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24, 2013

歸回:同蒙天召的群體

經文:彼得前書 2: 1-10

引言——我是誰?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 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你們從前算不得子民,現在卻作了 神的子民;從前未曾蒙憐恤,現在卻蒙了憐恤。」(彼得前書 2: 9-10),可能是彼得前書裏面我們最熟悉的經文。留心來看,我們會發現它其實是回答一條問題,一條「我是誰?」的問題。

「我是誰?」彼得寫這封信給他的讀者回答這個問題,那麼究竟彼得的讀者是甚麼人呢?讓我們先了解一下收信的群體。我們先看彼得前書 1: 1-2「耶穌基督的使徒彼得寫信給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細亞、庇推尼寄居的,就是照父神的先見被揀選,藉着聖靈得成聖潔,以致順服耶穌基督,又蒙他血所灑的人。願恩惠、平安多多地加給你們。」

經文提到的幾個地方是在小亞細亞一帶。彼得用了兩個動詞來形容收信的讀者:分散,和寄居。「分散」這個字可能是指到散住在這些地區的信徒。這個描述讓我們知道這些地區的信徒人數並不多,在當地的人中間顯得勢孤力弱。而「寄居」呢,可能是當時讀者的實際處境,也許他們原藉其他地方,因為某些原因來到小亞細亞居住;「寄居」同時也是描述他們只活在一個借來的空間,他們不屬於那裏,那裏的人也不把他們當作是自己人。

在這樣的處境之下,他們問:「我是誰?我的身份是甚麼?」

I. 離開過去
(A) 除去……(v1; 1:13-25)
讓我們看彼得前書 2: 1-3「所以,你們既除去一切的惡毒、詭詐,並假善、嫉妒,和一切毀謗的話,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你們若嘗過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

經文一開始用「所以」這一個連接詞,讓我們知道是承接着上面的段落。彼得在第 1 章一開始(v2)提醒他的讀者,他們是被神揀選的,並且藉耶穌基督的復活得到了重生。然後在 1: 22 他說:「你們既因順從真理,潔淨了自己的心,以致愛弟兄沒有虛假,就當從心裏彼此切實相愛。」接着的 1: 23-25 就說到,這種切實相愛,是信徒在真道裏面已經重生的生命所應有的。然後就來到 2: 1 的「所以」了。

「所以,你們既除去一切的惡毒、詭詐,並假善、嫉妒,和一切毀謗的話」。我們用心留意,就會發現這裏提到的幾項全都是對人際關係帶來破壞的。惡毒指到心裏面的惡意、詭詐就是說謊、假善是虛偽的表現;綜合來說就是外表良善,內心卻惡毒、是存心欺騙的。嫉妒呢?嫉妒是從心底的驕傲產生出一種對他人感到不抵得,覺得不以為然;毀謗就更是直接的中傷別人。所有這一切,無論只是心思意念,或是實際行動,都是摧毀群體之間的信任,直接損害信徒之間的彼此相愛。彼得說,這些都要除去。

有沒有呢?我們與弟兄姊妹之間的相處有沒有這樣的情況呢?我們是不是彼此切實的相愛呢?抑或是互不相干呢?甚至互相嫉妒,彼此以詭詐、假善來相待?面和心不和?你看我不順眼,我也唔妥你?甚至惡意中傷呢?

(B) 渴慕……(vv2-3)
彼得提醒我們:我們的信是「因順從真理,潔淨了自己的心」(1: 22)的,要「除去一切的惡毒、詭詐,並假善、嫉妒,和一切毀謗的話」的。不單止這樣,2: 2-3接着說「2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3你們若嘗過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

