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8, 2008

以……進入新一年

經文:利未記23:23-43

引言——2008大步過去
年尾總是讓人有回顧、總結的過去想法。每一年的年尾,各大傳媒機構都會推出各式各樣的「大事回顧」,十大港聞回顧、世界大事回顧……。不少傳媒已經開設網站讓人投票。如果要你選舉十大新聞,不知道你會投票給哪十件新聞事件呢?

假如我們樂恩堂也搞一個「2008樂恩堂大事回顧」,你又會想起哪些事情呢?會不會是遷堂?720?暑期聖經班?AWANA?抑或剛剛過去的聖誕佈道會呢?

假如要你想一想,「2008年你自己個人生命的大事回顧」,你又會想起甚麼事情呢?你可能會將去年年底,或者今年年初的立志拿出來做一個對比,看看有多少是已經達到,有多少仍需努力的。不過,不管有多少目標還在懸空,不管有多少事情不在計劃之內卻耗費了你不少心力時間,還有三天半,2009年就要來到,在這一刻我們也得收拾心情,讓2008年好好地過去。

今日我選來的這一段利未記經文,是神吩咐以色列人在新年的時候要守的兩個節日。首先我們再看vv23-25。

I. 以省察進入新一年(23:23-25)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曉諭以色列人說:七月初一,你們要守為聖安息日,要吹角作記念,當有聖會。甚麼勞碌的工都不可做;要將火祭獻給耶和華。」

七月初一,在日曆上是一年的中間,為甚麼我會說是新年呢?原來按照以色列的地理,一年的第七個月是農業季節的結束,這個時候乾燥的夏季過去,再過多兩、三個月秋雨春雨就會開始來臨。所以七月初一就是猶太人的農曆初一,是新年。新年的這一日,他們要有的慶祝是吹角。祭司會吹響一隻羊角。一般來說,吹響號角的作用是召集以色列人。新年為甚麼要吹角?原來在七月初一吹角是要向全會眾宣佈,七月來臨了。以色列人要從這一天開始數算日子。因為這個月的第十日是贖罪日,以色列人要以儆醒的心來度過這一個重要的節日。角聲響起,就表示以色列人要數算著日子,要進入一個省察的時期。他們會在角聲吹響之後反省自己的生命、在過去一年得罪神的地方,或者過去一年與人關係不和的地方。

吹響角聲,就是提醒人要進入內心省察自己的生命。這個我們現代人都容易明白。儘管我們今天家家戶戶都有時鐘,但這並不表示我們可以掌握時間,很多時我們是被時間追趕著、鞭策著,半點不由人。然而,吹角卻是提醒百姓,忙夠了,是時候停下來想一想生命的問題了。今日上帝仍然吹角,不過因為我們被四周忙碌嘈雜的聲音籠罩,連角聲也聽不到,所以上帝用另外的方法喚起我們的注意。很多人說金融海嘯是神喚醒人的工具。對於你,神用甚麼方法喚起你的注意呢?身體健康、工作轉變、家庭狀況、人際關係的糾纏、情感挫折……是不是神的聲音已經響起了,你有沒有聽見呢?

{shofar}讓我們在這個一年將盡的時候,都聽見神的角聲,省察自己的生命,還有多少的執著、還有多少的怨恨、還有多少的傷痕在纏繞著你,在綑綁著你,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叫你與神之間出現攔阻,也讓你與人之間轇轕糾纏,以致你得不著釋放、得不著平安、得不著喜樂?

II. 以潔淨進入新一年(23:26-32)
角聲響起,以色列人要數算日子,因為這個月的第十日是贖罪日。

讓我們讀23:26-32「耶和華曉諭摩西說:七月初十是贖罪日;你們要守為聖會,並要刻苦己心,也要將火祭獻給耶和華。當這日,甚麼工都不可做;因為是贖罪日,要在耶和華你們的神面對贖罪。當這日凡不刻苦己心的,必從民中剪除。凡這日做甚麼工的,我必將他從民中除滅。你們甚麼工都不可做。這在你們一切的住處作為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你們要守這日為聖安息日,並要刻苦己心。從這月九日晚上到次日晚上,要守為安息日。」

