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19, 2020

在那空墳墓前

經文:約翰福音 20:1 – 18

引言
弟兄姊妹,大家好!今日係復活節後第一個主日,雖然已經過了復活節,還是想跟大家看一段主復活的經文。

相信大多數人對於復活節的印象,與聖誕節一樣,都是將幾卷福音書的敘述混在一起。我們會記得有婦女清晨去到耶穌的墳墓、有天使、墓門的大石被輥開了,還有耶穌向婦女顯現等等。

我們知道,四卷福音書對於主復活的敘述各有不同的焦點。我們能夠全讀四卷就對整件事較立體的認知。不過即便是一些全部四卷福音書都有記載的,也是有不同程度的粗略或仔細的。今日跟大家看的經文正是比較細緻地敘述當中兩個環節,一方面幫助我們認知主復活的真確,另一方面也幫助我們對於主耶穌復活的意義有多一些思想。

I. 主復活的真確
今日的經文,約翰福音20章1-10節,清晰地分為兩個段落。我們先看第一個段落,vv1-10。如果可以,請你與我一起讀,約翰福音20章1 – 10節:「1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還黑的時候,抹大拉的馬利亞來到墳墓那裏,看見石頭從墳墓挪開了,2就跑來見西門彼得和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對他們說:有人把主從墳墓裏挪了去,我們不知道放在哪裏。3彼得和那門徒就出來,往墳墓那裏去。4兩個人同跑,那門徒比彼得跑得更快,先到了墳墓,5低頭往裏看,就見細麻布還放在那裏,只是沒有進去。6西門彼得隨後也到了,進墳墓裏去,就看見細麻布還放在那裏,7又看見耶穌的裹頭巾沒有和細麻布放在一處,是另在一處捲着。8先到墳墓的那門徒也進去,看見就信了。9因為他們還不明白聖經的意思,就是耶穌必要從死裏復活。10於是兩個門徒回自己的住處去了。」

(1) 女性的見證不被接納
抹大拉的馬利亞清早來到耶穌的墳墓,發現封着墓門的石頭被挪開了,經文沒有說她進入去看。但我相信她是有的,因為她向門徒說「有人把主從墳墓裏挪了去」,即是說,她有發現耶穌的身體不在墳墓裏。然後,她說:「我們不知道放在哪裏」。哦,原來清早去耶穌墳墓的不止馬利亞一人。其實其餘三卷福音書記載這件事或多或少都有提到幾位婦女的名字。我們看見約翰明顯地是凸出了抹大拉的馬利亞。有甚麼用意呢?我們稍後再看。

經文繼續看見彼得和耶穌所愛的門徒聽到這消息就馬上跑去墳墓看個究竟。比較其他三卷福音書,當中只有路加提到彼得跑到墳墓去看,馬太和馬可都沒有提及。約翰在這裏指出,除了彼得之外,耶穌所愛的門徒也有跑到墳墓去看。而且將細節描述出來,哪個跑得較快、裹屍布怎樣擺放等等。約翰有甚麼用意呢?

按當時的文化,一件事需要有兩個人見證,才算是可信,而女性的見證是不獲信任的,所以抹大拉的馬利亞和彼得的見證是不夠的,還要加上耶穌所愛的門徒,見證才可作實。所以他們前後三人見證耶穌的身體不在墳墓裏,就能夠被接納是真實的見證了。

(2) 第一身見證的真確性
此外,我相信也關乎到約翰福音寫作的時間和目的。

新約的經文按寫作日期和目的粗略地分為三部分:成書最早的是保羅的書信,大概是主後50至70年代寫的,目的是回應初代教會在教義、教會制度、或者信徒品行方面的疑問和爭論,所以都是有特定的收信群體。其次是符類福音,即是馬太、馬可、路加福音,以及路加福音的下集,使徒行傳,大概是主後60至80年代寫成,目的是爭取更多人相信福音,所以這幾卷福音書的作者將耶穌的言行細心整理之後,按各自的受眾對象編寫而成。