除去舊的生命裏面神不喜悅的惡毒之外,還要注入新生命的元素。彼得在這裏用了嬰孩吃奶的圖畫給我們一個鮮明的比喻。新生命應該是不斷成長的,就好像初生的嬰孩一樣。對於初生的嬰孩,奶是他們維持生命的唯一選擇。彼得用渴慕來形容一個BB想要飲奶的心思和態度。有沒有見過一個肚餓的BB飲奶?媽媽沖開奶粉、在搖奶樽的時候,他已經張開手要拿了;奶樽還沒有擺到咀邊已經張開了口,搶着的要來喝。彼得說,我們也應該有這種搶着的態度來渴慕靈奶、渴慕屬靈的餵養,渴慕在真道上成長。有沒有呢?我們有沒有這一種渴慕的心呢?我們對自己屬靈生命的成長花上多少時間和心思?神的道是我們維持屬靈生命唯一的選擇,但我們對神的話語有沒有這種渴慕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今日已經是6月尾二的星期日,我們還沒有出下一季主日學的課程。有沒有留意?可能我們自己有穩定的讀經、查經生活,或者在外面參加一些神學院的延伸課程、查經小組等等,所以沒有打算參加教會的成長課程,那也是好的。我盼望我們的主日學不用開班是因為大家已經有很認真的讀經、查經生活。可是,我在這裏請大家撫心自問,是不是這樣呢?抑或是我們覺得已經夠了,覺得自己對這個信仰認識夠了,覺得自己花的時間夠了。(每個星期返來崇拜兩個鐘、返埋小組又兩個組,有事奉可能又兩個鐘,差不多吧,算是對得起上帝了吧。)是不是這樣呢?讓我們撫心自問,我們對神的話語還有沒有渴慕呢?

彼得說,這一種渴慕,是當我們嘗過主恩的滋味就自然有的。假如今日我們發現自己對神話語的渴慕已經冷淡了下來,會不會,可能是我們是忘記了,忘記了主恩典的滋味,忘記了自己起初信主的熱誠,忘記了「我是誰?我的身份是甚麼?」

II. 歸入基督
(A) 主乃活石(vv4-6)
讓我們看彼得前書 2: 4-8「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棄的,卻是被神所揀選、所寶貴的。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作聖潔的祭司,藉着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因為經上說:『看哪,我把所揀選、所寶貴的房角石安放在錫安;信靠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所以,他在你們信的人就為寶貴,在那不信的人有話說:『匠人所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又說:『作了絆腳的石頭,跌人的磐石。』他們既然不順從,就在道理上絆跌(或譯:他們絆跌都因不順從道理);他們這樣絆跌也是預定的。」

「我是誰?我的身份是甚麼?」明顯的,從 v5 我們看見,彼得回答他們,說他們是歸入基督,成為活石。那是甚麼意思?讓我們先看看主作為活石是甚麼意思。

彼得在這裏使用活石的圖畫,並且引用了舊約先知和詩篇的幾處經文來解釋給我們知道,基督是神所揀選、所寶貴的,但卻是人所不能夠接受的。其實在馬太福音 21 章記載,主耶穌自己也曾經引用過這幾節經文來說明自己的身份。馬太福音 21: 42-45「耶穌說:經上寫着:匠人所棄的石頭,已經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這是主所作的,在我們眼中看為希奇。這經你們沒有念過嗎?所以我告訴你們,神的國必從你們奪去,賜給那能結果子的百姓。誰掉在這石頭上,必要跌碎;這石頭掉在誰的身上,就要把誰砸得稀爛。祭司長和法利賽人聽見他的比喻,就看他是指着他們說的。」當時耶穌是回應法利賽人對祂的質問「你憑甚麼權柄做這些事?你是誰?你是甚麼身份?」我們看見,當耶穌活出祂的身份的時候,是會引來敵人攻擊和責難,甚至因而被殺害的。

彼得前書的讀者正是面對着與主耶穌差不多的處境,他們也是為着信仰的緣故受到逼迫。我們看彼得前書 1: 6,彼得勸勉他們:「你們是大有喜樂;但如今,在百般試煉中暫時憂愁」,2: 12 又說:「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在鑒察的日子,歸榮耀給神。」主耶穌是神所揀選、所寶貴的,卻是匠人所棄的;而這一群歸入基督的讀者,也是神所揀選的,同樣也會被人嫌棄、遭遇逼迫。