贖罪日有兩件事要我們留意。第一是在這個日子,甚麼工都不可以做。贖罪日是唯一的一個日子,以色列人甚麼工都不可做。在其他的節期,或安息日,都只是不可以做勞碌的工,但在贖罪日就是甚麼工都不可做,意思可能是連基本生活需要的煮飯擔水也不可以。第二件事是:在這個節日,以色列人要刻苦己心。刻苦己心不是「苦瓜乾著面口」,不是故意做一些虐待自己的事情。「刻苦己心」在另一些聖經譯本的翻譯有「謙卑、刻己」的意思。這兩件事,在這段經文各自出現了三次,而且一旦違反這兩項,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在這一日,不可以做任何的工作,要謙卑刻己,做甚麼呢?要有聖會,要守為聖安息,意思是要完全的休息。安息、完全的休息,是否真的甚麼都不做,就只是躺在床上不起來呢?你知道聖經裡面的「安息」不是這個意思。尤其是這贖罪日。

根據利未記16章所記載,這個贖罪日在以色列人整年裡面是最重要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祭司一年一次要為自己、為全會眾在神面前贖罪。在利未記16:33-34這樣記載「那受膏、接續他父親承接聖職的祭司要穿上細麻布的聖衣,行贖罪之禮。他要在至聖所和會幕與壇行贖罪之禮,並要為眾祭司和會眾的百姓贖罪。這要作你們永遠的定例,就是因以色列人一切的罪,要一年一次為他們贖罪。」

說到罪,我們很容易想到一些越軌的行為,一些不合規矩的事情,或是一些違反聖經教導的做法。然而聖經裡面所講的罪卻不單只是這些。而贖罪日所贖的罪明顯地也不是一些實質的、特定的行為或事件。利未記記載了各個節期要如何獻祭,其中贖罪日的獻祭是最獨特的。在這一天,祭司要將當獻的牛羊獻上,然後將祭牲的血拿到至聖所去贖罪。平常的獻祭只是在會幕之內、在聖所外面做。贖罪日卻要進到會幕最深入的地方,就是至聖所和裡面的施恩座,祭司要在施恩座前為眾祭司、眾百姓贖罪。以色列人犯了甚麼事,要如此深入地贖罪呢?利未記16:16說:那個祭司要「因以色列人諸般的污穢、過犯,就是他們一切的罪愆,當這樣在聖所行贖罪之禮,並因會幕在他們污穢之中,也要照樣而行。」

贖罪日的獻祭是為潔淨以色列人「諸般的污穢、過犯……一切的罪愆」,即是所有的污穢、過犯和無心之失。所有。我們知道以色列人有許多潔淨的規矩,食物、疾病……許多的事物他們都要分別,免得沾染成為不潔淨。而獻祭就是為他們除去這些不潔淨,讓人與神之間不再有阻隔。

一年到晚哪有可能不沾染污穢?豈會不犯上一些無心之失?那是不是就要每一天誠惶誠恐地生活,驚怕得罪神、驚怕「不覺意」犯錯就招致神的憤怒呢?不用的。因為每一年的贖罪日,祭司就是要為到這些無心之失,為到這些污穢、過犯,獻上贖罪祭,使以色列人再得著潔淨。

在每一年的贖罪日,以色列人要從日常生活中停下來,謙卑、刻己、省察自己的生命。一些平常遺忘了的過犯、一些忙碌之中的無心之失、甚至一些有意無意之間沾染的污穢,上帝特地為以色列人設立這贖罪日,讓他們可以一筆勾消,每一年的開始,他們與神之間都可以沒有阻隔地重新開始。

今日,在主耶穌的救恩裡面,一年一次的贖罪日已經不再需要。因為主耶穌將自己獻上成為贖罪祭,為我們流血,洗淨我們的不義,我們與神之間透過耶穌就再無阻隔。假如牛羊的血一年一次獻上也能叫以色列人諸般的污穢、過犯、罪愆得到潔淨,基督一次獻上自己,豈不是足以叫我們坦然無懼的來到上帝施恩的寶座前,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嗎?

還有三天半,2008年就要過去,讓我們聽見神的角聲,省察自己的生命。基督已經為你贖罪,你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寶座前,就可以靠著主耶穌得到潔淨、得到赦免、得到拯救。

角聲已經響起了。{shofar}讓我們大步跨過2008年,無論途上有怎樣的風光,不要留戀、不要糾纏;因為有更美好的2009年在等著我們進去。

III. 以記念進入新一年(23:33-38)
讓我們一同讀利未記23章33-38節「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曉諭以色列人說:這七月十五日是住棚節,要在耶和華面前守這節七日。第一日當有聖會,甚麼勞碌的工都不可做。七日內要將火祭獻給耶和華。第八日當守聖會,要將火祭獻給耶和華。這是嚴肅會,甚麼勞碌的工都不可做。這是耶和華的節期,就是你們要宣告為聖會的節期;要將火祭、燔祭、素祭、祭物,並奠祭,各歸各日,獻給耶和華。這是在耶和華的安息日以外,又在你們的供物和所許的願,並甘心獻給耶和華的以外。」

