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31, 2008

謹慎——為自己、為全群

經文:使徒行傳20:17-35

引言:十個救火的少年
「從前有一條村,住著大概十戶人家。有一日,村裡面的火警鐘聲響起,於是志願救火隊的成員就各自趕到去河邊集合。

其中一個成員在途中忽然想起『每次救火訓練我都是遲到早退,有幾次更缺席。唔,訓練不足,危險呀,還是不好了。』又有一個,在等其他人的時候,想起『老婆煮好飯等我返去食喎,都係咪搞喇』,於是轉頭就回家去了。另外一個想起『阿媽教落,做人唔使走得太前』,於是靜悄悄地退到後邊,趁沒有人發覺,就掉頭走了。另外有三個,討論場火應該怎樣救,說著說著越說越激烈,竟然吵架了起來,收拾不了,終於轉頭就各自返家。

就這樣一個、一個的走著,最後只剩下四個。其中一個一直都在沉思,唔知想到了甚麼,只顧著想,完全沒有留意其他人的行動。如是者,只剩下三個。面對紅紅烈火,這三個人深呼吸了一陣子就衝入火場去搏鬥。」你知道個結果係點嗎?

十個救火的少年,你是七個的其中之一?抑或是剩下的那三個?

記得上一次我跟大家看過保羅的悔改,今日我們再看保羅的事奉。經文是使徒行傳20:17-35。

一、保羅的自白
v17 記載「保羅從米利都打發人往以弗所去,請教會的長老來。」保羅第三次旅行佈道的回程中,在以弗所南面30里一個叫做米利都的港口停下來。由於時間緊逼,他決定不去以弗所,但又實在記掛這家教會的弟兄姊妹,於是派人去請教會的長老來與他見面。然後,保羅向他們臨別贈言。

(A)自從我到亞細亞以來……
我們看20:18-21:「他們來了,保羅就說:你們知道,自從我到亞細亞的日子以來,在你們中間始終為人如何,服事主,凡事謙卑,眼中流淚,又因猶太人的謀害,經歷試煉。你們也知道,凡與你們有益的,我沒有一樣避諱不說的,或在眾人面前,或在各人家裡,我都教導你們;又對猶太人和希臘人證明當向神悔改,信靠我主耶穌基督。」

與以弗所的長老見面,保羅一開始就好像為自己申辯;其實不是。保羅如此鄭重的說明自己從前在亞細亞的日子如何如何,無非為了讓以弗所的長老記起,他當日在他們中間是怎樣的行事為人。

讀使徒行傳20:18-21這幾節經文,我們可能看不出保羅從前在以弗所、亞細亞一帶傳福音時有甚麼困難。經文裡面具體提及的困難只有一樣,就是在v19下半節所說的「猶太人的謀害」。而使徒行傳18-19章先後兩次記載保羅到以弗所去,也沒有記載猶太人如何謀害保羅。

不過除了猶太人的謀害之外,保羅還面對另外一些困難。v20說他:「服事主,凡事謙卑,眼中流淚」。從「眼中流淚」這句,可見保羅的服事是遇上不少困難。而且可能不是一些外在的困難,而是一些會牽動保羅情感的事情。保羅在哥林多後書曾經提及他在服事的過程中遇到過旅途的意外,有猶太人的壓逼、也有假信徒的奸詐,保羅說:「除了這外面的事,還有為眾教會掛心的事,天天壓在我身上。有誰輭弱我不輭弱呢?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林後11:28-29)大概這些才是令到保羅眼中流淚的原因。

在這些困難裡面,保羅以甚麼態度來面對呢?聖經說他「服事主,凡事謙卑,眼中流淚」。首先,保羅知道自己服事的對象。很多時在困難裡面,我們會容易感到灰心,覺得挫敗,甚至失去事奉的動力。那是因為我們不清晰事奉的對象,所以沒有果效就灰心,被人批評就挫敗,自己不開心就影響到事奉沒有動力。

保羅卻不是這樣。他一直認清自己服事的對象是神,不是那些猶太人,也不是以弗所教會的信徒或長老,更不是工作的成功感,或愉快的感覺。保羅確認自己是服事主,一切只向神交賬,所以面對困難,無論是外在的,抑或是內在的,他都能夠穩守在崗位上。

