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07, 2013

歸回‧信靠

經文:以賽亞書 30: 1-33

引言
大家還記得上個月背誦的金句嗎?
「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曾如此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賽 30: 15)

不錯,那其實是我們今日講道經文的其中一句。不過不知道你有沒有留意,我們背的時候只是背了上半節。負責選金句的弟兄姊妹只叫我們背上半節,不知道是基於甚麼考慮的呢?可能是因為上半節比較容易背,也可能是因為這句是「金句」。「金句」有兩個特色,除了要讓人容易記得之外,還要是受用:「受」即是讓人感到舒服,聽得入耳,「受」;「用」呢,是容易引用,金句一出,一貼即用,止痕止痛。

而這節經文的下半節就沒有這個特色了。我們一起再讀一讀以賽亞書30章15節:「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曾如此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你們竟自不肯。」我們沒有背的那半節是「你們竟自不肯」,這半節做不成金句,為甚麼?因為它不受用:聽入耳中不好受,也沒有用處。實際上,這下半節經文的不受用,正是我們今日要看這章經文的重點。就讓我們看看這句金句、這章經文真正的意思是甚麼。

首先我們要看看經文的歷史背景。先知書的信息都是針對當時的實際處境的,我們知道當時的歷史就能夠明白先知要講的信息。

I. 經文的歷史背景(30: 1-7; 38:6)
根據以賽亞書 1: 1「當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作猶大王的時候,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得默示,論到猶大和耶路撒冷。」這幾位猶大王在位時的歷史背景,可以在列王紀下 15 至 21 章看到。我們在此也會選讀部分來約略了解一下。

(a) 歷史事件
以賽亞書 6: 1說:「當烏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神正式呼召以賽亞開展他的服侍。當時正值烏西雅王駕崩,王位傳給他的兒子約坦,列王紀這樣記載(王下 15: 32-36):「32以色列王利瑪利的兒子比加第二年,猶大王烏西雅的兒子約坦登基。33他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五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十六年。…… 34約坦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父親烏西雅一切所行的;……」

君王駕崩,在政治上是一個轉折時期,當然也是一個危險時期。所以我們看見亞蘭和以色列乘機有所行動(王下 15: 37-38):「37在那些日子,耶和華才使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比加去攻擊猶大。38約坦與他列祖同睡,葬在他祖大衛城他列祖的墳地裏。他兒子亞哈斯接續他作王。」先王駕崩,新君主皇位未穩,敵人乘機攻擊,而且不是短期的,我們在接着的列王紀繼續看見事情的發展(王下 16: 5-6):「5亞蘭王利汛和以色列王利瑪利的兒子比加上來攻打耶路撒冷,圍困亞哈斯,卻不能勝他。6當時亞蘭王利汛收回以拉他歸與亞蘭,將猶大人從以拉他趕出去。亞蘭人就來到以拉他,住在那裏,直到今日。」雖然說「圍困亞哈斯,卻不能勝他」,不過亞蘭都攻佔了一些地方,將猶大人趕了出去。

論國力,猶大一向是勢弱的,在約坦和亞哈斯的時候,北方的亞蘭和北國以色列組成聯盟,威脅猶大。以賽亞也記載了這件事(賽 7:2):「有人告訴大衛家說:『亞蘭與以法蓮已經同盟。』王的心和百姓的心就都跳動,好像林中的樹被風吹動一樣。」這個時候,神應許亞哈斯(賽 7: 4, 9):「你要謹慎安靜,不要因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這兩個冒煙的火把頭所發的烈怒害怕,也不要心裏膽怯。……六十五年之內,以法蓮必破壞,不再成為國民。」那一句著名的「必有童女懷孕生子」就是在這個時候出現。

不過,亞哈斯沒有理會神這個應許,他去向更遠的北方、一個更強大的帝國求助:(王下 16: 7-9)「7亞哈斯差遣使者去見亞述王提革拉毗列色,說:我是你的僕人、你的兒子。現在亞蘭王和以色列王攻擊我,求你來救我脫離他們的手。8亞哈斯將耶和華殿裏和王宮府庫裏所有的金銀都送給亞述王為禮物。9亞述王應允了他,就上去攻打大馬士革,將城攻取,殺了利汛,把居民擄到吉珥。」

