊欺哄聖靈;彼得責備他時,說:「田地還沒有賣,不是你自己的嗎?既賣了,價銀不是你作主嗎?」(徒5:4)可見,是否把田產家業變賣,和變賣以後如何處置那些錢財,神是讓人有自主去作決定,不需要勉強的。

我留意到的另一點是,在第2章和第4章這兩次提到「凡物公用」,重點不在於眾人變賣田產家業以後,錢如何分配,重點在於:沒有人活在缺乏之中。在2:45和4:35都是說:「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

這三千個信徒從四方八面不同的地方來耶路撒冷過節。他們只是旅客,帶來的旅費用盡了,自然就落在缺乏之中。住在耶路撒冷的信徒,看見這些外地信徒的需要,就變賣田產家業來供給他們;於是就出現了這一幅美麗的圖畫。

約翰壹書3:17說:「凡有世上財物的,看見弟兄窮乏,卻塞住憐恤的心,愛神的心怎能存在他裡面呢?」正是提醒我們,蒙神拯救、領受了神的愛,我們是不可能塞住憐恤的心,不可能不回應別人的需要的。

雖然從後來的經文我們也看,這「凡物公用」的生活式不是維持了很久,但是這「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的精神,卻在教會裡面一直傳承。在使徒行傳11:27-30記載,當時耶路撒冷有饑荒,各地的信徒知道了以後,就「定意照各人的力量捐錢,送去供給住在猶太的弟兄」。後來,在哥林多後書8:1-3,保羅讚揚馬其頓眾教會,說他們「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這些經文都讓我們看見,儘管這些信徒不久之後都分散到其他地方,但是這一份從神領受了恩典就願意與人分享的精神是一直繼承了下去。

今天,我相信我們不會吝嗇於物質的分享,幾次的天災:南亞海嘯、華南雪災,還有最近的四川大地震,弟兄姊妹都顯出樂捐的厚恩。然而,讓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思想我們與人的分享。兩段經文提及凡物公用時,都一致說出「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沒有人活在缺乏之中。讓我們思想,今天的人除了物質以外,在哪些方面會有缺乏呢?

在許多年前有一首歌,唱出人心底裡面的缺乏,歌詞是這樣的:「長路裡,我獨行看車過,夜已深,地鐵中我默然,從未想我竟似過客,我心中滿是話,沒處吐傾。繁鬧巿,百萬人擦身過,未去想路過者有故事,人面中看不到笑臉,每一對眼目內,盡透冷漠!心中空虛,誰又會聽我細訴,心想溝通,誰願講心內熱誠話,幾多虛假,曾令我不再要多說假裝對話,寧莫說話。」

這首歌雖然已經二十年,裡面所說的信息今天仍然合用:每一個人都渴求被了解,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想有人聽他傾訴。

也許你要告訴我,你正是有這樣的缺乏,他也有,我也有。可能這正是神創造我們的時候賜予我們的特質。我們就是需要被了解、需要被接納,每一個人都是。但是假如每一個人都只是等待別人的付出,那我們就只能夠落在缺乏之中;總得有人先作主動,開放自己去聆聽、去接納,這樣,分享才會出現。你是否願意主動開放自己、彼此接納,互相聆聽,一同走出這個無言的困局呢?

三、活潑的教會(2:46-47)
最後讓我們看vv46-47「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神,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讀這一段經文,我們一般都把焦點放在人數的增長。然而看清楚以後我發現,在「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這句話之前,是沒有連接詞的;不是「因為」他們凡物公用、他們願意相交、他們與人分享,「所以」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當然,這家教會願意相交、願意將生命分享,自然會吸引人到來。但我注意到的是:這家教會有一些特質,讓我看見他們有活潑的生命。