而且保羅知道自己工作的目標。在vv30-31保羅說,凡是對教會有益的,他都不會避諱不說;保羅的蒙召是要叫人認識神,所以無論是猶太人,或是外邦人,即或那些人要加害於他,保羅都向他們傳講得救的福音。保羅知道他服事的對象,也知道他服事的目標。

除了認清服事的對象和目標,經文也告訴我們,保羅以兩種態度來服事主。首先,保羅以謙卑來服事主。他的謙卑透過他對自己的評價表現出來。在哥林多前書3:5,當信徒比較哪一個教會領袖比較好的時候,保羅說:「亞波羅算甚麼?保羅算甚麼?無非是執事,照主所賜給他們各人的,引導你們相信。」對著哥林多這家他親手建立的教會,保羅仍然能夠看得準自己只是為神工作的人,是按照神給他的恩賜執行神所託負的職事而已。

其次是,保羅的服事是帶著眼淚的服事。就正如剛才在哥林多後書11:28-29,保羅說自己是為教會的事掛心。他的眼淚是為教遇到因難、為信徒輭弱跌倒而流的。我相信我們都曾經流過眼淚,不知道你眼淚有多少是為教會而流的呢?也許你會為教會的一些事情而感到不公平、憤怒,覺得『有冇搞錯!』;又或者你會灰心、失望、氣餒,甚至因而後退。但你有沒有為到教會流淚呢?甚至為教會認罪呢?

保羅為教會的事掛心,以謙卑、眼淚來服事主。你呢?

(B)現在我往耶路撒冷去……
說完了過去如何在以弗所服事神之後,保羅講到他當時的處境,仍然是一個艱苦奮進的處境。我們看20:22-24「現在我往耶路撒冷去,心甚迫切,不知道在那裡要遇見甚麼事;但知道聖靈在各城裡向我指證,說有捆鎖與患難等待我。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的福音。」

保羅當時正是回耶路撒冷的途中,他在這裡說到自己的心情,以及外在的環境。首先是他的心甚迫切。保羅沒有詳細講解他感到逼切的原因。不過在19:21提到,保羅有意回到耶路撒冷之後就到羅馬去看看。我們知道保羅一直希望到羅馬去探訪當地的教會,保羅自己在羅馬書就曾經說他「切切的想見羅馬教會的信徒,要將些屬靈的恩賜分給他們,使他們可以堅固」(羅1:11);他又屢次定意往他們那裡去……只是一直都有阻隔(羅1:13)。保羅的心甚迫切,可能因為他希望可以早日啟程去羅馬。

然而在這樣的心情底下,保羅卻遇上了困難。聖靈在各城裡向他指證,說有捆鎖等待著他。意思是,聖靈透過不同的人預言,保羅回到耶路撒冷之後就會被捉拿坐監。使徒行傳21:10-11也記載,當保羅來到巴勒斯坦的凱撒利亞,還有很短的距離就回到耶路撒冷的時候,一位名叫亞迦布的先知特地從猶太地來到他們那裡,預言保羅回到耶路撒冷之後,猶太人要將他捆綁、交在外邦人手裡。當時與保羅一起的人都苦勸保羅不要上耶路撒冷去,保羅卻回答說「你們為甚麼這樣痛哭,使我心碎呢?我為主耶穌的名,不但被人捆綁,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願意的。」

保羅是不是應該等風聲沒有那麼緊的時候才回去呢?那大概沒有可能的。因為當我們回顧保羅的事奉就會發現,他無時無刻不是在患難之中。猶太人一直的追著要設計陷害他,要阻止他傳耶穌;外邦人中間不信的也一直抵制他,認為他擾亂了他們的信仰生活;甚至連信徒中間也有人與他唱對台的。保羅在哥林多後書11:23-27數算他的患難,說這些與他唱對台的人:「他們是基督的僕人麼?我說句狂話,我更是。我比他們多受勞苦,多下監牢,受鞭打是過重的,冒死是屢次有的。被猶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減去一下;被棍打了三次;被石頭打了一次;遇著船壞三次,一晝一夜在深海裡。又屢次行遠路,遭江河的危險、盜賊的危險、同族的危險、外邦人的危險、城裡的危險、曠野的危險、海中的危險、假弟兄的危險。受勞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飢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體。」真是不簡單。患難似乎是保羅服事神所必須面對的。