然後,事情當然繼續發展。亞哈斯作王16年,之後希西家繼位。我們繼續看列王紀的記載(王下 18: 9-11):「9希西家王第四年,…… 亞述王撒縵以色上來圍困撒馬利亞;10過了三年就攻取了城。希西家第六年,…… 11亞述王將以色列人擄到亞述,把他們安置在哈臘與歌散的哈博河邊,並米底亞人的城邑」。果然正如神所預告,北國以色列被亞述所滅,人民被擄、分散在各地。

當然,強大的亞述不會就此滿足。(王下 18: 13-16)事隔十年,就在「13希西家王十四年,亞述王西拿基立上來攻擊猶大的一切堅固城,將城攻取。14猶大王希西家差人往拉吉去見亞述王,說:『我有罪了,求你離開我;凡你罰我的,我必承當。』於是亞述王罰猶大王希西家銀子三百他連得,金子三十他連得。15希西家就把耶和華殿裏和王宮府庫裏所有的銀子都給了他。……」

是不是交了賠款就可以太平呢?不是啊!這個亞述王兵不厭詐,收了錢卻不肯收兵(王下 18: 17-18)「17亞述王從拉吉差遣他珥探、拉伯撒利,和拉伯沙基率領大軍往耶路撒冷,到希西家王那裏去。他們上到耶路撒冷,就站在上池的水溝旁,在漂布地的大路上。18他們呼叫王的時候,就有希勒家的兒子家宰以利亞敬,並書記舍伯那和亞薩的兒子史官約亞,出來見他們。」就在那裏,這些亞述將領在耶路撒冷城外用猶大話宣戰、挑釁,同時間向城裏面的百姓勸降。在之後的列王紀下19章,我們會看見希西家怎樣向以賽亞尋求神的指引,又怎樣倚靠神得勝。
但事實是不是這樣呢?列王紀下18章記載亞述兵臨城下、向希西家宣戰的時候,亞述將領所說的話,讓我們看出端倪(王下 18: 19-21):「19拉伯沙基說:你們去告訴希西家說,亞述大王如此說:…… 你到底倚靠誰才背叛我呢?21看哪,你所倚靠的埃及是那壓傷的葦杖;人若靠這杖,就必刺透他的手。埃及王法老向一切倚靠他的人也是這樣。」有沒有看到希西家做了甚麼?他投靠埃及、背叛亞述。

我們嘗試重組案情。大概的情形可能是這樣:自從亞哈斯之後,亞述相繼攻取了亞蘭和北國以色列。之後亞述繼續南下想連猶大也吞併,但猶大(希西家)向亞述進貢投降。那知,在十年之內,希西家投靠埃及,背叛亞述,於是亞述出兵討伐,並且今次即使希西家賠款,也阻不了亞述的進軍。

(b) 先知的責備
說了這許多,那與今日所讀的以賽亞書有甚麼關係呢?讓我們一起讀以賽亞書 30: 1-7「1耶和華說:禍哉!這悖逆的兒女。他們同謀,卻不由於我,結盟,卻不由於我的靈,以致罪上加罪;2起身下埃及去,並沒有求問我;要靠法老的力量加添自己的力量,並投在埃及的蔭下。3所以,法老的力量必作你們的羞辱;投在埃及的蔭下,要為你們的慚愧。4他們的首領已在瑣安;他們的使臣到了哈內斯。5他們必因那不利於他們的民蒙羞。那民並非幫助,也非利益,只作羞恥凌辱。6論南方牲畜的默示:他們把財物馱在驢駒的脊背上,將寶物馱在駱駝的肉鞍上,經過艱難困苦之地,就是公獅、母獅、蝮蛇、火焰的飛龍之地,往那不利於他們的民那裏去。7埃及的幫助是徒然無益的;所以我稱她為『坐而不動的拉哈伯』。」

以賽亞書 30 章一開頭,先知正是指斥希西家和猶大人投靠埃及。對於他們與埃及聯盟,神怎樣說?「他們同謀,卻不由於我,結盟,卻不由於我的靈,…… 起身下埃及去,並沒有求問我」。他們從頭到尾都沒有尋求神的旨意、沒有與神商量:「不由於我、不由於我的靈、沒有求問我」。他們以為埃及可以幫助他們,於是就派出使節去與埃及結盟(v4);又將財物、寶物,長途跋涉、老遠的送去埃及,但實際上他們去求助的對象只會帶給他們羞辱。神稱埃及做「坐着不動的拉哈伯」,拉哈伯在希伯來神話故事裏面是海中的怪獸,專事興風作浪,帶來混亂、破壞神所設立的大自然秩序。但這時的埃及已經不再有能力有任何作為,她只是坐着不動,不但不能救助猶大,她自己也自身難保。但是猶大寧願倚靠埃及,也不肯歸回上帝那裏。我們禁不住會問:「為甚麼呢?」