首先,我看見他們「同心合意」。人數多自然是意見多,尤其是群體之中必然有一些人的主見比較強,但我們看見他們三千人聚集並沒有出現分黨分派,也沒有出現意見相左。是不是表示三千人的思想真的那麼一致呢?大概不是。不過,很明顯的,他們中間即使有不同的意見,大家都可以放下自己的想法,以群體為大前題。也可能,他們都願意跟從使徒的領導,以致可以同心合意。這是另一幅美麗的圖畫;唯有當我們願意放下自己,我們才可以接受別人的領導。要是我們都堅持自己的想法,「同心合意」是不會出現的。

在我們這一次遷堂的過程,我也看見這種放下自己。我常常說,教會這次遷堂是一件又大又難的事;過程中的包裝、搬運,以至來到之後的開箱、上架,真的不容易。但感謝神,一切都很順暢。是否我們用了最好的方法,所以這麼順利呢?我猜不是的。有一些弟兄姊妹心裡面可能有另一些想法,覺得這樣、那樣會比較好。但是,我沒有聽見很多的批評,反而是討論過之後,大家就照著公佈出來的安排,在堂務小組的帶領底下同心合意地做。最後,事就這樣成了。同心合意是要努力才得到的。我們是努力的要自己的意見被接納呢?抑或努力的要同心合意呢?感謝神,弟兄姊妹選擇了努力的同心合意。

第二,我留意到他們是一起的。在和合本聖經,這個意思不是很明顯,在其他譯本都有說他們是「一起」的。他們一起在聖殿裡面敬拜,他們一起在家裡用飯。能夠一起並不是偶然的。我們看見這三千人能夠相聚,是因為神的拯救、是神的招聚。今日,同樣地,我們能夠一起出現在樂恩堂不是偶然的,我們能夠一起遷到嘉運大廈來更加不是偶然的。在我們的《獻堂紀念冊》裡面,有姊妹分享說:藉著這次遷堂,我們可以有「一起建立的經歷;一起執拾、一起打掃、一起在新的社區內傳福音……然後一起去食糖水……」。食糖水是重要的,但這一份「一起建立」的經驗才是最珍貴的。

弟兄姊妹,在你四周的弟兄姊妹,我們能夠一起不是必然的。在過往的日子,離與留可能是不少樂恩人心裡的掙扎。我相信,你能夠今天坐在這裡,是你努力付出的結果。讓我們從今天開始,珍惜我們一起的機會,繼續一起建立這家教會,繼續一起走這條天路。

第三,我看見他們「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在彼此分享的過程裡,他們能夠喜樂地接受、慷慨地付出,以真誠來分享。付出和接受關懷、幫助,都不是容易的事情,要放下自己的防衛機制,要放下自己的堅持,甚至要放下自己的尊嚴。然而,他們能夠這樣相交,是因為他們不是注目在自己身上。聖經說,他們天天同心合意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他們天天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他們還天天的讚美神。

如果我們將自己放在中心點,事事以自己做出發,我們會有許多的考慮,很多的計算;也會看見自己很多的限制。唯有當我們將讚美神放在中心,我們才能夠存著歡喜、誠實的心來付出和接受。因為付出的,是回報神的恩典,接受的是接受神的恩典。

結語
這家是怎樣的教會?他們是一家相交的教會,他們在神的道裡面成長,按照使徒的教訓來生活;他們開放自己,與人相交;他們藉著聖餐記念基督的死,與復活的主相交;他們恆常敬拜,與神相交、相遇同行。

他們是一家分享的教會,不但在物質上彼此分享,他們在心靈的需要上也彼此分享。

他們是一家活潑的教會,他們同心合意,珍惜大家在一起,又願意付出和接受。無可否認,這一家教會是一家叫人羡慕的教會。

我們的教會又是一家怎樣的教會?我們有怎樣的特質呢?你希望我們是一家相交的教會、一家分享的教會、一家活潑的教會嗎?你要是希望的話,我們是可以的,只要我們願意不單單求安慰、更願意努力安慰幫助別人、不求被瞭解但求瞭解人、接受愛也願意付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