有一些人讀到先知亞迦布預言保羅回到耶路撒冷就會被捆綁的時候,不明白為甚麼保羅要那麼一意孤行。不過我們留心一下就會發現,聖靈雖然預言保羅要受捆綁,聖靈卻沒有叫保羅不上耶路撒冷去,只是旁邊的人苦勸他而已。而保羅對他們的回答才是值得我們思想。保羅說「我為主耶穌的名,不但被人捆綁,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願意的。」這句說話也回應了他在使徒行傳20:24所說「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的福音。」

保羅是不是低估了他在耶路撒冷的患難呢?我相信不是的。然而讓保羅更著緊的是他有否完成他所領受的職事。我們讀保羅寫的腓立比書時都知道,保羅對於生死的看法與一般人很不同。在腓立比書1:23,他說,他「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到後來他再一次面對死亡的威脅,寫提摩太後書的時候,他說「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提後3:6=7)。我們看見在死亡的面前,保羅心裡面只是想著「基督交付的職事,有沒有完成」。

不知道當你思想自己的生活和生命的時候,上帝和祂交付你的職事,佔一個怎樣的位置呢?可能死亡與我們距離太遠了,我們從來不需要在信仰與死亡之間作抉擇,所以我們也不容易知道自己對上帝夠不夠真心、夠不夠專心、夠不夠忠心。是嗎?不是的。其實你自己知道的。你會為了某些原因與上帝保持一段安全的距離,為了兒女、為了工作,或者只是為了要多些私人時間。甚至你會為了多睡一刻,連最基本的崇拜事奉也遲到。

保羅以他自己面對困難、患難的態度來勸勉我們:所有的一切,即使是生死這樣重要的事情,都是次要的;他說「我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

不知道你看甚麼為寶貴呢?

二、保羅的勸勉
當然保羅派人請了以弗所教會的長老來並不是單單訴說自己的遭遇,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對他們說。
讓我們看使徒行傳20:28-30:「聖靈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你們就當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神的教會,就是他用自己血所買來的。我知道我去之後,必有兇暴的豺狼進入你們中間,不愛惜羊群。就是你們中間,也必有人起來說悖謬的話,要引誘門徒跟從他們。」

(A)我去之後……
保羅在勸以弗所教會的長老要謹慎的時候,預告了教會將來的前景也會是艱難的;而且與保羅的遭遇相似,教會也會遭受內外夾攻。外有豺狼進入教會,不愛惜羊群;內有傳假信息的人起來,引誘門徒。

假若我們稍微回顧教會歷史就會發現,教會從來都是困難重重的。初期教會遇到的,是猶太人的逼迫、羅馬政權的壓制。當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外來的逼迫消失了,教會裡面卻充斥著靈命質素下降、信仰不純正的掛名信徒。後來修道主義興起意圖撥亂反正,發展下去卻變成了教條主義令到信徒生命窒礙。然後宗教改革導致基督新教出現,為的正是抗衡羅馬教廷的腐敗,但又帶來宗派林立,未能合一。在悠長的二千年,在這些形形式式的變動之中,教會裡面還穿梭著各色各樣的異端,引誘著信徒;而教會以外則受著各種各樣的社會思潮、異教信仰所衝擊。一切一切,其實都離不開保羅在這裡所說的內外交煎。

我一下子將視野拋得那麼遠,可能令你覺得在這樣大的格局裡面,小小的一個個人,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當保羅勸勉以弗所教會的長老時,他顯然不是這樣想。以弗所教會這幾位長老,聖經連他們的名字也沒有記載,彷彿只是普普通通的「某某」,但是保羅卻語重心長的告誡他們:「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神的教會,就是他用自己血所買來的。」教會面對內外的衝擊,保羅勸勉他們要為自己、為教會謹慎,好叫他們能夠牧養教會。