而約翰福音,和約翰其他的著作,成書比較後期,大概是主後100至120年代之間。當時的教會已經漸趨成熟,福音的傳揚也開展了。所以約翰的寫作對象和目的也明顯有所不同。在約翰福音20章30至31節這樣說:「30耶穌在門徒面前另外行了許多神蹟,沒有記在這書上。31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對於主後第一世紀末、第二世紀初的教會而言,約翰福音的關懷在於讓信徒更深明白耶穌是成了肉身的道,以致他們有更強的信心,能夠面對當時的挑戰。

從這個角度來理解,約翰福音特意指出跑到墳墓去看的除了彼得,還有耶穌所愛的門徒,而這位耶穌所愛的門徒就正是約翰福音的作者自己。相對於其他福音書的作者沒有見過耶穌的空墳墓,約翰的見證很重要。加上彼得已經在主後 67 年殉道,約翰作為最後一個親眼見過空墳墓的人,他特意寫下他們所見的,叫約翰福音的受眾可以相信耶穌真的復活了,因着耶穌的名而得到的生命,就使到當時第一世紀末、第二世紀初的信徒,面對羅馬帝國猛烈的逼害也能夠有力量堅持下去。

今日,這個應許也是給我們的。今日凡讀約翰福音,相信約翰的見證的,無論怎樣的艱難和逼迫,也可以因着耶穌的名有力量堅持下去。而如果有人對於福音書記載耶穌復活的事有懷疑,那麼約翰福音的作者正是告訴他們,他是親眼見過耶穌復活的,他的見證是信得過的。

弟兄姊妹,讓我們記着耶穌基督的復活是真實的,是信得過的,以致我們有力量去面對我們前面無論是怎樣的挑戰,或者逼迫。

II. 主復活的意義
接着我們來思想主耶穌復活的意義。我們看第二個段落,約翰福音20章11 – 18節。可以的話,我們又一起讀:「11馬利亞卻站在墳墓外面哭。哭的時候,低頭往墳墓裏看,12就見兩個天使,穿着白衣,在安放耶穌身體的地方坐着,一個在頭,一個在腳。13天使對她說:婦人,你為甚麼哭?她說:因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哪裏。14說了這話,就轉過身來,看見耶穌站在那裏,卻不知道是耶穌。15耶穌問她說:婦人,為甚麼哭?你找誰呢?馬利亞以為是看園的,就對他說:先生,若是你把他移了去,請告訴我,你把他放在哪裏,我便去取他。16耶穌說:馬利亞。馬利亞就轉過來,用希伯來話對他說:拉波尼!拉波尼就是夫子的意思。17耶穌說:不要摸我,因我還沒有升上去見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裏去,告訴他們說,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18抹大拉的馬利亞就去告訴門徒說:我已經看見了主。她又將主對她說的這話告訴他們。」

剛才說約翰特地將抹大拉的馬利亞凸顯了出來,在這一段經文更是明顯。我們不知道這個時候有沒有其他婦女在,其他福音書的記載也不是很清楚。但約翰福音就只讓我們看見她一個。

我們來看看經文。馬利亞望進去墳墓裏面,看見兩個天使「在安放耶穌身體的地方坐着,一個在頭,一個在腳」。天使首先問馬利亞:「婦人,你為甚麼哭?」而馬利亞的回答,只是將她對門徒所說的話重複了一次:「有人把主挪了去,不知道放在哪裏」,彷彿她不知道這兩人是天使,或者她不認為這兩位天使與這事有甚麼關聯。然後耶穌出現,向她發出同樣的問題:「婦人,為甚麼哭?」然後再問「你找誰呢?」我覺得馬利亞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耶穌問她找誰,馬利亞的回答彷彿表示她正找尋的是一件物件:耶穌的屍體。

經文也表示,馬利亞不認得復活的主,以為他是看園的。為甚麼會不認得呢?是因為天還黑嗎?是因為她哭得淚眼模糊?還是因為耶穌的外觀有不同?大概馬利亞沒有想過會見過一個活生生耶穌。但我們不可以苛責馬利亞,經文v9已經告訴了我們:「他們還不明白聖經的意思,就是耶穌必要從死裏復活」。