吹響羊角之後,贖罪日之後,以色列人預備好迎接另一個節期,住棚節。住棚節是一個七日的節期。第一日是聖會,完了七日之後的那一日也有聖會,意思是百姓聚集,敬拜。根據民數記29章記載,這七日節期有規定每一天要獻上甚麼祭牲和供品。雖然這些經文可以讓我們看見住棚節是十分重要的節期,但是住棚節的重要卻不是在於要獻上多少的牛羊。住棚節的重要是住棚。在利未記23:42-43「你們要住在棚裡七日;凡以色列家的人都要住在棚裡,好叫你們世世代代知道,我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時候曾使他們住在棚裡。」

以色列人在住棚節的七日裡面要住在棚裡,是要他們記念他們出埃及的時候曾經住在棚裡。為甚麼他們出埃及時要住在棚裡?因為神帶領他們出埃及,離開一個被奴役的地方,是要帶領他們入迦南應許之地;不過在進入應許地之前,在曠野的路途上,他們要住在棚裡,日曬雨淋,沒有房屋可以遮風擋雨,有的是上帝一直與他們同在;在曠野的路途上,若遇敵人來攻擊,他們沒有城牆保護,有的是上帝一直與他們同行。經文說得很清楚,上帝說「我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時候,曾使他們住在棚裡」,是上帝使他們住在棚裡,不是逼於無奈,不是準備不足,而是上帝的帶領。

我們豈不是有著同樣的經驗?你還記得是上帝帶領我們出華都、入嘉運的嗎?彷彿很久很久之前的事,原來只不過是七個多月的事情。我們離開華都不是逼於無奈、不是準備不足,是神親自開路,甚至是神催著我們的腳步。5月4日我們在華都大合照、大搬遷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你有沒有忘記了呢?當天神怎樣為我們預備嘉運大廈,今天祂同樣為你的人生預備更穩妥的未來。

不錯,我們要跨過2008年,但是讓我們不忘記今年的經歷。無論是遷堂、是720、暑期聖經班、AWANA、抑或是紅虹佈道會、聖誕快樂佈道會,每一次我們經歷的是與神同工的喜樂、是看見神在適當時候供應分享嘉賓的奇妙、是領受聖靈貫串在我們中間,教導我們彼此相愛、互相支持、彼此體恤、互相服事的功課。讓我們不要忘記這一切,讓我們記念,記念神的恩典、記念神的帶領、記念神的同在、記念神的保守、記念神的供應。

可能你錯過了我所說的這些經歷,不過不要緊,前面仍然有無數我們可以一起走過的日子,前面仍然有無數我們可以一起經歷上帝的機會。但是讓我們不忘記今年、不忘記今天,不忘記上帝、不忘記你身邊的肢體。

IV. 以盼望進入新一年(23:39-43)
因為在前面,就是在我們將要進去的新一年,上帝已經為我們預備了豐富的恩惠。

讓我們一起讀利未記23:39-43「你們收藏了地的出產,就從七月十五日起,要守耶和華的節七日。第一日為聖安息;第八日也為聖安息。第一日要拿美好樹上的果子和棕樹上的枝子,與茂密樹的枝條並河旁的柳枝,在耶和華你們的神面前歡樂七日。每年七月間,要向耶和華守這節七日。這為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你們要住在棚裡七日;凡以色列家的人都要住在棚裡,好叫你們世世代代知道,我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時候曾使他們住在棚裡。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住棚節是一個年底結算的節期。收藏了地的出產,就是收割了大麥、小麥,摘完了葡萄、無花菓等等的一切之後。在這個日子,人很容易會埋頭在盤點結算之中。今年的收成怎樣呢?夠不夠明年食用呢?也許有一些甚至會想到,明年怎樣呢?雨水供應夠不夠呢?