保羅再一次以自己為榜樣。在20:25-27他說:「我素常在你們中間來往,傳講神國的道;如今我曉得,你們以後都不得再見我的面了。所以我今日向你們證明,你們中間無論何人死亡,罪不在我身上。因為神的旨意,我並沒有一樣避諱不傳給你們的。」同樣的說話,在前面v20保羅也曾說過:「你們也知道,凡與你們有益的,我沒有一樣避諱不說的,或在眾人面前,或在各人家裡,我都教導你們」。

保羅以身作則的牧養是:凡是對教會有益的,他都說,凡是神的心意,他都說。保羅勸勉以弗所教會的長老,要為自己、為全群謹慎,牧養神的教會。「謹慎」在另一些譯本有守望的意思。「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就是守望著自己,也守望著教會。

不過你可能會說:「這與我有甚麼關係呢?保羅這番說話不是對教會的長老說的嗎?應用到今日,就算不是牧師傳道人,那至少要是教會的領袖才要聽啊。」不是的。服事神,並不在乎我們的身份、職位。保羅「服事主,凡事謙卑,眼中流淚」,並不是因為他是使徒,也不是因為他在教會裡面有甚麼職銜,只因為他從主領受了一份職事,只因為他愛上帝,也愛上帝的教會。這份領受、這一份愛就一直激勵著他,雖有萬千的艱難,也穩守在崗位之上。

今日,教會仍然是落在內外交煎的困境。感謝主,我們暫時沒有兇暴的豺狼進來傷害羊群,我們中間也沒有人起來說悖謬的話引誘弟兄姊妹。但我們的艱難也是不容忽視的。上帝差派我們來到大角咀,又將羊群交給我們牧養,但在領受這個職事的過程裡面,我們有些「論盡」。有些弟兄姊妹已經筋疲力竭,但另一些還沒有熱身。十個救火的少年,我們剩得三個。還有的七個,各有原因,未曾加入救火的行列。

保羅勸勉我們「要為自己謹慎,也要為全群謹慎」,以謙卑、以眼淚來為自己守望,也為全群守望。假如你是那七個的其中之一,你會不會考慮轉投到這一邊呢?

(B)如今……
最後,保羅將教會交託給神。v32他說:「如今我把你們交託神和他恩惠的道;這道能建立你們,叫你們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

教會本來就屬於神的。在哥林多前書3:5-7,保羅講完了「亞波羅算甚麼,保羅算甚麼?無非是執事,照主所賜給他們各人的,引導你們相信。」這句話之後,他接著說:「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可見栽種的算不得甚麼,澆灌得也算不得甚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教會是屬於神的,服事的人不需要擔心她的生長。服事的人只需要留意自己是不是已經「照主所賜給他們各人的」,引導別人來相信。

保羅這樣的交託很重要。因為這就表明他仍然知道自己的身份只是為神工作的執事。此外,憑著這個交託,他引導以弗所教會的長老去倚靠神。

一開始的時候,我說這一段是臨別贈言。而且不是一段尋常的臨別贈言。在v25保羅說「如今我曉得,你們以後都不得再見我的面了」。保羅不知道自己這一次到耶路撒冷會有怎樣的遭遇,他卻作了最壞的打算。假如這一次他回到耶路撒冷真的遭遇死亡,那麼這一群他所愛的信徒將會怎樣呢?沒有了保羅這位教師,教會將要怎樣呢?但保羅知道最終必定有這樣的分離。故此,他在這裡鄭重的將教會交託給神和祂的道。因為教會的建立、承持都是靠賴上帝。

保羅的交託同樣成為我們的提醒。教會本來就是屬於神的。祂自然會照管著教會的成長。又再說回教會的發展,二千年裡面曾經出現過好幾次重大的逼迫和困難,都蒙神一一保守,今日教會能夠仍然在初期教會、十二使徒的傳統底下繼續成長,是藉著神恩惠的道,不是任何一個人的努力,而是神自己叫教會生長。

我們又從二千年教會這一個大格局回到自己生命的小圈子來。保羅將教會交託給神和祂恩惠的道,你又會不會考慮將自己交託給神和祂恩惠的道,讓祂建立你,叫你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呢?