馬利亞心裏面一直以為有人將耶穌的屍體取了去,也是有原因的。耶穌在安息日前的預備日被釘在十字架上,按照猶太人的律法,安息日來到之前必須盡快處理好耶穌的安葬,所以這個墓穴可能是臨時的選擇。而且聖經也有說,這個墓穴是屬於亞利馬太的約瑟的,馬利亞以為安息日一過,耶穌就要被挪去另一個地方存放也是合理的猜測。當然,馬利亞心裏根本沒有想過耶穌會復活,所以也沒有認出眼前的已經是她尋找的耶穌。

直至耶穌呼喚她的名字。

這是我們從這段經文思想主復活的第一個意義。

(1) 馬利亞認得主的聲音
v16「耶穌說:馬利亞。馬利亞就轉過來,用希伯來話對他說:拉波尼!拉波尼就是夫子的意思。」

我們當然不知道耶穌當時呼叫馬利亞的語氣和神態,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那一聲呼喚是馬利亞所熟悉的,以致她馬上就認出耶穌來。如果從整卷約翰福音的敘事來看,耶穌呼叫「馬利亞」,馬利亞就認得耶穌,這個情景讓我們想起耶穌自己的說話。耶穌在約翰福音第10章說,祂是好牧人,祂「……按着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領出來。……羊也跟着他,因為認得他的聲音。」馬利亞認得耶穌的聲音,因為她是耶穌的羊。另外,馬利亞稱呼耶穌做「拉波尼」,「拉波尼就是夫子的意思」。翻查約翰福音,其他人稱呼耶穌做「夫子」,用的希伯來文是「拉比」,與馬利亞說的「拉波尼」有少少不同。所以嚴格來說,「拉波尼」應該翻譯為「我的夫子」。「我的夫子」,表達了一份較親厚的關係。正是這份親厚的關係,令到馬利亞聽到耶穌呼叫自己的名字就認出耶穌來。

在約翰福音10:16耶穌又說:「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裏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我們就是這些原本不在圈裏,然後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的羊。今日我們閱讀聖經就是聽主耶穌的聲音。我們有沒有好像抹大拉的馬利亞那樣,與主耶穌建立一份親厚的關係,以致可以認得出祂的聲音,在聖經裏辨認得出祂向我們所說的話呢?

弟兄姊妹,在過去大半年,無論自去年6月開始的社會運動,抑或今年1月開始的肺炎疫情,我們熱切地或無奈地要接收很多資訊,要了解很多事情。即或我們躲開不看社會運動的資訊,但當疫情臨近,我們卻不能夠不去了解如何可以好好地保護自己和家人。可能我們有許多的焦慮甚至惶恐,在心底形成壓力:不時要揾口罩來買,買到了又顧慮會不會是假的、提供不到足夠的防禦呢?上星期消委會發表調查報告,原來有一些酒精搓手液是用甲醇做的,對身體有害的,我會不會買錯了呢?還有,經濟已經重創了,疫症幾時過去呢?全球都受災,就算疫情過去,幾時回復到以往的安穩呢?或者,更逼在眉睫的是,公司會不會倒閉?份工是否保得住?學校幾時復課、孩子幾時可以回復正常的學習呢?諸如此類的問題可能使我們的心思和注意力都分散了。

面對許多的憂慮,甚至面對不公義仍然在張牙舞爪,我們有沒有迷失在各種資訊裏面,抑或能夠安靜下來,放更多時間與神親密相交呢?

