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24, 2022

如飛而去

 經文:  出埃及記31 – 18;詩篇90
(申命記
3: 2331 & 34章;民數記27: 12 

引言

「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詩90: 10)我廿幾歲讀這句經文的時候就想:如果攞七十和八十的中間數,當時我剛剛好過了頭三分一,可能當時是有點躊躇滿志的感覺。然後一眨眼,今日的我已經進入了最尾的三分一。時光飛逝,想停留耐些也不許。

如果將一生分為三部份,你在頭、中、尾哪個三分一呢? 

 

I.      將一生分三個階段

為甚麼要將一生分三份呢?其實我是從摩西生平得來的「靈感」。在使徒行傳第720 – 36,當司提反敘述以色列歷史的時候,他將摩西的一生概括地分了三個階段。

使徒行傳第720 – 22節:「20那時,摩西生下來,俊美非凡,在他父親家裏撫養了三個月。21他被丟棄的時候,法老的女兒拾了去,養為自己的兒子。22摩西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說話行事都有才能。」

摩西的第一個四十年,聖經裏面並沒有很多的敘述,只是說摩西被法老的女兒收為養子,彵「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說話行事都有才能」。我將這一個階段對比我們從出生到成長的一段學習階段。大概是我們正式投身社會之前的大中小學的學習時期吧。

接着是23 – 29節:「23他將到四十歲,心中起意去看望他的弟兄以色列人;24到了那裏,見他們一個人受冤屈,就護庇他,為那受欺壓的人報仇,打死了那埃及人。……29摩西……逃走了,寄居於米甸;在那裏生了兩個兒子。」 

摩西的第二個四十年是在米甸渡過。他因為殺了一個埃及人而逃亡到米甸。出埃及記216 – 22節詳細敘述他在那裏認識了一個米甸祭司,後來摩西留低了下來,而且娶了祭司的女兒西玻拉,還生下了兩個兒子。之後摩西就一直幫他的岳父牧羊。大概這是我們大部分人在人生第二個階段的經歷,投身工作、娶妻生子、成家立室。

接着是30 – 36節:「過了四十年,在西乃山的曠野,有一位天使從荊棘火焰中向摩西顯現。……有主的聲音說:我是你列祖的神,就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我要差你往埃及去。……這摩西……領百姓出來,在埃及,在紅海,在曠野,四十年間行了奇事神蹟。」 

進入第三個四十年,神呼召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進入應許之地。這一個階段是聖經裏面對摩西一生敘述得最詳細、最豐富的。從他回應神的呼召,到他回到埃及面對法老,然後帶領以色列人到西乃山與上主立約、領受誡命。之後因着百姓多次叛逆,最終上主命定出埃及的第一代以色列人必須死在曠野。而摩西由於沒有尊重神,最終他也不能夠進入應許之地,雖然他多次懇求,神也沒有答應。結果摩西就在曠野與百姓一起渡過了他人生最後那四十年。

聖經公整地將摩西生平分為了這三個四十年,當中應該有特別的意思,但這並不是今次證道的內容,這裏略過了。我只是想借用摩西生平的分段,來思想我們的一生。 

如果我們也將自己的人生分三個階段,你現在是在哪一個階段呢?仍在學習成長的階段嗎?抑或是成立家室、建基立業的階段呢?還是你已經,或者很快將要進入第三個階段呢?

 

II.    摩西對人生的領悟

今日很想跟大家看看摩西進入他人生第三個階段的經過。不過在此之前,我很想先跟大家看看摩西一生的完結。

很多人讀摩西的生平難免會為他感到不值。不是嗎?經歷了那麼多偉大的神蹟,為神付出了那麼多勞苦努力,為以色列百姓吃了那麼多苦頭,最終卻不能夠進入應許之地,只能遙望迦南輕嘆。然而聖經卻不是以成果來作結論的。即使神說,摩西因為在以色列百姓面前沒有尊重神而不能夠入迦南,但我們讀希伯來書35節,那裏仍然稱摩西是「在神的全家誠然盡忠」的。所以從始至終,摩西都是神所重用和悅納的僕人。 

事實上,從摩西晚年的說話我們更能夠看見,是否能夠進入迦南,對他來說已經不是那麼重要的一件事了。

詩篇90篇的標題係:神人摩西的祈禱。一些學者經過仔細比對,發現詩篇90篇的用字,與申命記32 – 33章的用字十分相近,可以相信詩篇90篇很大機會係摩西在他人生最後一段日子所寫的。我就嘗試從詩篇90篇了解一下摩西臨終的時候對人生有怎樣的感悟。