結語
也許你會說:陳姑娘,你嚕嚕唆唆的,不過想說事奉人手不夠、叫人起來事奉吧。是的。我是的。

正如我剛才說,上帝差派我們來到大角咀,又將羊群交給我們牧養,但在領受這個職事的過程裡面,我們有些弟兄姊妹已經疲乏了,但另一些還未曾熱身。

十個救火的少年,我們剩得三個。你是這三個,抑或是那七個呢?保羅勉勵以弗所教會的長老「當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神的教會」,他自己「服事主,凡事謙卑,眼中流淚」,來作我們的榜樣。不過服事神卻是不容易的。從保羅的經歷,從教會的歷史,我們看見服事神必然是困難重重、荊棘滿途的。不過只要我們看得準自己服事的對象和目標,休息過後就可以重新得力,再度為神展翅。

然而保羅說「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的福音。」這樣的生命激勵我們,服事神不是還債,而是愛的回應。

我今日帶了另一首回應詩來,盼望它真的成為你對神的回應:

【我服事祢】
我服事祢,因我深愛祢,祢將生命賜給我,
前我失喪,今被祢尋回,祢將生命賜給我。
憂傷、破碎心靈,為此祢被釘死加略山上,
祢愛,是我所渴慕,祢將生命賜給我。

Sunday, August 03, 2008

用腳踢刺的人生

經文:使徒行傳26:12-20

引言:普通的名字
你認識多少個「保羅」呢?大概不止一個吧。真的,「保羅」是一個普通的名字,不過這個普通的名字卻十分受歡迎。不少名人也是這個名字,Paul McCartney, Paul Newman, Paul Anka... 要是你熟悉這些名字,大概你跟我是同一個世紀的人了。

你認識的「保羅」之中,我希望也包括今天的經文裡面提到的人物:使徒保羅。使徒保羅的名字不單基督徒認識他,就連不相信耶穌的人也對他加以研究,因為他實在是一個代表人物。新約27卷書裡面,接近一半是保羅的著作,是他將福音從亞洲帶到歐洲去。在保羅的生命裡面實在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也許你曾經羡慕過保羅,他的回轉是那麼戲劇性,你可以在使徒行傳9:1-22讀到那經過。耶穌親自向他顯現、向他說話。要是耶穌親自向你說話,好像對保羅那樣,你會怎樣呢?你可能覺得一切的顧慮都會消除,你可以信心堅定的跟隨耶穌。也許相反,你寧可不要,免得要像保羅那樣要下監、要受苦、要殉道的事奉神。

會不會,你心底的最深處就是有這樣的恐懼:不要跟耶穌走得太近,免得祂向你要一些你不願意拿出來的東西,譬如說:你的金錢、你的時間、你的家庭、你的生命、你的心。

可是,我們還是會被保羅吸引。他悔改的經歷實在太吸引了,他的生命太吸引了。

在使徒行傳裡面,總共有三次記載保羅的悔改。9:1-22是第一次;第二次在第22章;今天的經文是第三次。而這一次跟前面兩次頗是不同。保羅跟耶穌在大馬士革路上相遇的經過,在這段經文記載得比較簡單。

一、保羅的過去
我們一起看26:12-15:「那時,我領了祭司長的權柄和命令,往大馬士革去。王啊,我在路上,晌午的時候,看見從天發光,比日頭還亮,四面照著我並與我同行的人。我們都仆倒在地,我就聽見有聲音用希伯來話向我說:掃羅!掃羅!為甚麼逼迫我?你用腳踢刺是難的!我說:主啊,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

這經文一開始,保羅已經在大馬士革的路上。之前的保羅在耶路撒冷一直逼迫教會,在這個時候他已經得到猶太人公會的批準,預備好要把大馬士革的基督徒都捉拿到耶路撒冷受審。

究竟當時保羅的心情是怎樣的呢?他在想甚麼呢?我參考了另外一些譯本,發現當時的保羅心裡面被一個想法佔據著。是甚麼想法呢?讓我們一起看使徒行傳26:9-11「從前我自己以為應當多方攻擊拿撒勒人耶穌的名,我在耶路撒冷也曾這樣行。既從祭司長得了權柄,我就把許多徒囚在監裡,他們被殺,我也出名定案。在各會堂,我屢次用刑強逼他們說褻瀆的話,又分外惱恨他們,甚至追逼他們,直到外邦的城邑。」