「我是誰?我的身份是甚麼?」彼得提醒他們,他們是歸入基督,與祂一同承受被人厭棄,遭受逼迫的一群。

(B) 順從真理(vv6-8)
彼得前書 2: 6-8 讓我們看見一個對比。v8 說「他們既不順從,就在道理上絆跌」,有另一個譯法是說「他們絆跌都因不順從道理」。而這一群讀者呢?在 v6 說「信靠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在絆跌和不羞愧之間,在乎是不是順從、是不是信靠。原來順從與信靠是沒有分別的。事實上,從第 1 章已經看見彼得提醒我們順從神的重要。在 1: 2 他稱呼他的讀者是「照父神的先見被揀選,藉着聖靈得成聖潔,以致順服耶穌基督,又蒙他血所灑的」;在 1:14 他說「你們既作順命的兒女」,在 1:22 又說「你們既因順從真理,潔淨了自己的心」。在彼得的筆下,他的讀者對神的相信,與他們的順從是分不開的。在 1:21,他說「你們也因着他,信那叫他從死裏復活、又給他榮耀的神」,之後 v22 就說他們「既因順從真理,潔淨了自己的心」。可見相信和順從是分不開的。順從是甚麼一回事呢?讓我們留意經文裏面的順從並不是空泛的,特別是 2: 8,彼得提到絆跌的人是因為他們「不順從道理」。相反的,在 2: 2 他勉勵讀者要「渴慕純淨的靈奶」,在一些譯本譯作「渴慕神話語純淨的奶」。對比下來我們就明白,當人信靠耶穌,願意歸入基督,他就要在真道上渴慕神話語的餵養、追求成熟長進、順服真道。

「我是誰?我的身份是甚麼?」彼得提醒他們,他們是歸入基督,渴慕神話語、追求長進、順服真道的一群。

III. 成為子民
(A) 一個使命(vv9-10)
提醒過他們是歸入基督,與祂一同承受被人厭棄,遭受逼迫,又要渴慕神話語、順服真道之後,彼得就從正面回答他們的問題:「我是誰?我的身份是甚麼?」

讓我們一起看彼得前書 2: 9-10「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你們從前算不得子民,現在卻作了神的子民;從前未曾蒙憐恤,現在卻蒙了憐恤。」

雖然這裏好像提出了四個身份,但我們仔細留意,就會看見這裏四個描述都是指向同一個身份,就是神的子民。這幾個描述是引用出埃及記,是神對當時的以色列人的呼召。我們看出埃及記 19: 5-6,神說:「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神呼召以色列人從萬民當中分別出來,歸屬祂作祂的子民。另外在以賽亞書 43: 10「耶和華說,你們是我的見證,我所揀選的僕人」:神的子民被揀選,是為祂作見證。

所以我們在 2: 9 看見,彼得用了四個描述,讓他們思想自己的身份:被揀選的族類、有君尊的祭司、聖潔的國度、屬神的子民。但彼得同時讓他的讀者更進一步思想,他們不單止有神子民的身份,更重要的是他們有一個使命:「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就是在以賽亞書 43: 10 所說的作神的見證。

彼得希望他的讀者在一個異地寄居的情況下,不因為自己不屬於那裏,不因為自己的身份不確定而失去了目標。他提醒信徒:在經歷過神帶領我們出黑暗、進入光明之後,要宣揚祂的美德。這是神對祂的子民的心意。

事實是的。神對祂子民的心意,從舊約的以色列民到新約時期、到今日,都是不變的,就是宣揚神的美德。是我們不能夠忽略的。

其實彼得在第1章形容他的讀者是「散住」「寄居」的,這兩個詞語同樣可以用來形容我們。基督徒在世人中間生活,我們也是少數的、我們也是不屬世界的。今日,也許我們在工作的地方、在學校,甚至在家庭、在朋友中間,我們也會受到逼迫、受到排斥,會有試煉臨到。事實上,我們應該有的。彼得在 4: 4 說:「他們在這些事上,見你們不與他們同奔那放蕩無度的路,就以為怪,毀謗你們。」,彼得說:「不要以為奇怪,以為是遭遇非常的事」(4: 12);我們不再與世人有相同的生活方式,他們覺得怪,於是排斥我們、不接受我們,有逼迫、有試煉是正常的。正正就是這些逼迫、試煉,讓彼得的讀者掙扎,問「我是誰?我的身份是甚麼?」