也許我們得承認,在當時的局勢,投靠埃及是合理的、甚至是明智的決定,畢竟猶大這樣一個細小的國家,為求自保也無可厚非。然而問題在於,我們不可與世人相同,我們要有不同的眼光,要看見除了神以外,我們沒有其他的倚靠,沒有另外的拯救。即便是環境如何的不利,事情如何的不可能,我們仍然不可以用自己的智慧、用世人的方法來解決。更加不應該為了尋求保護而離棄那位本來是他們保障的神!

II. 你們竟自不肯(30: 8-17)
看過了猶大怎樣寧願投靠沒有能力幫助他們的埃及、也不願意歸回耶和華;下一個段落,我們會看見是怎樣的心態令他們這樣做。

(a) 百姓拒絕跟隨神的心意
我們先讀30: 8-14節「8現今你去,在他們面前將這話刻在版上,寫在書上,以便傳留後世,直到永永遠遠。9因為他們是悖逆的百姓、說謊的兒女,不肯聽從耶和華訓誨的兒女。10他們對先見說:不要望見不吉利的事,對先知說:不要向我們講正直的話;要向我們說柔和的話,言虛幻的事。11你們要離棄正道,偏離直路,不要在我們面前再提說以色列的聖者。12所以,以色列的聖者如此說:因為你們藐視這訓誨的話,倚賴欺壓和乖僻,以此為可靠的,13故此,這罪孽在你們身上,好像將要破裂凸出來的高牆,頃刻之間忽然坍塌;14要被打碎,好像把窰匠的瓦器打碎,毫不顧惜,甚至碎塊中找不到一片可用以從爐內取火,從池中舀水。」

在傳遞信息之前,神吩咐以賽亞要將所說的寫下。為甚麼?因為「他們是悖逆的百姓、說謊的兒女,不肯聽從耶和華訓誨的兒女」(v9)「說謊的兒女」原本的是「假的兒女」;他們是假的,因為真的兒女會聽從神的訓誨。當時那個世代的人卻不願意,所以神吩咐以賽亞將信息寫下來並不是為他們,而是為了「傳留後世」。就是當這個世代的人應驗了神所說的祝福或者咒詛之後,當將來的世代回顧民族的歷史,將以賽亞寫下來的信息對照之下,他們就知道上帝是信實的。

現在這個世代的人不願意聽從神,vv10-11 告訴我們他們有多悖逆:他們對先知說,「不要望見不吉利的事,不要向我們講正直的話」;v10他們叫先見「不要望見不吉利的事」,原本的意思是「他們叫先見不要看見」。百姓說:「不要看見異象,不要告訴我們上帝要顯示甚麼信息,不用向我們說甚麼是對、甚麼是錯」。只要「向我們說柔和的話,言虛幻的事」,「不中聽的不要說了,說一些好聽的吧!說一些虛的事情吧,不要那麼實在啊!」百姓根本不想聽,不想知道神的旨意是甚麼。他們對先知說:「你們要離棄正道,偏離直路,不要在我們面前再提說以色列的聖者」,他們叫先知「離開上帝吧,我們不要再聽到以色列的聖者這個名字啊!」百姓對先知說:「你不要跟我們再提上帝喇!」連上帝這個稱呼都不想聽到,為甚麼?

「因為已經決定了!」「不用問喇,上帝說的一定跟我們的想法不一樣,問來作甚麼!」或者是:「問甚麼呢,神有怎樣的看法有甚麼關係!決定了啦!」在 v12 神指責他們「藐視這訓誨的話,倚賴欺壓和乖僻,以此為可靠的」。不知道你會不會也是這樣?做決定之前,不會問神的心意,因為覺得神的意思總是與我的不同。甚至根本不理會神有怎樣的意思。自己的事由自己來管。這種心態是「偏行己路」。對於百姓這樣的心態,神說他們的遭遇將會好像牆垣倒塌得那麼突然,又會好像瓦器摔得粉碎那麼徹底。

這樣的悖逆,這樣斷然拒絕上帝引導的百姓,他們的遭遇又會是怎樣的呢?

