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12, 2021

曠野的嗎哪

經文:出埃及記 1613 35

 

引言

弟兄姊妹,早晨!感謝神的恩典,也謝謝譚牧師給我機會,能夠在這裏跟大家分享神的話。好久沒有見了,感恩見到一些舊相識的面孔,更感恩有很多是我不認識的。好高興在基石與大家見面。大家好嗎?

「大家好」其實只是跟大家打招呼的一句。在疫情之下,可能不會有多好的。我教會在旺角附近,我自己住在大角咀,近幾個月、差不多一年裏面,這兩區都相繼出現了許多「吉鋪」。在這麼旺的地區出現很多「吉鋪」表示了經濟的下滑,以致打擊。我認識的人裏面,也有不少已經被退休、被辭職的,就算可以再返職場,收入也大減。疫情持續了一年多,不知道大家受到的影響有多大呢?

除了經濟,大家可有留意香港人口也出現了一些變化。過去了的禮拜一是中一派位放榜,大家當中有多少兒女是今年升中一的?聽說今年獲派第一志願的機會增加了,因為入學的人少了。去了哪裏呢?英、美、加拿大…… 都移民了。

我服事的教會,預計到今個月底,已經和將會離開香港的加起來超過十個家庭。另外也有一些已經計劃好今年年底或者明年會走了。當中有一些走得頗為倉猝,上機的時候還未計劃好到埗之後如何謀生。不知道基石的情況如何。或者大家認識的朋友裏面,有沒有多少打算移民的呢?

今日跟大家分享的也是一個移民和回應生活需要的故事。經文是出埃及記16章,當中描述的「天降嗎哪」的事蹟,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今日的信息,無論是離開的或留下的,盼望上主給也我們有提醒和幫助。

 

I. 拾取嗎哪的規例

我們先看出埃及記1613 – 1513到了晚上有鵪鶉飛來,遮滿了營。早晨在營四圍的地上有露水,14露水上升之後,不料,野地面上有如白霜的小圓物。15以色列人看見,不知道是甚麼,就彼此對問說,這是甚麼呢?摩西對他們說,這就是耶和華給你們吃的食物。」

耶和華賜下食物並不是新事。在創世記129就敘述上主將食物給人,「神說,看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所以,如果我們將天降嗎哪看為神蹟供應,那麼其實每一天我們吃進口裏的一切都是神蹟的供應。不是說努力工作就理所當然可以得到的啊。

那當然,嗎哪是與別不同的。在進一步去看嗎哪的不同之前,讓我們先了解發生了甚麼事情。v15摩西說,「這就是耶和華給你們吃的食物。」發生了甚麼事情呢?

(A) 事情的前因

在出埃及記161 – 12敘述以色列人離開埃及之後,大概一個月,來到以琳和西乃中間的一個曠野,在那裏,以色列人向摩西、亞倫發怨言,他們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下,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邊,吃得飽足。你們將我們領出來,到這曠野,是要叫這全會眾都餓死啊!」(12: 3)講到好似以前在埃及的日子很風光那樣。這節經文在其他譯本有少少不同,《新漢語》譯做:「那時候我們坐在肉鍋旁,吃餅吃到飽!」那時他們坐在肉鍋旁邊,不知道有沒有份吃肉,他們是吃餅吃到飽。

其實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日子不好過,埃及人叫他們做苦工,以致他們「覺得命苦」(1: 14)。上主聽到他們的哀聲,於是打發摩西帶領他們離開埃及。只是離開埃及之後以色列人的習性還沒有改變。出埃及記161 – 12 的這個段落,「怨言」這個字總共出現了七次,成為了這個段落的重點。事實上,出埃及只不過一個月,這次已是他們第三次向上主發怨言,而往後他們不時都因食物、食水、行路艱難等等原因向摩西、亞倫,甚至直接向上主發怨言。

為甚麼發怨言呢?我們平常為甚麼發怨言的?因為不滿意。

人生總有好多的事情不如人意,「落雨又濕立立,出太陽又熱辣辣,陰天又灰陰陰」。不滿意,或者有需要的時候要怎樣做呢?我相信大家是知道的,不是發埋怨,而是禱告。上主歡迎我們將我們的需要帶到祂跟前。祂曾經應許過,我們到施恩座,會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所以讓我們記着以色列人的故事,讓我們以謙卑順服的心來到主的跟前向祂傾心吐意,因為我們深信我們能夠經歷上主的奇妙和真實。