然而,上帝吩咐,在這個時候,他們要守住棚節。

住棚節是怎樣守的?他們要拿美好樹上的果子、棕樹的枝子、茂密樹的枝條,還有河邊的柳枝,用來搭棚,住在其中。不單止這樣,他們還要在神面前歡樂七日。無論今年的收成怎樣,他們都要歡樂;無論對於明年的環境有多少的憂慮,他們都要歡樂。因為神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曾使他們住在棚裡。

住在棚裡除了天災人禍沒有保護之外,住在棚裡也是一無所有,身無長物的意思。這些用樹枝搭成的棚子,你不能夠帶著上路的,因為樹枝摘下來時間久了,會乾枯,即使他們在同一個地方停留,也得耐不耐再摘。何況以色列人有四十年之久在曠野上漂流,他們所住的棚也是要隨走隨搭的。我想像到好像那些睡天橋底的露宿者,無論他們要到哪裡,捲起被鋪就起行。這種「今日不知明日事」,如此沒有保障、沒有安全感的生活,沒有多少人會喜歡。可是上帝說「你們要在耶和華你們的神面前歡樂」。風調雨順、五穀豐收當然可以歡樂,但是假如今年收成不好呢?假如減薪、扣糧、裁員、倒閉就在眼前,如何可以歡樂?假如自己或者家人患病、婚姻亮起紅燈、感情出現問題、被心儀的對象拒絕、事業前路茫茫,如何可以歡樂?

2009年將會是怎樣?今日已經有許多人作出預告,明年將會是緊縮的一年。金融海嘯的影響主要在銀行金融業。接著當歐美經濟進一步緊縮,就會影響全球出口業,然後就是零售業、飲食業。這些都已經是路人皆知的現實,我也只是拾人牙慧而已,你可能比我更加清楚明白。

面對這樣的2009年我們如何可以在神面前歡樂?上帝吩咐以色列人說:你每一年要守這住棚節、你要記得我領你們出埃及的時候曾經使你住在棚內、你要記得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以色列人出埃及時根本就是一無所有,連搭棚用的那些樹枝都不屬於他們,但他們卻不用憂慮,搭棚用的樹枝他們只管隨手就可以摘到,日用的飲食,上帝親自供應。以色列人在曠野四十年,每一天食上帝供應的嗎哪,直到他們進入迦南吃到當地的出產為止。
以色列人憑甚麼可以無視農產收穫豐收或不足,仍然在神面前歡樂?因為耶和華是他們的神。「耶和華是他們的神」,意思是:耶和華上帝會負責他們的一切。他們只要信得過神。

結語——2009大膽進去
2008年將要過去了,你預備怎樣進入新的一年呢?

讓我們聽見神的角聲、省察自己。要放低的就放低了,不要將怨恨、傷痕帶到新一年去。要記得我們卻要記得,不要忘記上帝的恩典和同在、不要忘記上帝的帶領和供應。讓我們藉著基督坦然無懼的進入新一年,深信上帝施恩憐憫,賜下潔淨。讓我們懷著信心進入新的一年,因為無論明天的環境或順或逆,上帝都掌管一切;供應我們的所需。

Sunday, December 07, 2008

點頭的頑石


經文:使徒行傳10:1-11:18(15:6-17)

引言:頑石
記得上兩次與大家看過使徒行傳裡面兩個人物——保羅和腓利。今次我跟大家看另一個很重要的人物:彼得。彼得原名西門,「彼得」這名字是耶穌為他起的渾名,意思是「石頭」。約翰福音記載耶穌與彼得初相識不久已經為他起了這個名字,大概耶穌很快已經看出彼得的性情。

彼得的性情是怎樣的呢?我們讀福音書的時候都會發現彼得常常是第一個「反應」的:他會即時搶答問題、即時表態;你記得他是第一個搶著宣認耶穌是基督的。老師都很喜歡這些學生。

除此之外,彼得也是一個性情中人。你可記得,當耶穌要為門徒洗腳的時候,他怎樣回應?他跟耶穌說:「不行!你永不可洗我的腳!」耶穌說:「你不讓我為你洗腳,你就與我無分」,他即時就說「好啊,好啊,連手和頭也一起洗吧」。還有,當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被捉拿,彼得是第一時間拔刀反抗的。可見,彼得是一個感情強烈、愛恨分明的人,只是有時顯得不夠沉著。當然,我們也不會忘記他因為懼怕而三次不認主。不錯,彼得就是一個如此有血有肉的聖經人物,真真實實的一個人,與我們每個人一樣。

這一次,我們要看見彼得面對一個挑戰,也許都是我們每一個人要面對的挑戰。

讓我們看使徒行傳11:1-3「使徒和在猶太的眾弟兄聽說外邦人也領受了神的道。及至彼得上了耶路撒冷,那些奉割禮的門徒和他爭辯說:你進入未受割禮之人的家和他們一同吃飯了。」

究竟發生了甚麼事呢?原來彼得被人發現進了外邦人的家,還與他們一同吃飯。似乎這些奉割禮的人是向彼得大興問罪之師。是這麼大件事嗎?是的。真是很大件事的。我常常說一起吃飯是很重要的;一起吃飯就代表彼此相交、有來往。但是當時的猶太人是不會與外邦人有來往的,所以也不會與外邦人一起吃飯。在10:27彼得自己也說「猶太人和別國的人親近來往,本是不合例的」。這些奉割禮的猶太門徒就是覺得彼得做了一件不合規矩的事情,所以與他爭辯;其實是批評他、議論他。

那麼彼得自己怎樣看呢?