我們詩篇90篇大致分為四個段落(1-2節、3-6節、7-12節,和13-17節)。

 

(A)   1-2節 神的屬性

第一個段落是vv1-2

1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

2諸山未曾生出,地與世界你未曾造成,從亙古到永遠,你是神。 

大家讀第1節的時候你有甚麼感覺呢?我讀第1節的時候深深被感動。我們記得摩西的經歷,他從出生不久就開始寄人籬下的生活,儘管在成長階段的他作為法老女兒的養子、在王宮裏面,錦衣美食,榮華富貴,但他畢竟只是寄居在一個不屬於他的地方。

到他逃難去到米甸,他一直住在他岳父家中,始終是寄居的身份。我們可以將他和他的祖先雅各對比一下。雅各也是寄居在外父家中,為外父拉班看羊。但我們知道除了牧放他外父的羊,雅各也有屬於自己的羊群,而且漸漸地他的產業甚至超過他外父的。但摩西沒有,他一直都是牧養他岳父的羊群。他始終沒有自己的家業。 

後來就更甚。在他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後,儘管已經回到屬於自己的民族,他們卻變得居無定所。原本去應許之地只是 11日的行程,最後因為百姓的悖逆要在曠野漂流了四十年,摩西最後更死在曠野。

我們可以用「流離失所」來形容摩西的一生。可是在詩篇90篇劈頭第一句他就說:「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剛才說,我們常常為摩西感到不值,辛辛苦苦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卻被拒於迦南門外。很明顯摩西自己並沒有很大的苦澀。當然他曾經懇求上主網開一面,讓他進入迦南,上帝不答應的時候他也有遺憾。然而,在這裏我們卻看見他說出了他心中的領悟:上主才是他的居所。「居所」這個字有棲息處,和避難所的意思。整整一生都寄人籬下、居無定所的摩西,最後宣告說:上主世世代代作他的居所。

上主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不受時間地域限制。從太初從亙古,諸山大地還沒有成形,上帝已經在。也不在乎我們身處英美加澳或香港。無論你是居無定所,抑或你正住在一個不屬於你的地方,又或者你覺得現在這個地方已經變得不再是以前那個屬於你的地方……都不要緊,上主作我們的居所。這個宣告,從申命記3327節,「永生的神是你的居所」,一直到啟示錄213節:「神的帳幕在人間」,世世代代從古時直到永遠,上主都是與我們同在、與我們同往。我們的心在他裏面可以安穩,我們的靈在他那裏可以安息。

 

(B)   3-6節 人生短暫

在宣認過上主是我們永恆的居所之後,摩西轉而思想人生的短暫。詩篇903 – 6節:

3你使人歸於塵土,說:你們世人要歸回。

4在你看來,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的一更。

5你叫他們如水沖去;他們如睡一覺。早晨,他們如生長的草,

6早晨發芽生長,晚上割下枯乾。

摩西在v4用了一個很極端的例子來對比上主的永恆和人生的短暫。他用了「千年」來對比「昨日」和「夜間的一更」。在人看來很長的時間,在上主的眼中不過是剎那,就已經過去了。此外摩西又用了幾幅圖畫來描述人生的短暫,「如水沖去」、「如睡一覺」,「如生長的草,早晨發芽生長,晚上割下枯乾」。

剛剛過去的星期三是DSE放榜的日子。我想問在座沒有考過DSE的弟兄姊妹,你中學放榜是多久之前了?如果你是中學放榜的,那麼至少也有十年了,DSE2012年開始,也只有十年。「人生有幾多個十年?!」好幾個月前,有一日我忽然間跟自己說:終於明白甚麼叫做「白駒過隙」了。大家知不知道是形容甚麼的?知道的,你感覺到沒有呢?

但我們的日子並不是自自然然地過去的。在摩西的眼中,人生的短暫是上帝所命定的。v3「你使人歸於塵土,說:你們世人要歸回」;v5「你叫他們如水沖去;他們如睡一覺」。在歎息人生終歸有完結一刻的時候,摩西卻想到人生短暫是因為上帝使人歸回。然而這還不是結局,因為我們的肉體會歸於塵土,但是我們的靈要歸回賜靈的神。(傳12: 7)人生短暫是因為上主命定我們要歸回創造我們的主那裏。他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

 

(C)   7-12節 苦罪愁煩

人生除了短暫之外,還是在苦罪裏面不住的掙扎。我們繼續看詩篇907 – 12節:

7我們因你的怒氣而消滅,因你的忿怒而驚惶。

8你將我們的罪孽擺在你面前,將我們的隱惡擺在你面光之中。

9我們經過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歎息。

10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

11誰曉得你怒氣的權勢?誰按着你該受的敬畏曉得你的忿怒呢?