記得兩年前,2018年大概這時候,我和 Tiff 一起開了一個叫做《靈修操練》的證書課程。我們嘗試與弟兄姊妹一起學習安靜、操練聆聽神的功課。那次的經驗讓我發現,我們其實不太懂得聆聽神。很多時我們會從自己的腦袋出發。但我們知道建立關係不是從腦袋出發,是需要從心去感受的。與神建立關係也一樣。但這需要時間、需要安靜、需要回轉。耶穌說:「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太5:8)我相信抹大拉的馬利亞就是這樣「清心的人」。你會不會羡慕她呢?如果我們也想與主耶穌建立這份親厚的關係,我們需要回轉,在主面前操練安靜、聆聽的功課。這些我相信大家都知道的,但知道是不夠的,我鼓勵你完了今天的崇拜就開始操練,安靜下來,放下用腦袋的習慣,嘗試用心感受。盼望有一日我們能夠再相見的時候,可以一齊分享當中的經歷和得着。

(2) 耶穌榮耀工作的全部:升天、聖靈降臨
我們要思想主復活的第二個意義在v17上:「耶穌說:不要摸我,因我還沒有升上去見我的父。」「不要摸我」有另一些譯本翻譯做「不要拉着我」。

也是了,我們不知道耶穌當時的語氣和神態,驟然讀到這句話,可能我們會感到很突兀。但假如我們代入當時的處境,可能會有另一種感覺。

抹大拉的馬利亞在清晨、天還黑的時候來到耶穌的墳墓,發現耶穌的身體不見了,她方寸大亂、跑回去找彼得和約翰,希望他們可以幫手找耶穌。結果是,彼得和約翰發現耶穌的身體真的不見了,然後他們竟然回自己的住處去,沒有嘗試找尋。這時候,馬利亞的心情落在更低沉之中,「怎麼辦?」「怎麼辦?」然後,突然之間,耶穌活活地出現在她眼前,她會怎樣做?我會馬上捉着耶穌,不讓祂再消失。

也許就是這樣,耶穌叫她「不要拉着我」。重要的是後面那句:「因我還沒有升上去見我的父。」「不要拉着我,不要擔心我會消失了,因為我升上去見我的父的時候還未到」。重要的是,主耶穌是會升上去見父。在約翰福音16章7-8節,主耶穌說:「我去是與你們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師就不到你們這裏來;我若去,就差他來。」所以主耶穌要升天,然後聖靈降臨,這樣,救恩才是完整。

剛才提到抹大拉的馬利亞與主耶穌之間有一份親厚的關係,以致她認得到主的聲音。今日我們不可以面對面見到耶穌,不可能親耳聽到祂的聲音,聖靈來到正是要帶領我們與主耶穌建立這種關係。聖靈要「引導我們明白一切的真理」(16:13)。然而我們是不是預備好自己,來讓聖靈帶領呢?

要明白,聖靈不是神所使用的一件工具,禱告的時候要求神使用聖靈去做甚麼。聖靈不是一件工具。聖靈不是上帝差派的天使。聖靈是神。祂不但要帶領我們與主建立親厚的關係,祂要永遠與我們同在(約14:16),祂要看顧我們一生,保守我們將來能夠與主在天家再見。祂要在我們生命作主作王。所以當聖靈提醒或者責備的時候,我們不可以忽視或輕慢的。當我們尋求神的時候,就更需要安靜聆聽聖靈微小的聲音,順服祂的引導。但我明白,我們或者與聖靈不是很熟,在我們成長的過程裏面,我們很少認識聖靈是一位怎樣位格的神。求主幫助我們能夠藉着聖經更多經歷聖靈的真實,好叫我們與主耶穌的關係也能夠更加密切。

(3) 神與人的新關係
我們思想主復活的第三個意義在v17下,耶穌對馬利亞說:「你往我弟兄那裏去,告訴他們說,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這句經文,我們今日讀來可能感受不到當中的驚訝和奇妙。耶穌叫馬利亞「往我弟兄那裏去」,然後馬利亞不是去找耶穌的兄弟雅各、或者約西、或其他(太13:55)。v18「抹大拉的馬利亞就去告訴門徒」。耶穌口中的弟兄,是祂的門徒。祂還說:「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在這裏,耶穌將那些相信祂的人與神的關係說得更清楚。這個新的關係,在約翰福音1章12節應許了:「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來到主耶穌復活之後,這個新的關係就正式實現了。