I. 彼得的異象(11:4-10; 10:9-16)
11:4「彼得就開口把這事挨次給他們講解」。面對這些猶太人的指控,彼得沒有直接反駁,他只是將事件的始末告訴這些人。11:5-10,彼得說:「我在約帕城裡禱告的時候,魂遊象外,看見異象,有一物降下,好像一塊大布,繫著四角,從天縋下,直來到我跟前。我定睛觀看,見內中有地上四足的牲畜和野獸、昆蟲,並天上的飛鳥。我且聽見有聲音向我說:彼得,起來,宰了吃!我說:主啊,這是不可的!凡俗而不潔的物,從來沒有入過我的口。第二次,有聲音從天上說: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這樣一連三次,就都收回天上去了。」

彼得沒有為自己分辯,他只是將事情的經過告訴他們。首先從他所見的異象說起。在異象裡面,彼得看見有一塊大布從天降下來,布裡面承著地上的走獸、昆蟲,和飛鳥。異象裡面又有聲音吩咐彼得,將這些走獸、昆蟲、飛鳥宰了吃。其實我們不知道那塊布包著的那些活物是甚麼。不過彼得定睛觀看之後卻是很斬釘截鐵的說:「不可以!」我們看見從前那個彼得又再出現:即時反應、即時回答、即時表態,立場鮮明。彼得對於這個異象的來源絕無疑問,這塊布和其上的活物是從天而降、是從神而來的,這個聲音也是從神而來的。不過這個從神而來的吩咐彼得卻很堅決地否定了。因為這個吩咐違背了他從小到大一直接受的教育。

在利未記裡面記載,猶太人需要在食物方面有很嚴格的分別。他們從小就要學習去分辨甚麼可以吃、甚麼不可以吃。當然我猜也不是每一個人都嚴格遵守,但彼得就肯定是了。

然而,彼得這個嚴格遵守的生活態度,在這個異象裡面遇上了挑戰。他知道這些活物和這把聲音是從神而來,卻是與他一直以來從神領受的教導不同。彼得斷然拒絕。這樣太過不合理了!彼得說「凡俗而不潔的物,從來沒有入過我的口。」他知道甚麼是聖潔、甚麼是不聖潔。他知道!然而那從天上來的聲音卻說:「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這句說話的意思是:「彼得,你要放棄你一直以來的觀念;上帝已經定下新的標準了,你也要跟著改變了。」對於彼得,這仍然是難以接受的,v10說「這樣一連三次,就都收回天上去了」。神吩咐了三次,彼得都沒有答應。彼得面對的挑戰是,要改變已有的觀念。這實在太難了,是不是?要接受「神有新的吩咐,與以前的不同」,這實在不容易。是嗎?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II. 兩個人的順服(11:11-12; 10:7-8, 17-23)
使徒行傳11:11-12「正當那時,有三個人站在我們所住的房門前,是從凱撒利亞差來見我的。聖靈吩咐我和他們同去,不要疑惑。同著我去的,還有這六位弟兄,我們都進了那人的家。」

這個過程,彼得在這裡說得很簡短。這三個人究竟是誰呢?為甚麼會來找彼得呢?在前面第10章就記載得較為詳細。10:7-8說:「向他說話的天使去後,哥尼流叫了兩個家人和常伺候他的一個虔誠兵來,把這事都述說給他們聽就打發他們往約帕去。」原來這三個人是一個叫做哥尼流的人差派來的。這個哥尼流聽了天使的吩咐,所以打發人來找彼得。

那麼彼得就這樣跟隨這幾個人去嗎?是外邦人哪!是「不合例」的啊。彼得也不是那麼隨便的。10:19-20說「彼得還在思想那異象的時候,聖靈向他說:有三個人來找你。起來,下去,和他們同往,不要疑惑,因為是我差他們來的。」假如按照平常的規矩,彼得必然不會去的;但是聖靈親自告訴彼得「是我差他們來的」。假如要弄清楚究竟是甚麼一回事才決定,彼得也是必然不會去的,因為當時彼得還在思想那異象;但是聖靈親自鼓勵他「不要疑惑」,所以彼得就去了。儘管還未知道發生甚麼事,但既然聖靈的吩咐這麼清楚,彼得就下去見這三個人,問他們來找他是為甚麼緣故。