對於以色列人的怨言,上主對摩西說(6: 12):「我已經聽見以色列人的怨言,你告訴他們說,到黃昏的時候,你們要吃肉,早晨必有食物得飽。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於是(v13)「到了晚上有鵪鶉飛來……早晨在營四圍的地上……有如白霜的小圓物」,這些小圓物,「就是耶和華給你們吃的食物」(v15)。

他們說從前埃及坐在肉鍋旁。好吖,上主給他們有肉食;他們說從前吃餅得飽,上主也給他們有可以做餅的食物。即使他們態度有待改善,上主的憐憫看顧不變。事實上,在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過程中,上主一直忍耐,等候他們改變。我們每一個人跟從上主的起點都不同,上主按我們的本相接納我們、呼召我們,但並不表示我們就可以帶着原本的自己進入上主的同在。我們蒙拯救離開罪惡轄制的一刻,就好像以色列人離開埃及那樣,在天路的歷程上我們是一邊經歷上主的憐憫愛顧,一邊琢磨自己的心性。以色列人的怨言使他們一次又一次的惹怒上主,深願我們的「舊我」能夠被改變,以致我們能夠成為更貼近上主心意的子民。

(B) 拾取嗎哪的定例

剛才說,嗎哪與別不同。其中一個不同當然係:嗎哪從天而來,不需要經過耕種的過程。另一個同樣重要的不同是,食用嗎哪有很明確的規定。首先,「要按着各人的飯量,為帳棚裏的人按着人數收起來,各拿一俄梅珥」(v16),其次係「每天收每天的分……所收的,不許甚麼人留到早晨」(v4, v19),第三係「到第六天,他們要把所收進來的豫備好了,比每天所收的多一倍」(v5),最後,「第七天各人要住在自己的地方,不許甚麼人出去」(v29)。

為甚麼要有這些規例呢?164上主說:「我好試驗他們遵不遵我的法度」。上主說要試驗他們肯不肯聽話。大家讀這段經文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上主為甚麼要試驗他們?百姓的需要是很真實的呀,上主不是全心看顧百姓、供應他們的需要嗎?原來係要試驗他們的?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一點?我有呀!

我想到的係,上主要供應百姓的需要不難,要他們肯遵守主的法度卻不容易。不是嗎?v13:「到晚上有鵪鶉飛來」。原來每逢秋天鵪鶉就成群從北向南遷徙,到春天就會循原路飛回,往來的路線都經過西奈半島和紅海的範圍,正是以色列人當時的所在。鵪鶉體形細小,飛行這麼長距離需要借助風力。不過一旦遇到強風,就會打亂牠們的飛行路線,也會令牠們體力耗盡而跌落地上任人拾取。上主可以用這一個自然現象給以色列人在曠野有肉食。上主還可以無中生有地天降嗎哪,讓他們每一日都吃餅得飽。要供應每天的糧食有何難?

但是要以色列人遵守上主的法度,卻不是在上主的控制之中。不是上主不能夠控制,而是祂不願意。上主給人有自由意志,我們每一個都要自己選擇與否遵守上主的說話。而以色列人呢?v20「然而他們不聽摩西的話,內中有留到早晨的,就生蟲變臭了」,v27「第七天有人出去收,甚麼也找不着」。 

我又想了,為甚麼百姓不聽呢?可能第一日他們收取了當天的分量,但是不肯定第二日真係會有啊,於是留起一些,這都勉強算是情有可原。但是第二日、第三日……一直到第六日都有,那麼第七日都已經說了沒有了,為甚麼還要出去呢?我猜測,第七日出去的人可能是去看看「是不是真的沒有」。聽起來好像也是「人之常情」。但上主卻說「你們不肯守我的誡命和律法」(v28)。

他們去看看,想確認真係沒有,上主卻看出他們是「不肯」守祂的誡命。我想我們都明白這種心態,越說「不要」,越係心思思想試試。我們要知道這種心態在神的眼中不是好奇,而是「不肯」遵守。弟兄姊妹,我們要小心,上主說了「不要」的事,我們就不要做。如果我們去「試一試是不是真的不行」呢,那就是「不肯」遵守上主的說話了。我不知道有沒有誰,你也在這樣的試探之中呢?願聖靈光照提醒我們,時刻活在上主的說話之中。

 

II. 上主給百姓的試驗

那麼其實,上主要以色列人遵守的法度係唔係就只係幾時可以收取嗎哪,幾時唔可以收呢?究竟上主要百姓遵守的係甚麼呢?