我們會不會也曾經因為尋索自己的定位有過身份的掙扎?抑或,我們已經融入了世界的生活當中,沒有掙扎,沒有需要思索定位?在世寄居的日子,在一群與自己不同價值觀、不同人生方向的朋友、家人中間,我應該怎樣生活?「我是誰?我的身份是甚麼?」

(B) 也是活石(v5)
「我是誰?我的身份是甚麼?」彼得讓他的讀者看見他們有一個更重要的身份。讓我們回到彼得前書 2: 5「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作聖潔的祭司,藉着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

這一節經文承接着 2: 4「主乃活石」,主耶穌是房角石,是穩固的地基,我們在其上建造。「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這裏是一幅聖殿的圖畫。在 v6 引用的以賽亞書,神說:「我把所揀選、所寶貴的房角石安放在錫安」,彼得借用這節經文提到錫安,明顯地帶出主耶穌作為聖殿的隱喻。主耶穌在世時也曾經以自己的身體比作聖殿。我們看約翰福音2: 18-21。當耶穌潔淨聖殿、趕散那些做買賣的人的時候,猶太人問祂還顯甚麼神蹟給他們看,祂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猶太人便說:這殿是四十六年才造成的,你三日內就再建立起來嗎?但耶穌這話是以他的身體為殿。」

耶穌以祂的身體為聖殿。當彼得說「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他是告訴讀者,他們是繼承主,成為聖殿。我們成為聖殿,是被建造的;不是我們自己走在一起成為靈宮,我們在神的手中,就好像一塊石頭、活石,被連絡起來成為聖殿。聖殿是甚麼呢?我們被連絡、建造成為聖殿是甚麼意思,有甚麼作用呢?

剛才說,我們是承繼着主耶穌以自己的身體為聖殿。主的身體成為聖殿是甚麼意思呢?約翰福音 1: 14 約翰宣告:「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主耶穌成為聖殿,是彰顯神與人同在。今日我們成為活石、被建造成為聖殿,也就是繼續彰顯「神與人同在」。主的身體成為聖殿還有甚麼意思?在舊約時代,聖殿的功用是獻祭。在聖殿獻祭是人犯罪之後尋求與神復和的唯一途徑。聖殿就是人與神復和的地方。今日我們繼承主成為聖殿,也要繼續彰顯「神與人同在」。

聖殿的圖畫在舊約時候,和在主耶穌的身上,彰顯出「人與神復和」,和「神與人同在」。今日我們繼承主成為聖殿,很明顯,我們也要彰顯出「人與神復和」,和「神與人同在」的意義。但我們怎樣可以做得到呢?

我們怎樣可以做得到呢?我們就要回到彼得前書2: 9「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讓我們看清楚這四個描述:族類、祭司、國度、子民,中文翻譯可能給我們一個錯覺,其實這四個描述全都是指向群體性,而不是個人。彼得用這四個描述,來讓我們看清楚,我們被揀選不單是我們個人得救,我們還是被揀選、被連絡,成為一個群體。在這個群體裏面人可以與神復和,在這個群體裏面神要與人同在。

然而,這是不容易的。剛才,當我們看 2: 1-2 的時候,我們看見彼得特意的提醒他的讀者要「除去一切的惡毒、詭詐,並假善、嫉妒,和一切毀謗的話」,因為這些都是破壞群體的人際關係的,這些都是叫群體裏面失去信任、不能夠彼此相愛的。一個不能夠彼此相愛的群體又如何能夠與神復和呢?又如何能夠容納神同在呢?

結語
當日彼得的讀者由於生活在一個不信的社會,在掙扎裏面,他們問「我是誰?我的身份是甚麼?」今日,我們有沒有這樣的掙扎?

在彼得前書 2: 11 彼得再次提醒他的讀者,他們是客旅、是寄居的。今日讓我們也記得,我們也是客旅,我們在世只是寄居的。我們與彼得的讀者一樣地是活在一個不信的社會裏面,各種社會議題不斷衝擊着我們的信仰,我們若不能夠回到這個信仰群體裏面,切實的彼此相愛,一同活出「人與神復和」、「神與人同在」的身份,我們亦將會被世界文化所融化,最後失去我們基督徒的身份。

讓我們常常問自己這一個問題:我是誰?我的身份是甚麼?