在去大馬士革的路上,保羅的心裡面就只有這一個念頭:追逼基督徒直到天涯海角。為甚麼他這麼恨惡基督徒、這麼恨惡耶穌呢?保羅自己沒有說清楚。不過有一些人推測,猶太人根本不相信耶穌已經復活,他們認為門徒要破壞猶太教的秩序。也可能因為猶太人害怕這批信徒的人數越來越多、勢力越來越大,要引起羅馬統治者的疑慮,進而危害耶路撒冷的安定(參約11:48)。反正,保羅一心要剷除這幫群體。

值得我們知道的:保羅一直以為自己所作的是對的,在使徒行傳22:3,保羅對耶路撒冷的百姓說,他「在迦瑪列門下,按著他們祖宗嚴緊的律法受教,熱心事奉神,」像那些百姓一樣。那時他是真的以為自己為神熱心的,他的熱心大得讓他從耶路撒冷、猶太、直到外邦人的地方去追捕耶穌的門徒。

保羅這樣傾盡全力去追捕耶穌的門徒,以此作為自己的使命,因為他以為這樣做是事奉神。那知道,這個神在他去大馬士革的路上向他顯現,告訴他:「我就是你逼迫的耶穌」。你可以想像,當保羅聽見這句說話的時候是何等震撼!就在他聽到這句說話的時候,他驟然發現,他從前所付出的勞苦原來是徒然的,一直佔據在他心裡面那件他以為是事奉神的事情,原來不單不是服事神,而是攔阻神的。

二、保羅的將來
指出了保羅以為是為神大發熱心所做的事情原來是攔阻神之後,主耶穌將新的使命委派給保羅。

使徒行傳26:16-18「你起來站著,我特意向你顯現,要派你作執事、作見證,將你所看見的事,和我將要指示你的事,證明出來。我也要救你脫離百姓和外邦人的手。我差你到他們那裡去,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勢下歸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

如果說,發現自己為神大發熱心所做的事原來是攔阻神的事情,足以令到保羅感到震撼的話,那麼這一份差派給保羅的使命就更叫保羅感到難以置信。

這個新的使命包含兩面。第一是保羅的身份:他要作執事、作見證。這裡所說的執事跟我們今天教會裡面那特定的「執事」崗位不同。耶穌差派保羅去作執事,意思是祂正式委派保羅服事祂。怎樣服事?以見證來服事;就是將他所看見的,以及耶穌將來要指示他的,都向人述說。之前保羅以為自己是為神事奉,但現在主耶穌正式委派他,賜給他這個使徒身份。從幾卷保羅書信,我們可以看見,保羅幾次為自己的使徒身份辯護,都是以這一次在大馬士革路上與耶穌相遇,正式接受任命作為證據。

第二方面是,主耶穌交給保羅一個新的使命。保羅除了要將耶穌指示給他的事情向人述說之外,耶穌很清楚告訴保羅,他所做的對於聽他見證人來說是怎樣的事奉。v18這樣說「我差你到他們那裡去,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

在這裡,耶穌告訴保羅,他的見證是要叫人有四方面的影響:(1)從黑暗歸向光明、(2)從撒但權下歸向神、(3)因信耶穌罪得赦免、(4)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

我覺得正是這四方面使保羅難以置信、更加震撼。首先是從黑暗歸向光明。保羅在大馬士革路上的經歷使他有一段短時間的失明,耶穌說他要叫人從黑暗歸向光明,對保羅來說是何等真實,又是何等深切的體會。不過,讓保羅更震撼的是,耶穌將「從黑暗歸向光明」與「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平排。黑暗就是在撒但權勢之下,光明就是歸向神。保羅當時就正在黑暗之中,他的震撼是發現自己原來是在撒但權勢之下。