然後這三個人就將哥尼流差派他們的過程告訴彼得;哥尼流是「蒙一位天使指示,叫他請你到他家裡去,聽你的話」(10:22)。於是彼得就與他們一同去凱撒利亞,要見這個哥尼流。

彼得去的時候是否已經知道此行的目的呢?似乎不是。當他見到哥尼流的時候,他還是問:「你們叫我來有甚麼意思呢?」哥尼流為甚麼要叫彼得來呢?似乎連他自己也不知道,在10:33,哥尼流對彼得說:「現今我們都在神面前,要聽主所吩咐你的一切話。」他只知道上帝叫他找一個叫做西門又叫做彼得的人來,有一些事情吩咐他,所以他就找彼得來。哥尼流這樣派人去請彼得來,也需要信心的。猶太人與外邦人不相往來,這是他們彼此都知道的;彼得很可能不來的。不過,哥尼流並沒有顧慮這一點,天使這樣吩咐,他就這樣去做。

你有沒有看見,當彼得還沒有知道是甚麼一回事,只因為聖靈說不要疑惑、聖靈叫他跟這三個人同往,他就去了。哥尼流也一樣,他也不知道是甚麼一回事,不過有一位天使指示他,他就派人去請彼得來。

彼得和哥尼流兩個人都不知道是甚麼事,但兩個人都願意順服神的吩咐,於是就成就了這一件美事。

不知道你可不可以容忍自己對事情不知道,但照樣跟從呢?還是你要掌握到一些資料,然後才決定去還是不去呢?近年有一些新興詞彙頗堪玩味,其中一個是「風險管理」。風險就是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但是人就想要管理它、駕馭它、掌握它、控制它。星期五晚上聽江師母分享信息,提到現在招募宣教士有一定的難度,現在的人計過算過:差會的支援夠不夠、教會的支持夠不夠、當地的情況如何、困難程度有多大……,在這許多計算之後,很多人都卻步、不敢承擔風險。也許不但在事奉,現代人計算風險,也包括在人際關係方面。我們與人建立關係,會計算一下受傷的風險有多高,我們會計算對方如何待我,我要怎樣回應……計過、算過,很多時我們寧可選擇退守自己的城堡,繼續面對越來越狹窄的生活圈子、容讓越來越空虛的心靈繼續枯乾。

不過哥尼流和彼得都選擇踏出一步。儘管他們不知道接著會發生甚麼事,儘管他們不知道大家的見面會是如何,他們都願意順服聖靈的吩咐。

III. 哥尼流的異象(11:13-14; 10:1-6, 24-33)
也許我們要先問一問:究竟哥尼流是甚麼人?為甚麼天使會向他顯現呢?第11章的經文沒有說。我們可以在10:1-6看見:「在凱撒利亞有一個人,名叫哥尼流,是意大利營的百夫長。他是個虔誠人,他和全家都敬畏神,多多賙濟百姓,常常禱告神。有一天,約在申初,他在異象中明明看見神的一個使者進去,到他那裡,說:哥尼流。哥尼流定睛看他,驚怕說:主啊,甚麼事呢?天使說:你的禱告和你的賙濟達到神面前,已蒙記念了。現在你當打發人往約帕去,請那稱呼彼得的西門來。他住在海邊一個硝皮匠西門的家裡,房子在海邊上。」

這個哥尼流是一個外邦人,我們知道了。他原來還是一個官,是意大利營的百夫長。不過這些都是次要了;最重要的是,原來他是一個虔誠的人,是一個敬畏神的人。為甚麼天使會向他顯現呢?天使說他的禱告和他的賙濟已經達到神面前、已蒙記念。簡單來說,哥尼流按著他所知道、他所能做到的來活出神的要求;神的要求是「在神面前的敬虔是看顧孤兒寡婦」,是與缺乏的人分享;哥尼流所做的,神是喜悅的。但這還不足以讓哥尼流得救。他需要認識耶穌的救恩。所以神差派天使來吩咐他要去找彼得。

我們看見在這裡有一顆心靈已經預備好接受福音,其實不止一顆,哥尼流的全家都敬畏神,他的部下之中也有虔誠的兵。在10:24記載,當彼得進入凱撒利亞,「哥尼流已經請了他的親屬密友等候他們」。哥尼流不單自己預備好領受神的吩咐,他把自己的親屬、好朋友都請了來,也許在哥尼流的影響底下,他身邊早已經有不少人對這位神心存敬畏。彼得的來到是神要滿足這些心靈。