(b) 結果是自討苦吃
我們繼續讀以賽亞書 30: 15-17「15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曾如此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你們竟自不肯。16你們卻說:不然,我們要騎馬奔走。所以你們必然奔走;又說:我們要騎飛快的牲口。所以追趕你們的,也必飛快。17一人叱喝,必令千人逃跑;五人叱喝,你們都必逃跑;以致剩下的,好像山頂的旗杆,岡上的大旗。」

上帝對祂的百姓發出呼籲:「歸回安息」,但他們不肯。為甚麼呢?為甚麼不肯呢?

「得救在乎歸回安息」,「歸回」意思是回轉,是悔改,是承認得罪神,就是承認自己沒有跟從神的心意、沒有倚靠神。「歸回」更重要的是決心不再偏行己路,不再自己做決定,不再自己選擇。「歸回安息」,悔改回轉,不再奔跑、不再張羅,安靜下來休息,就可以得救。

「得力在乎平靜安穩」,平靜安穩,在其他翻譯本裏面譯做「平靜信靠」。在「歸回安息‧平靜信靠」這句交叉平行的句子裏面,我們看見神呼籲祂的子民歸回,歸回來到信靠神。他們要真正的得救,不是投靠那不可靠的埃及,他們要真正的得力,也不是倚仗世人認為的能力。在v16讓我們看見他們倚靠甚麼,他們說:「我們要騎馬奔走」,又說「我們要騎飛快的牲口」。他們說我們要比人快、比人強,遇到更快更強的敵人要怎樣呢?「要提升實力、要進修、要增值。他們就是不肯安息、不肯平靜下來。詩篇 46:10「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唯有當我們從倚靠自己的心態回轉,安靜下來,回歸到相信上帝為我們成就大事,我們才會看得見上帝有多大的大能和祂的作為有多奇妙。你肯不肯呢?你會不會好像這些猶大百姓那樣「竟自不肯」呢?

他們不願意歸回、不願意信靠,結果是怎樣?vv16-17「16你們卻說:不然,我們要騎馬奔走。所以你們必然奔走;又說:我們要騎飛快的牲口。所以追趕你們的,也必飛快。17一人叱喝,必令千人逃跑;五人叱喝,你們都必逃跑;以致剩下的,好像山頂的旗杆,岡上的大旗。」結果是,他們越倚靠自己,他們所害怕的事情就越追上他們;他們想要比人快、敵人比他們更快;他們想要比人強,敵人比他們更強。他們原本是因為害怕亞述人的攻擊,所以投靠埃及,結果他們就是落在更強的敵人手中,到最後就好像山頂的旗杆、山岡上的大旗那樣,只剩下疏落的人口。我們不願意倚靠神、不願意尋求神的心意、不願意跟隨神的心意而行,結果很多時我們就正是落在我們最不想落入的處境之中,我們越是想靠自己的能力改變當前的際遇,就會越發現自己在困難中越踩越深,不能自拔。我們越是以為自己最知道自己的需要,越是以為自己為自己所選擇的是最好,我們就會發現到頭來我們正是落在最不堪、最難過,甚至是自己最害怕落到的處境。

神呼籲猶大百姓「得救在乎歸回安息;得力在乎平靜信靠」,他們為甚麼不肯?因為他們不相信。他們寧願相信那靠不住的埃及,也不願意相信這位曾經帶領他們出埃及、過紅海、入迦南的神。他們信不過神,他們信不過神的能力大過他們的敵人的能!他們信不過神的心意好得過自己的心意!他們以為自己最知道甚麼是最好,他們以為自己最可以為自己做選擇。到頭來,他們為自己選擇的正正是他們原本想逃避的。你會不會也是這樣?

III. 神等候施恩(30: 18-26)
對於百姓的悖逆,對於百姓的偏行己路,神有怎樣的回應?以賽亞書 30:18 說「耶和華必然等候,要施恩給你們;必然興起,好憐憫你們。因為耶和華是公平的神;凡等候他的都是有福的!」

聽見這一節經文,不知道會不會讓你詫異?神子民悖逆、不信、拒絕神的引導,神的回應是「等候」。當人不願意等候神、硬是要倚靠自己奔跑、倚靠外來勢力幫助的時候,神等候。神等候要施恩給你,你預備好接受沒有呢?幾時我們願意停下來,不再奔跑、不再憑自己的意思選擇道路、不再為自己打算,幾時我們願意仰望神、願意安靜、願意讓神做主、願意跟隨神的心意,神的恩典就臨到;神等着要施恩給你。當我們問神「要等到幾時?」可能神也正是問你「要等到幾時才等到你預備好呢?」「要等到幾時才等到你願意歸回信靠神呢?」

神等着要施恩給你。神要施的恩是怎樣的恩?