在腓立比書3:5-6,保羅說出他曾經對自己的身份是何等的自負:「我第八天受割禮;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憫支派的人,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就律法說,我是法利賽人;就熱心說,我是逼迫教會的;就律法上的義說,我是無可指責的。」這一番說話,讓我們知道保羅從前對於自己身為神旳選民感到自豪,更因為血統純正而自覺與別不同;最重要的,是保羅為自己能遵守律法而自覺「無可指責」。這是何等自信。

但是這一刻他卻面對一個現實,原來他是在撒但權勢之下。或者更清晰的是,儘管他是神的選民、他接受猶太教內最嚴謹的神學訓練,原來他一直以來都是活在撒但的權勢之下。那麼他與那些沒有律法、原本與神無關係的外邦人有甚麼分別?是沒有。

而另一方面,那些聽見他見證的人,要因信耶穌,罪得赦免。在保羅的信仰裡面,他一直以為守住律法就可以無可指責。現在神說只要相耶穌就可以罪得赦免,那麼律法的功用豈不消失了?

最令到保羅震撼的是,這個使命最後的一句:那些聽了保羅的說話,靠著信耶穌使罪得赦免的人,竟然可以「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也就是說,那些人就成為了神的選民了!

當保羅一步一步去領受耶穌這個使命,明白其中的含意,那個本來在他心裡面的價值體系就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從羅馬書這一卷如此精深論述「因信稱義」的書卷可以見到保羅的領受是何等的透徹,改變是何等大。

三、保羅的現在
在他領受了這個翻天覆地的使命之後。保羅就將他起初傾盡全力去追捕基督徒的那份熱心,轉而用在這方面。我們看使徒行傳26:19-20:「亞基帕王啊,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先在大馬士革,後在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以及外邦,勸勉他們應當悔改歸向神,行事與悔改的心相稱。」

你可有留意到,起初他拿著祭司長給他的文書,要追逼基督徒,直到外邦的城邑。現在他拿著耶穌給他的身份和使命,先在大馬士革,後在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及致外邦,去叫人來歸向神。同樣是從耶路撒冷走到外邦,從前是逼迫耶穌,今日是傳揚耶穌。

為甚麼他有這麼大的轉變?我相信原因就正如他在腓立比書3:7-8所說「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

保羅有這麼大的改變,因為他經歷了個人價值觀與神的價值觀一次很強烈的碰撞,產生極大的變化。而保羅自己又願意放下自己從前以為對的事情,去接受耶穌要求他作出的改變。

使徒行傳26章,當保羅向亞基帕王說出這一番說話的時候,正是他從耶路撒冷去羅馬的途中。

根據一些聖經研究的資料,當保羅這一刻向亞基帕王作見證的時候,距離耶穌向他顯現大概十五至二十年的時間。在這十多年裡面,保羅總共進行了三次旅遊佈道,第一次在現在的敘利亞和土耳其一帶;後來的兩次都是到歐洲大陸。而這一段經文所記載的,則是當保羅第三次旅遊佈道之後回到耶路撒冷,被猶太人誣告,保羅向當時剛剛路過的羅馬分封王亞基帕為自己辯護。

保羅在v19所說的「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保羅這句話所說的「天上來的異象」當然就是指耶穌向他顯現,差派他做執事、作見證的這個經歷。從使徒行傳後來的記載來看,保羅確實沒有違背主耶穌的吩咐。

不過,這一句經文在一些英文譯本,翻譯作「我並非不順服天上的異象」,「我沒有不順服天上的異象」。

當保羅在大馬士革的路上遇到耶穌,他不單止發現自己一路以來傾盡全力去逼迫基督徒原來是錯的;更重要的是,他直接從這一位耶穌領受了一個新的身份,一個新的使命。這個使命,完全顛覆了他原本的信念,令到他不得不重新面對自己一直以來認為是對的事情。

事隔十多二十年,這一刻當保羅站在亞基帕王面前為自己分訴的時候,他仍然是貫切地執行主耶穌的這個使命,甚至因此被拉被鎖被控告。我們記得耶穌差派保羅去作執事、作見證,這一刻保羅向亞基帕王申辯,其實是在為耶穌作見證。我們看見保羅不管在任何境況也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無論他落在怎樣的處境,他仍然是順服於主耶穌給他的使命。這一份堅持,這一份執著,卻不是偶然的,保羅從起初逼迫耶穌的門徒開始就已經有這一份堅持和執著,要追捕他們到天涯海角。到他被耶穌差派要作見證,我們再一次看見他的堅持和執著,也是要將這福音傳到天腳底。