在以賽亞書55:7,先知發出呼籲「當歸向我們的神,因為耶和華必廣行赦免。」另外在耶利米書29:13,神也應許「你們尋求我,若專心的尋求我,就必尋見。」透過彼得的宣講,神的赦免臨到哥尼流和他的親屬、好朋友。我們看見不是彼得去為神工作,而是神使用彼得來滿足這些追尋上帝的心靈,是神使用彼得來彰顯祂的信實。

我們教會出版的刊物《我們的故事》,這一期讓我最感動。我們介紹了幾位新來賓。他們分享是怎樣來樂恩堂的,有一些是朋友邀請來的,但有不少是在附近居住的,他們是看了宣傳的資料而來的。有一些是等候一家教會出現的,還有一些是神已經在他們心裡面撒了種,樂恩堂來到只是來收成的。是神自己預備人的心,根本不是我們做些甚麼,甚至不是我們可以周詳計劃甚麼。我們只能夠配合聖靈,被祂使用。

IV. 明白了(11:15-17; 10:34-48)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見上帝為彼得預備了哥尼流。在使徒行傳11:11,當彼得向那些奉割禮的門徒講解時,他說:「正當那時,有三個人站我們所住的房門前」,正當那塊大布和裡面那些地上的走獸、飛鳥被收回天上的時候,這三個人就出現了。彷彿「時間剛剛好」,然而我們知道,事情不是巧合、不是剛剛好,而是神自己親自的安排和預備。彼得向那些奉割禮的人講解事情的經過,他是從自己所見的異象開始的。但當我們看第10章的記載就看見,神一早已經開始作工。10:9記載,哥尼流領受了天使的吩咐、差派人去找彼得之後,「第二天,他們行路將近那城。彼得約在午正上房頂去禱告」,然後他才看見那異象。也就是說,在彼得領受神的吩咐之前一天,神已經差派天使向哥尼流說話,預備了哥尼流要與彼得見面。

為甚麼神要預備哥尼流與彼得見面?除了要哥尼流得著救恩之外,神同樣要造就彼得。神要拓展彼得的視野,讓他的生命改變。你還記得彼得對於異象裡面,神吩咐他起來將那些走獸、飛鳥宰了吃,彼得的反應是怎樣?他斷然拒絕:「不可以!」彼得知道甚麼是可以吃、甚麼是不可以吃;沒有誰可以改變他的想法。在11:10說「這樣一連三次,就都收回天上去了。」神吩咐了三次,他都拒絕;彷彿連上帝也不可以改變他的看法。

然後我們看見,當這三個人從凱撒利亞來到找他的時候,彼得似乎有些少明白了。10:28他對哥尼流說:「你們知道,猶太人和別國的人親近來往,本是不合例的。但神已經指示我,無論甚麼人,都不可看作俗而不潔淨的。我被請的時候,就不推辭而來」。彼得願意去凱撒利亞見哥尼流,已經是一個態度上的轉變,根據他自己所說,是聽了異象裡面神所說的這句話:「神所潔淨的,不可當作俗物」。

但神以為這還未足夠。祂要彼得親眼看見。我們一起讀10:44-48「彼得還說這話的時候,聖靈降在一切聽道的人身上,那些奉割禮、和彼得同來的信徒,見聖靈的恩賜也澆在外邦人身上,就都希奇;因聽見他們說方言,稱讚神為大。於是彼得說:這些人既受了聖靈,與我們一樣,誰能禁止用水給他們施洗呢?就吩咐奉耶穌基督的名給他們施洗。」聖靈親自向彼得見證神悅納外邦人,將他們歸在自己名下,使他們同蒙聖靈的恩賜。

事情發生的時候,彼得和其餘六位門徒都希奇;但當彼得向那些質詢他的猶太人複述這事,他已經有另一番更深的體會,11:15-17彼得說:「我一開講,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正像當初降在我們身上一樣。我就想起主的話說:約翰是用水施洗,但你們要受聖靈的洗。神既然給他們恩賜,像在我們信主耶穌基督的時候給了我們一樣;我是誰,能攔阻神呢?」