回應詩
【教會獨一的根基】
1.教會獨一的根基,是主耶穌基督,她是主的新創作,從水與道而出,
 主從天上來尋她,作主聖潔新婦,甘願流自己寶血,捨身將她買贖。
2.教會雖召自萬邦,信徒卻成一體,同有救恩的憑證,一主一信一洗,
 同尊獨一的聖名,同享唯一天糧,同懷專一的盼望,同蒙恩愛無量。
3.教會歷盡了苦難,世人譏笑毀謗,內爭分裂她身體,異端叛道中傷,
 聖徒儆醒爭相問,黑夜到底多長?哭泣將變為歌唱,轉眼即見晨光。
4.教會在地卻聯合,真神三位一體,已享安息的聖徒,奧祕甜蜜團契;
 懇求主賜恩我們,能像快樂聖徒,同樣溫柔且謙虛,與主天上居住。

Sunday, June 02, 2013

歸回:生命的起點

經文:馬可福音 1: 14-20

引言
你信主已多少了呢?過20年?15年?10年?5年?

你還記得起初是怎樣信主的嗎?是不是在EBS的班上決志?抑或是在佈道會裏面決志?有沒有舉手、有沒有從座位上行出來?當時是甚麼驅使這樣的決定?是因為講員講得有理由、抑或是EBS個組長鍥而不捨,說服到你?還是當時分享見證的嘉賓講到你很感動?抑或無緣由地你就係覺得要信耶穌?(當時你應該未知道那叫做聖靈感動!)

我記得很多年前聽我母會一位姊妹分享,她說當她決志信主之後,她馬上一個人躲起來,仔細想清楚究竟自己做了一個甚麼決定。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我們決志,究竟是做了一個甚麼決定?

今日跟大家看的一段經文對許多人來說可能很熟悉,是耶穌呼召四個門徒的事蹟。我盼望從這個故事裏面,與大家一起回到信主的最初,讓我們重溫自己跟隨主耶穌的決定。

I. 跟隨的捨棄(1: 16-20)
馬可福音裏面只記載了三次耶穌呼召門徒的經過。這裏是其中兩次;第三次是在第 2 章,呼召稅吏利未。其他福音書也有記載耶穌呼召其他門徒的故事。而我們今次看的在其他幾卷福音書裏面都有約略相同的記載。

讓我們先看馬可福音 1: 16-20「耶穌順着加利利的海邊走,看見西門和西門的兄弟安得烈在海裏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他。耶穌稍往前走,又見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在船上補網。耶穌隨即招呼他們,他們就把父親西庇太和雇工人留在船上,跟從耶穌去了。」

(A) 捨棄主權
經文記載了兩個呼召經過。第 16-18 節記載耶穌最先呼召的是西門彼得和他的兄弟安得烈。從其他福音書我們知道是安得烈先從施洗約翰的介紹之下認識耶穌(約 1: 35-42),然後西門在一次捕魚的過程中認識耶穌的大能(路 5: 1-11),於是跟從。

然後第 19-20 節記載耶穌呼召雅各和約翰兩兄弟。他們與彼得、安得烈應該是認識的,有些時候還一起出海捕魚(路 5: 1-11)。

不過馬可沒有記載那許多枝節,耶穌呼召這兩對兄弟的過程好像很突然的;耶穌彷彿是偶然行到海邊、順便招呼這兩兄弟那樣。當然,我們知道那絕非偶然。

耶穌來到加利利已經不是偶然的了。加利利是一個甚麼地方?加利利是在猶大以北。加利利海其實是一個內陸湖,漁業豐富,供應整個地區的人日常食用。加利利也是一個猶太人與外邦人雜處的地方。為甚麼耶穌從這裏開始事工呢?可能因為施洗約翰在約但河附近工作,耶穌避免與他重疊;也可能因為這裏的猶太人慣於與外邦人相處,對於耶穌的教導會比較容易接受。