對於這個新的關係,我們可能習以為常了:我們是神的兒女,我們與耶穌同為後嗣。然而對你來說:耶穌的父是你的父,耶穌的神是你的神,有甚麼意義呢?是不是只是看顧我們的日常、供應我們的需要呢?我們有沒有反過來體貼天父的心呢?主耶穌很體貼天父的心,我們又有沒有體貼天父的心呢?主耶穌對抹大拉的馬利亞說:「你往我弟兄那裏去,告訴他們……」,「抹大拉的馬利亞就去告訴門徒……」。主吩咐我們要去,使萬民作祂的門徒。我們有沒有體貼天父的心呢,抑或我們只是體貼自己的艱難呢?

近日有機會與弟兄姊妹聊天,聽到一些弟兄姊妹分享,在這個肺炎疫症期間,他們反而有更多機會與人分享信仰,讓人知道他們所倚靠的神。我實在為大家感恩。因為在艱難的日子,我們的信仰才是最受考驗。究竟我有沒有以天父作為我的父、倚靠祂的供應?抑或我們好似其他人一樣要搶購物資呢?我們是不是能夠有真正的平安?抑或我們與其他人一樣對未來充滿恐懼、失去了盼望呢?

這些問題,其實也是我問自己的。我一直用的口罩是兩年前癌症治療時有姊妹幫我買的。最近終於差不多用完了,所以最近開始要找尋買口罩的門路,格價等等。過程中,我也問自己,要買,那買多少呢?如果沒有又如何呢?

此外,我跟大家一樣,也聽多了各方面的資訊。最近聽到一些人預測武漢肺炎帶來的可能不單止是全球經濟蕭條,甚至可能導致戰爭爆發。我又問自己,一直以來的平安感覺究竟是來自太平盛世呢,抑或是來自對神的信靠呢?如果真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我又會如何呢?

還有,過去一段時間的資訊讓我們知道國內的教會受到的逼迫是越來越嚴峻。我更加逼切的問自己,我會不會害怕呢?成都秋雨教會的王怡牧師被判監九年,換了是我,我會怎樣呢?

這些問題,也是對我的信仰的挑戰。我與神的關係是怎樣的呢?祂是不是我的父?祂是不是我的神?這些問題我需要不斷持續地問自己,而答案,我也要不斷持續地反省才可以得到。弟兄姊妹,你與神的關係是怎樣的呢?當有危難臨到的時候會怎樣?你的平安又建築在甚麼之上呢?

III. 抹大拉的馬利亞
最後我們來看看約翰凸顯抹大拉的馬利亞,讓我想到的一些感受。

(1) 抹大拉馬利亞的跟從
首先,究竟抹大拉的馬利是誰呢?她的名字只在四卷福音書出現,而且幾乎只是集中在主耶穌被釘十字架和復活的敘述。她是十字架下其中一位婦女,也是其中一個最早見證主耶穌復活的婦女。

此外,我們可以從馬可和路加福音知道多一點關於她的資料。馬可福音16:9「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耶穌復活了,就先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耶穌從她身上曾趕出七個鬼。」路加福音8:1-3:「過了不多日,耶穌周遊各城各鄉傳道,宣講神國的福音。和他同去的有十二個門徒,還有被惡鬼所附、被疾病所累、已經治好的幾個婦女,內中有稱為抹大拉的馬利亞,曾有七個鬼從她身上趕出來,又有……,都是用自己的財物供給耶穌和門徒。」

抹大拉的馬利亞曾經得到耶穌醫治,為她趕出身上的七個鬼。雖然經文沒有描述她被鬼附的景況,但參考聖經其他被鬼附的描述,可以想像那必然是痛苦的,甚至可能為她帶來羞恥的和傷害。所以我們也可以想像她得醫治之後對耶穌的感激和愛戴。路加告訴我們,她放下了穩定的生活,離開自己所住的地方,跟隨着耶穌周遊到各地去傳道,又用自己的財物供應耶穌和門徒的需用。可見她對主的跟從是徹底的、是毫無保留的。