讓我們讀以賽亞書 30: 20-26「20主雖以艱難給你當餅,以困苦給你當水,你的教師卻不再隱藏;你眼必看見你的教師。21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22你雕刻偶像所包的銀子和鑄造偶像所鍍的金子,你要玷污,要拋棄,好像污穢之物,對偶像說:去吧!23你將種子撒在地裏,主必降雨在其上,並使地所出的糧肥美豐盛。到那時,你的牲畜必在寬闊的草場吃草。24耕地的牛和驢駒必吃加鹽的料;這料是用木杴和杈子揚淨的。25在大行殺戮的日子,高臺倒塌的時候,各高山岡陵必有川流河湧。26當耶和華纏裹他百姓的損處,醫治他民鞭傷的日子,月光必像日光,日光必加七倍,像七日的光一樣。」

餅和水是基本的生活需要;在我們仍然未懂得歸回信靠神之前,艱難和困苦是必須的;但是在這些艱難困苦之中,我們會看見神的帶領。神等着要施的恩典,首先是:當我們要做選擇、要決定前路怎樣走的時候,我們會知道自己是走對了。這一點其實我們不會陌生。當主耶穌在世的時候,祂應許要賜下聖靈,在我們心裏面成為我們的教師、引導我們明白真理,聖靈又要用祂微小的聲音引導我們走人生的道路。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當你知道那條路是神要你走的,那麼無論有多艱難,有多困苦,你總是可以繼續走下去的。也許這樣的經驗我們聽別人說的多,自己卻不一定有這樣的體會。會不會因為我們有太多的時候倚靠自以為聰明才智的世俗智慧,沒有聆聽聖靈的說話?會不會有太多的時候,我們倚靠自己亂衝亂撞、胡亂做決定,沒有尋求神的心意,沒有安靜等候神的引領?

神等候要施的恩典,第二是,祂要賜給他們豐盛的出產,還有神的醫治。這些原本正是猶大/以色列人拜巴力等偶像所尋求的。神說,到他們願意歸回信靠神的時候,他們不再需要拜偶像,因為神要賜給他們一切的豐盛,神要成為他們的供應者、親自滿足他們的需要。

神等候要施的恩典,第三是拯救。我們讀 vv30-33「30耶和華必使人聽他威嚴的聲音,又顯他降罰的膀臂和他怒中的忿恨,並吞滅的火焰與霹雷、暴風、冰雹。31亞述人必因耶和華的聲音驚惶;耶和華必用杖擊打他。32耶和華必將命定的杖加在他身上;每打一下,人必擊鼓彈琴。打仗的時候,耶和華必掄起手來,與他交戰。33原來陀斐特又深又寬,早已為王預備好了;其中堆的是火與許多木柴。耶和華的氣如一股硫磺火使他着起來。」神要將他們從即時的危險中拯救出來。這件事記載在列王紀下 19: 6-7, 15-37「6以賽亞對他們說:要這樣對你們的主人說,耶和華如此說:你聽見亞述王的僕人褻瀆我的話,不要懼怕。7我必驚動他的心,他要聽見風聲就歸回本地。我必使他在那裏倒在刀下。」vv35-37「35當夜,耶和華的使者出去,在亞述營中殺了十八萬五千人。清早有人起來,一看,都是死屍了。36亞述王西拿基立就拔營回去,住在尼尼微。37一日在他的神尼斯洛廟裏叩拜,他兒子亞得米勒和沙利色用刀殺了他,就逃到亞拉臘地。他兒子以撒哈頓接續他作王。」
我們常常以為這種拯救的神蹟只出現在聖經故事裏面,然而神實實在在的應許說:「因為耶和華是公平的神,凡等候他的都是有福的!」哥林多前書2: 9也激勵我們:「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問題是我們是否願意相信、願意等候神呢?

結語
我們去哪裏尋找幫助?我們是不是好像猶大百姓那樣寧願倚靠一些世人認為合理的幫助呢?v19 神應許:「你不要哭泣。主必因你哀求的聲音施恩給你;他聽見的時候就必應允你。」問題是,我們有沒有向神求?用多大的力度呢?有沒有哀求?哭求?抑或我們還是要自己作主?

我們是否信得過神?是否仍然要自己把持着自己的人生?

神對祂子民的呼喚「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信靠」,其實是呼籲他們悔改回轉,在心態上和在行為上重新回到相信、倚靠神之上。今日神也向你呼喚,你又肯不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