(A) 安息日的重要

在出埃及記1621 – 30 這個段落都多次出現一個詞。就是「安息日/安息」,總共出現了六次。所以也很清楚,這個段落的重點係「安息」。

開始的時候說過,這個時候係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後第二個月,他們走到以琳和西乃中間的一個曠野。以琳係他們第一次因為沒有食水而發怨言,上帝給他們水以後,就帶領他們去以琳這個地方,那裏有十二股水泉,他們在那裏安營了一段時間。

西乃呢?西乃是他們第一個目的地。神呼召摩西的時候對他說:「我必與你同在,你將百姓從埃及領出來之後,你們必在這山上事奉我。這就是我打發你去的證據。」(出3: 12)但他們當時還沒有到西乃,只是在途中。就是說,在以色列人還未去到西乃與神立約,神已經預先頒下「安息日」的規例,教導他們要學的功課。所以,我們可以明白,「安息日」是何等重要了。

(B) 安息日的定例

那麼安息日是一條怎樣的規例呢?它究竟要求以色列人做甚麼呢?學甚麼呢?

1623 – 3023摩西對[會眾的官長]說,耶和華這樣說,明天是聖安息日,是向耶和華守的聖安息日,你們要烤的就烤了,要煮的煮了,所剩下的都留到早晨。24他們就照摩西的吩咐留到早晨,也不臭,裏頭也沒有蟲子。25摩西說,你們今日吃這個罷,因為今天是向耶和華守的安息日,你們在田野必找不着了。26六天可以收取,第七天乃是安息日,那一天必沒有了。…… 29你們看,耶和華既將安息日賜給你們,所以第六天他賜給你們兩天的食物,第七天各人要住在自己的地方,不許甚麼人出去。30於是百姓第七天安息了。」

讀這一段經文,大家有沒有留意,第七日有甚麼是與其餘六日不同的呢?很簡單是嗎?第七日沒有嗎哪,百姓都「不許」出去。第七日就算沒有嗎哪可以收取,也不會沒有吃的,因為在前一天已經收取兩倍了。

「百姓第七天安息了」,他們在第七日不需要為食物出去了。意思係,七日之中有一日不必為口奔馳,不必勞碌也有食物可以吃。對於在埃及曾經每日作苦工,使他們哀歎命苦的以色列人,現在有一日可以不用工作也得餅吃飽,這是何等不可思議的事!

每星期休息一天,今日我們已經太習慣了,甚至我們現在是一星期休息兩天,這樣反而使我們未必領會到第七日的與別不同。又或者我們很多時都傾向從負面來看神的律例。我們只著眼不准甚麼、不准甚麼,卻忘記了「不准」的背後有上主的美意。上主將安息日賜給以色列人,是讓他們體驗上主供應他們的需要,他們不必再為了揾食而放上所有時間。因為人生中還有更重要的事情。

在申命記82 – 3,當摩西回顧他們在曠野的經歷的時候這樣說:「你也要記念耶和華你的神在曠野引導你,這四十年是要苦煉你,試驗你,要知道你心內如何,肯守他的誡命不肯。他苦煉你,任你飢餓,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使你知道人活着,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裏所出的一切話。

我們需要食物,當然包括日常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行,但我們不是靠這些而活。如果好好地計劃,要維持基本的生活,需要的可能不多,人生中更重要的是「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

上帝說「人活着,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裏所出的一切話」。怎樣是「靠」呢?


III. 嗎哪神蹟的目的

出埃及記1632 – 3432摩西說,耶和華所吩咐的是這樣,要將一滿俄梅珥嗎哪留到世世代代,使後人可以看見我當日將你們領出埃及地,在曠野所給你們吃的食物。33摩西對亞倫說,你拿一個罐子,盛一滿俄梅珥嗎哪,存在耶和華面前,要留到世世代代。34耶和華怎樣吩咐摩西,亞倫就怎樣行,把嗎哪放在法櫃前存留。」與以色列人不同,「耶和華怎樣吩咐摩西,亞倫就怎樣行」(v34)。

在第16章的經文中,我們看見上主一而再的說天降嗎哪是有目的的。v4「好試驗他們遵不遵我的法度」,v12「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然後藉着摩西、亞倫給我們看見「上主怎樣吩咐,他們就怎樣行」的榜樣。於是門明白,「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就是遵守主的法度。