12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着智慧的心。

在這個段落裏面,摩西總共五次提及上帝的「怒氣」、「忿怒」、「震怒」、「怒氣的權勢」、「忿怒」。神是不是好像一個寵壞的小孩那樣只是無緣無故發脾氣呢?當然不是。摩西經過幾十年與以色列百姓一同在曠野生活,他深切體會上主的怒氣是緣於人的罪惡。在v8他說:「你將我們的罪孽擺在你面前,將我們的隱惡擺在你面光之中」。v11又說:「誰曉得你怒氣的權勢?誰按着你該受的敬畏曉得你的忿怒呢?」面對神的怒氣,人就只有「消滅」和「驚惶」。而在上主的震怒之中,人的年日只是好像「一聲歎息」。是不是以色列人特別悖逆,專頂撞神,所以上帝向他們發怒呢?不是的。這是人根本的罪性,從亞當、夏娃開始,人就不斷悖逆,不曉得按着神當受的來敬畏他。每一個人也是一樣。

摩西的另一個感慨是:「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v10)七、八十年的人生當中,有甚麼可以誇口?有甚麼值我們驕傲?那些我們以為值得誇口、值得驕傲的,都不過是勞苦愁煩!勞苦,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人無法擺脫的勞碌苦楚。愁煩,是指一切的心煩意亂、痛苦憂傷。然後一轉眼,一切都成為過去。我們一生的經歷都不過是苦、是罪。我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

慨嘆人生「又少又苦」之後,摩西將他的眼目轉向,祈求上主「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着智慧的心」(v12)。數算自己的日子,就是謹慎過每一天。要記得我們有一日要歸回,要提醒不要流戀不捨。

 

(D)   13-17節 仰望神的人生

承接着12節的轉向,進入最後一個段落,13 – 17節:

13耶和華啊,我們要等到幾時呢?求你轉回,為你的僕人後悔。

14求你使我們早早飽得你的慈愛,好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

15求你照着你使我們受苦的日子,和我們遭難的年歲,叫我們喜樂。

16願你的作為向你僕人顯現;願你的榮耀向他們子孫顯明。

17願主我們神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願你堅立我們手所做的工;我們手所做的工,願你堅立。

人的一生又少又苦,人要歸回,還要因着自己的罪面對上主的震怒,這可以怎樣呢?難道上主的心意就是叫人帶着苦罪、憂憂愁愁的離開人世嗎?「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和恩惠」,這是摩西真真實實體驗過的。所以他把握着這分恩典,向上主祈求。

第一、「求你轉回」,求上帝回心轉意,不將他的怒氣發出,不將他的震怒傾倒在我們身上。 

第二、「求你使我們早早飽得你的慈愛」。這裏的「早早」,除了有「盡快」的意思,也是在時間上的「早晨」。在以色列人的傳統,早晨往往是上主賜下恩典的時間。回應了v5「人生如草」,早晨是發芽生長的時間。求主盡快地,趁我們人生發芽生長的時候就施恩與我們,以致我們一生一世可以歡呼喜樂。

第三、「求你照着你使我們受苦的日子,和我們遭難的年歲,叫我們喜樂」,人生短暫,苦罪愁煩,求上主按我們受苦的日子有多長來使我們喜樂的日子就有多長。這是何等的恩典!也是何等的安慰! 

我們留意到摩西兩次向上主祈求恩典,以致人生有喜樂。我們不能夠否認我們的人生又短暫又充滿苦罪愁煩,然而主願意賜給我們喜樂,用來平衡心中的憂傷。

然後在16 – 17節,摩西總結這一篇詩。對比第3 – 12節所說的短暫、毀滅、歎息……摩西渴求上主的顯現,他渴求上主榮耀的彰顯。第17節,「願主我們神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榮美這個字其實有「美善、甜蜜、可喜悅」的意思,是形容愛情的甘甜,和深厚友誼的美麗。上主不單使我們歸回,在他裏面有平靜、安穩,他更是願意與人建立深厚感情,甚至甘甜的愛情關係。在這一份關係上面,摩西祈求上主堅立我們手所作的工。

 

III.   進入人生第三個階段(出3: 1-104: 10-17

綜觀整篇詩篇90篇,我們看不到摩西有絲毫的抱怨,也沒有一點苦澀。我們或者會為他感到不值,他卻從自身的經歷裏面整理出對人生的感悟。在又短又苦的人生,他有上主的深情厚愛。

是否可以進入迦南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上主才是他的永恆的居所。人生又短又苦不是人可以控制,但我們可以在上主的恩典裏面享受與主的一份甜蜜的關係。