彼得在凱撒利亞見證聖靈降臨在哥尼流和他的親屬朋友身上,到他現在面對指控,時間上相距大概是一個星期吧,但很明顯,他已經明白了事情的始末。在11:15-17,彼得兩次比較聖靈在那些外邦人身上和聖靈在他們自己身上的工作——聖靈降在他們身上,和,神給他們恩賜。兩個比較得出了同一個結論,就是「一樣」。彼得終於看清楚,神對待外邦人,與對待祂的選民是一樣的,祂拯救祂的子民,祂一樣拯救外邦人。所以他才可以反問這些奉割禮的人:「我是誰,能攔阻神呢?」

而這一句「我是誰」就更見彼得的改變。起初,他知道甚麼是可以、甚麼是不可以,現在呢?「我是誰,能攔阻神呢?」意思是:「我不是誰,不能夠攔阻神」。神要決定甚麼是潔淨、甚麼是不潔淨,不是誰人可以反對的。神說要接納的,有誰可以說不可以?神已經將外邦人圈在聖潔的國度之中,誰可以說不!

當彼得說「我是誰」的時候,他是已經將過往建立起來的框框放下。神已經有新的標準,以前分辨潔淨和不潔淨的方法,現在不再有效,是時候彼得要拓展新的視野;聖靈已經有很清楚的帶領,彼得只需要跟從就可以了。

2008年,樂恩堂的主題是「拓張境界‧經歷新恩」。神已經拓張了我們的境界,不單在地點上的改變,神在我們事工的模式上也為我們拓展。

同樣是這一期《我們的故事》,你會看見我們在過去半年裡面走過多少全新的路:暑期聖經班、為佈道會上街派單張、在港鐵租用燈箱,還在各商舖張貼海報,這些是我們從前連想也不曾想過的。但上帝就為我們開了這些路。不錯,雖然一下子在半年裡面走過麼多新的路,難免有點吃不消,是時候坐下來做一些回顧、安靜、重新得力。然而經歷新恩是不容忽視的,是你不會忘懷的。

上帝為我們拓張境界,你有沒有跟隨?有沒有好像彼得那樣,調整自己的視野,來看見上帝的計劃,好去配合?

結語:何時點頭?
彼得說:「我是誰,能攔阻神呢?」這些奉割禮的猶太人是否滿意彼得的答案?

11:18「眾人聽見這話就不言語了,只歸榮耀與神,說;這樣看來,神也賜恩給外邦人,叫他們悔改得生命了。」這些奉割禮的猶太人是否滿意呢?或者我們得回去看一看11:1-2「使徒和在猶太的眾弟兄聽說外邦人也領受了神的道。及至彼得上了耶路撒冷,那些奉割禮的門徒和他爭辯。」

聽見外邦人也領受了神的道,使徒和在猶太的門徒竟然沒有一絲高興心情,沒有為到人能得著拯救而雀躍;只是第一時間針對彼得進入外邦人的家去吃飯。即使是到了最後,彼得解釋了,這些奉割禮的門徒似乎也沒有清晰地表示接納。他們只是沒有繼續針對彼得而已。

實際上,在骨子裡他們仍然未能放棄已有的框框。到使徒行傳15章,當外邦人信主越來越多的時候,猶太的門徒又起來質疑,15:1說:他們去教訓外邦的信徒「若不按摩西的規條受割禮,不能得救。」這樣的教導引起了很大的爭辯,當耶路撒冷教會對此莫衷一事的時候,彼得起來憶述第10章和11章這件事。15:7記載「辯論已經多了,彼得就起來,說:諸位弟兄,你們知道神早已在你們中間揀選了我,叫外邦人從我口中得聽福音之道,而且相信。……現在為甚麼試探神,要把我們祖宗和我們所不能負的軛放在門徒的頸項上呢?」事隔多年,奉割禮的猶太信徒仍然囿於律法,不能夠明白白白得著救恩的意義。

與這些猶太信徒不同,彼得因為願意跟隨聖靈的帶領,放開一直以來的觀點,就能夠經歷上帝。上帝為哥尼流預備彼得帶來救恩的信息,上帝也為彼得預備了哥尼流,讓他能夠開拓視野,生命改變,更深體會一切都在神的掌管之內,我們只須要順服祂的帶領。

今日同樣的挑戰放在我們面前。樂恩堂來到大角咀,我們可能也有一些既有的框框需要放棄,我們曾經領受的使命可能需要調整。

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張開眼睛看見聖靈的帶領。上帝早已經在這一區工作,祂為這個社區預備樂恩堂,祂同樣為樂恩堂預備這個社區。我們究竟要怎樣回應呢?是否要知道一切然後才行動呢?抑或儘管我們不知道,仍然可以見一步走一步來跟隨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