(A) 學習信靠

我相信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向耶和華守安息日」。

為甚麼「安息日」是那麼重要呢?剛才說vv1 – 12 的重點是以色列人的「怨言」。回應他們的怨言,上主不是單單供給他們的需用,而是教導他們「安息日」的功課。

遵守「安息日」要求以色列人要對上主有信心,相信神會在第六日賜下雙倍,以致他們第七日不用工作也有吃的。在「安息日」的條例之後,以色列人還有兩個更大的功課要學習。經文在利未記25章。第一是「安息年」。與安息日相若,安息年第七年也是不可耕種,但在第六年上主會給他們兩年的收成,以致他們在第七年有餘糧可吃。第二個更大的功課是「禧年」。禧年是七個七年之後的第五十年,也是不可以耕種的。也就是,他們在第七個安息年和接續的禧年,連續兩年都不可以耕種。他們必須相信上主會給他們有足夠的收成以致他們兩年不耕種也有糧食。

我們看見信心的功課都是這樣從小開始,慢慢經歷上主的信實,信心累積起來就能夠跨過更大的挑戰。所以,弟兄姊妹,如果你正在經歷信心的挑戰,我為你禱告,願主帶領你經過這一次的學習,能夠切實的經歷上主的真實和慈愛,以致你的信心越來越強,能夠預備好跨過未來更大的難關。我們知道難關是一定有的。

(B) 上主同在

除此之外,嗎哪這個神蹟,也見證着上主與祂的子民同在。v35「以色列人吃嗎哪共四十年,直到進了有人居住之地,就是迦南的境界。」大家記不記得以色列人為甚麼要在曠野四十年,之後才可以進入迦南嗎?

他們本來在出埃及的第二年二月,在西乃山與神立約之後就準備好進入迦南。(民1: 1)然而因為十二個探子之中十個向會眾報信說迦南的「民強壯,城邑也堅固寬大」,「他們好像巨人,我們好像螞蚱,一定不能夠打勝」。全會眾於是向摩西亞倫發怨言,甚至想另立首領帶他們回去埃及。雖然有約書亞和迦勒極力說「上帝必定將他們領進去」,也不能改變百姓的心。最終上主判定等那一代的人死在曠野之後,新一代以色列人才可以進去。於是他們在曠野漂流四十年。(民數記 13 – 14章)

可能我們讀到這樣的宣判,心裏面會以為上主厭棄了那一代的以色列人。然而事實卻不是那樣,那四十年裏面,上主仍然每一天降下嗎哪供應他們的需要。見證着,縱然他們不能夠進入應許之地,上主仍然與他們同在。

也許我們會以為這些以色列人進不了迦南就失去了上帝的應許、上帝的恩典。事實卻不然。在曠野裏他們仍然能夠回轉悔改,仍然能夠調整自己的心思,重新倚靠,即使入不了迦南,仍然能夠在曠野裏面親近神,有主的同在。

剛才說我教會有很多弟兄姊妹移民,我認識的人也有不少移民。與他們傾談時,當中或多或少都會說「不知道對不對」,驟然的離開了自己屬於的地方,但又似乎別無選擇。有一些走不了的,也自忖「選擇不走,是不是錯……」無論我們的選擇是甚麼,都不會改變上帝與我們同在的應許。無論我們在甚麼地方,也不會改變上帝要施恩予我們、無應我們的應許。

 

結語

一開始的時候講到疫情帶來經濟的困境,說到許多人因着各種原因而離開香港。不能夠離開的也可能感到無奈和無力。我不知道大家正在哪一種處境之中,然而今日的經文卻提醒我們,要學習信心的功課,無論我們在怎樣的境況之中,更重要的是,上主與我們同在,無論怎樣,祂都帶領我們走過。讓我們將信心放在上主的身上,讓我們活在神的話語裏面,倚靠上主的話而活。

我更祝願,經過這一輪低谷之後,我們更能夠見證上主的信實和奇妙。

 

回應詩:

《我知誰管着明天》

1. 我不知明天的道路,每一天只為主活。
我不借明天的太陽,因明天或許陰暗。
我不要為將來憂慮,因我信主的應許,
我今天要與主同行,因祂知前面如何。

2. 每一步越走越光明,像攀登黃金階梯,
每重擔越挑越輕省,每朵雲披上銀衣;
在那裡陽光常普照,在那裡沒有眼淚;
在美麗彩虹的盡頭,眾山嶺與天相連,

3. 我不知明天的道路,或遭遇生活苦楚;
但那位養活麻雀者,祂必然也看顧我,
祂是我旅途的良伴,或經過水火之災,
但救主必與我同在,祂寶血把我遮蓋。

副歌:有許多未來的事情,我現在不能識透,
   但我知誰管著明天;我也知誰牽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