比較保羅的以前,將來和現在,我們看見的是一個改變了的保羅,也是一個沒有改變的保羅。曾經熱心於逼迫耶穌,變成熱心於傳講耶穌,過去是堅持、執著的性格,現在仍然是堅持和執著。

保羅這些改變和不改變,對我們又有怎樣的激勵呢?

四、用腳踢刺的人生——你的過去、將來、現在
開頭的時候說,使徒行傳裡面有三次記載保羅在大馬士革的路上遇見耶穌。今天與大家看的這一段經文是第三次,這一段經文與其他兩段最大的不同是,在這一段經文裡面,主耶穌說保羅「用腳踢刺的是難的」。這裡所說的刺,不是一支小小的木,刺進皮膚裡要用針剔出來那些。這裡所說的應該是指帶刺的棍,通常用來趕牛的,很多時被趕的牛會用腳踢那刺棍來反抗,到頭來是自己感到痛。

保羅一直按照自己的意思來為神大發熱心,卻沒有看清楚是否符合神的心意。所以當保羅向亞基帕自辯說:他沒有違背從天上來的異象,那個「並非不順服」的意思就很重要,保羅明白自己以前沒有看清楚神的工作,只按照自己的意思來做,到他遇見耶穌之後,他馬上改變過來,願意順服。

今日,讓我們檢視自己的生命。我們有沒有被一個想法佔據心頭?有沒有一些你執著、堅持認為是對的事情,你一直不肯放開?甚至到現在也不肯放手?

你有沒有看清楚原來神的心意與你不同,甚至你攔阻了神的工作?

神的工作不但是指到傳福音?神的工作也指我們生命的建立,神的心意是要我們成長、成熟,越來越明白祂,與祂同行。我們有沒有被自己的想法佔據,攔阻了神,以致祂將你生命變得更豐盛也不可以呢?

結語:屬靈生命
今日帶了一首60年前的新歌與大家分享:【屬靈生活】(《天人聖歌》49首)這首聖詩的歌詞是中國著名的奮興佈道家宋尚節博士在1947年所寫。

宋尚節(John Sung, 1901-1944)生於福建興化縣,父親是收入菲薄的傳道人,少年時常隨父親四出佈道。 他學業成績卓越,負笈美國獲取理化博士學位。後來他進入協和神學院就讀,雖潛心研究各宗教,始終感到人生虛空。直到1927年春天,他正式重生得救。同年的十月,他在乘船返國途中,將多年辛勤學習得來的博士文憑及美國科學會頒他的榮譽徽章(金鑰匙)一起拋入太平洋,以表示他將「從前的我」與主同葬,矢志從此傳揚福音。回國後,他組織巡迴佈道團在全國及東南亞各地佈道,復興之火燃遍國內及東南亞。他在43歲時因肺癌而安息主懷。雖然只為主作工了短短十五年,但千萬人因他的信息而得救。

這首詩歌正是他反省人生目標、意義、方向的心聲。願意也成為我們的激勵。

【屬靈生活】
十字架上與主同死,同葬、且同復活,如今一同升到天上,活着不再是我。
主住裡面佔領一切,看主所看,說主所說;求主所求,作主所作,祂是我主。

不是自己努力掙扎,是主裡面動工,不是自己模倣基督,是主裡面長大。
主住裡面變化一切,愛主所愛,樂主所樂,憂主所憂,負主所負,主心我心。

不是自己想作甚麼,只願主旨成就,不是自己奢望甚麼,只願主話成全。
主住裡面實現一切,聽主所許,信主所許,愛主所許,望主所許,主話必成。

不與世人同負一軛,樂在主內同工,不是自己單獨追求,也愛彼此建立。
主住裡面聯絡一切,同心合意,恒切禱告,靈裡合一,愛裡同工,主內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