我相信摩西的這些人生感悟,以至他對神的這些認識,與他在人生第三個階段的經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回來看看摩西怎樣進入他人生的第三個階段。 

剛才看使徒行傳730 – 36敘述摩西在米甸曠野見到荊棘被火燒卻燒不著,然後有主的聲音差遣他去埃及,將百姓領出來,到西乃山與神立約。

我們看看摩西對於神這個吩咐有怎樣的反應。經文是出埃及記31節至417節。在這一大段描述裏面,上帝充滿熱誠地宣告他如何看見以色列人受壓逼,如何體恤他們的困境,他要打發摩西去,又給了摩西許多肯定,應許要與他同在,又給他兩個神蹟作證據。但摩西的回應卻好像一個漏了氣的充氣人偶那樣:

311「摩西對神說:我是甚麼人,竟能去見法老,將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呢?」我只是一個看羊的,憑甚麼去見法老呢?
3
13「摩西對神說:我到以色列人那裏,對他們說:你們祖宗的神打發我到你們這裏來。他們若問我說:他叫甚麼名字?我要對他們說甚麼呢?」我不認識你啊,他們也不認識你……
4
1「摩西回答說:他們必不信我,也不聽我的話」冇用嘅,佢哋唔會信我……
4
10「摩西對耶和華說:主啊,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從你對僕人說話以後,也是這樣。我本是拙口笨舌的。」
最後在
413「摩西說,主啊,你願意打發誰,就打發誰去吧」。

你有沒有覺得奇怪,這個時候的摩西,與之前第一個階段的摩西有何等大的分別!我們記得第一個階段的摩西,他看見一個埃及人欺負以色列人就為以色列人出頭,甚至錯手殺了那埃及人。後來他見到兩個以色列人爭鬥,也挺身而出勸阻他們。但到了這個時候的摩西卻顯得那麼畏縮和怯懦。會不會是第二個階段的經歷導致的呢?

摩西人生的第二個階段在米甸的曠野放羊,在平平淡淡的日子之中,他是不是忘記了自己「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說話行事都有才能」呢?抑或在安穩之中,他的正義感,他為同胞所發的熱心,都隨之而消逝呢?

有趣的是,那個向法老宣告十災的審判,那個分開紅海,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的摩西,與這一刻對神諸多推搪的摩西又是判若兩人。是甚麼令他有這樣的改變?

在出埃及記4章當摩西說完「主啊,你願意打發誰,就打發誰去吧」之後,我們見到十分有趣的一幕。我們看見「耶和華向摩西發怒」,之後就吩咐他去找亞倫,與亞倫一起去見法老。上帝是不是勉強摩西呢?上帝會勉強人事奉他的嗎?

與其說上帝勉強摩西,我反而覺得上帝是認識摩西,更甚於摩西認識自己。在米甸四十年,摩西已經很習慣牧羊的生活,平淡但安穩。當上帝來邀請摩西與他同工,摩西本能地拒絕。但我們看見回到埃及的摩西,他所做的,他的表現,那是逼不來的。上帝知道這是真實的摩西,他仍然為自己的同胞有一顆熱心。而他在米甸的四十年又為自己加多了一份謙遜。上帝知道這個時候的摩西正好為他帶領以色列人去承受神的應許。

而摩西呢?在五次推搪之後,彷彿無奈地被上主差派。最終他卻因為這次的順服,而在人生最後一個階段經歷上帝最豐盛的祝福,世世代代被以色列人記念。

 

結語

今日我們的情況與摩西有些不同。假如摩西沒有回應上帝的呼召,他的人生就只有兩個階段:一個在埃及、一個在米甸。我們今日卻被安排了必然有三個階段,或者更多。就是當我們必須離開工作崗位的時候,或者當兒女要離巢的時候,我們自自然然地就進入人生第三個階段了。

也是與摩西不同,我們可以預備自己來進入第三個階段,不至於好像摩西那樣手足無措。

弟兄姊妹,「光陰如白駒過隙」,剎那間就過去了。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勞苦悉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在這又短又苦的人生裏面,你會不會願意尋求上主的帶領,好讓你的人生無論在哪一個階段都回應他呢?

 

回應詩:

《如飛的一生》

祢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我以一生尋求祢面。
時光不要跑,轉眼成空,誰可矝誇萬有在手中。

求教我數算我的日子,願我選上這不壞冠冕。
年日有多少,年華可老掉,如飛的一生當敬畏主。

神教我數算恩典日子,願信心堅壯,遵主旨意,
來讓我展翅,強如香柏樹,餘生侍奉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