(2) 抹大拉馬利亞的堅持
其次我們也可以看見她對主的愛是堅固而強靭的。

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門徒都不在的時候,抹大拉馬利亞是其中一個站在十字架下的。她一直看着耶穌死去、被放下來、葬在墳墓裏。她目睹耶穌所受的痛苦、十字架的殘酷。是甚麼令她仍然堅持留在那裏呢?平常人不會喜歡看着自己的救命恩人受苦的,唯一的解釋是,她對耶穌的愛深到一個地步,她不願意在那個時候離祂而去。就是在耶穌死了以後,馬利亞還是想,要為耶穌做點甚麼。路加福音23:55-56:「那些從加利利和耶穌同來的婦女跟在後面,看見了墳墓和他的身體怎樣安放。她們就回去,預備了香料香膏」,她們打算在安息日過去之後,就來膏耶穌的身體。

當發現耶穌的身體不見了之後,我們看見彼得和耶穌所愛的門徒不明白發生了甚麼事,卻選擇回自己的住處去,而抹大拉的馬利亞卻在墳墓那裏流連,縱然她不知道可以做甚麼,縱然她知道沒有人可以幫助她,她不願意離去。我們看見她對主的愛是何等鍥而不捨,不因為只剩下自己而放棄,她不願意失去了耶穌就離去。

(3) 主體恤傷心的馬利亞
最後我們看見主親自體恤馬利亞的傷心。在vv11-15幾節經文裏面,我們看到總共四次提到馬利亞在哭。約翰特意將馬利亞的傷心呈現在我們眼前。她傷心到一個地步,只是不停地哭、哭、哭、哭。

v1提到當時是清早。同一個時段,其他三卷福音書描述是「天快亮、出太陽、黎明」,但約翰卻描述為「天還黑的時候」,除了說這樣是貫切了約翰福音「黑暗與光明」的主題之外,我相信作者也想我們看到當時馬利亞的心靈正落在黑暗的境況。她在哭,除了傷心,還有絕望、無助,和黑暗。

這個時候,主耶穌來向她顯現,讓她的心靈不再黑暗,讓她重燃盼望。讀這一段,我很深的感受是,主耶穌絕不輕看我們的眼淚。抺大拉的馬利亞並不是唯一一個。在約翰福音11章,當拉撒路死了以後,耶穌去要叫醒他,祂看見拉撒路的姊妹馬大和馬利亞在哭,看見同來的猶太人也哭,看見人們因為拉撒路的死亡而難過,聖經說:「耶穌哭了。」(約11:35)

耶穌能夠明瞭人內心的傷痛、難過。祂願意就近傷心的馬利亞,特意向她顯現,給予實在的安慰和鼓勵。

剛才我鼓勵大家完了崇拜之後就開始操練安靜,學習放下用腦袋的習慣,嘗試用心感受。也許我們可以由這裏開始,我們從自己的心開始。我鼓勵大家完了今天的崇拜,嘗試感受自己的心,裏面會不會有眼淚想流呢?會不會有痛傷需要撫平呢?主願意就近我們,她很願我們哭,很願意給我們安慰。

我們看見主耶穌沒有輕看這個馬利亞。聖經裏面有很多馬利亞,聖經也特地告訴我們這是抹大拉的馬利亞。主知道她,主知道她的名字,以她的名字呼喚她。主更是體恤她的心。縱然耶穌復活是一件重要的大事,是信仰裏一個重要的教義,但在這段經文卻讓我們看見主對一個小女子的關心和愛護,即使在那個世界,女人的見證是不獲接納,主卻親自來向馬利亞顯現,讓她成為第一個見證主復活的人。

今日神同樣看顧我們每一個,看重我們每一個,同樣願意就近,無論我們心裏面有多少難過、憂傷、掛慮,我們都能夠來到主面前,甚至可以來到主前哭,無論哭多久,主都會親自安慰,親自激勵。

願我們領受神的說話,願我們也嘗試感受自己的心。願主得着我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