但是對於彼得、安得烈、雅各、約翰來說,耶穌在加利利開始祂事工的另一個原因,我相信是更重要。加利利一方面臨近加利利湖,另一方面也是土地肥沃,居民除了打魚的,也有從事農業、畜牧等行業。相對於耶路撒冷的宗教領袖,這裏的人不屬於精英階層。我們記得五旬節聖靈降臨之後,使徒們膽敢與宗教領袖對抗,當時的宗教領袖「見彼得、約翰的膽量,又看出他們原是沒有學問的小民,就希奇,認明他們是跟過耶穌的」(徒 4: 13)。可見彼得、約翰,應該包括安得烈和雅各,還有其他大部分使徒都不是受過高深教育的。但耶穌卻從他們身上開始祂的工作。我們看見耶穌特意來尋找他們、呼召他們的。就正如保羅在哥林多前書說:神揀選人,不是按照他們有多少的智慧、能力,是不是尊貴(林前 2: 26-27)。神揀選的,是世上愚拙的、軟弱的、卑賤的、被人厭惡的、無有的;目的是叫我們不是誇口自己的有多好,而是誇口神的恩典有多奇妙。不知道你有沒有試過,想到神的恩典的時候會想到「為甚麼是我?」抑或我們信主太久了,對於被神選上不再有特別的感恩了。

還有是,我們看這個故事時發現,幾位門徒在整個過程裏面都沒有說話。不是說他們沒有發言權,在路加和約翰福音我們看見他們與耶穌是有對話的,在這裏沒有記載而已。可能因為馬可的寫作風格要節奏明快,可以省下的就省下。亦可能因為馬可的寫作目的。馬可在 1 章 1 節宣告:「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不論我們如何解釋這一節經文,很清楚的一件事是,這卷書的中心是耶穌基督。而在這件呼召事件裏面,馬可沒有記載門徒的任何說話,目的正是要突出耶穌的聲音,祂說:「來跟從我」。

按當時猶太拉比的習慣,學生是自己挑選老師來跟隨的;他們會找一些名氣大的、學問高的,比較高下,然後決定要跟隨哪一個學習。我們看見也有一些人是這樣來找耶穌的。馬太記載有一次:「有一個文士來,對他說:夫子,你無論往哪裏去,我要跟從你。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太 8: 19-20)對於這一類自己來要跟隨的,耶穌不是太熱衷要招呼的。

相反地,有別於當時拉比的習慣,耶穌主動對門徒發出呼召。新約裏面任何一卷福音書都是這樣記載的。耶穌來到門徒的生活場景當中,彷彿突然出現,在當事人沒有太多心理準備之下,主的呼召就臨到。而作為被呼召的一方,門徒(或者我們)就要作出回應。

這裏這四位門徒給我們看見他們第一個捨棄。他們捨棄自己的主權來回應神。或者我們從另一件呼召事件可以做一個對比。在馬太福音 8: 21-22 記載:「有一個門徒對耶穌說:主啊,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耶穌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跟從我吧!」對於耶穌的呼召,這一個人的回應是:先等等,讓我先處理私人事務。

對比之下,我們看見門徒捨棄自己的主權,簡單直接的跟從耶穌。對於今日的我們來說實在不容易。並不是說我們不願意跟隨耶穌,可能我們很願意的,然而今日要我們做決定卻是「超難」。困難在我們知道太多,因而顧慮太多。當我們要做決定的時候,我們會想到很多可能性。同一個題目、同一件事在網上隨時可以找到成千上萬的資訊,一個轉頭又多了不知多少更新。事實是,我們以為掌握了最多資訊,決定錯誤的機會就最小。而這四位門徒讓我們看見的是,我們只需要放下自己作決定的主權,簡單直接的回應耶穌就可以了。

(B) 捨棄成就
接着我們看門徒的第二個捨棄。我們再看馬可福音 1: 16-18「耶穌順着加利利的海邊走,看見西門和西門的兄弟安得烈在海裏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他。」主耶穌首先呼召彼得和安得烈。他們正在海裏撒網;他們正在上班。主耶穌的呼召很多時都是當人在上班的時候臨到的;門徒之中除了這四位之外,還有稅吏利未(即是馬太)也是,舊約裏面摩西也是,你記得摩西是正在放羊的時候看見燒著的荊棘而被神呼召的。

神在人正在上班的時候發出呼召,回應的人要捨棄甚麼呢?我們看見彼得和安得烈兩兄弟「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他」。他們是打魚的,「捨網」代表他們捨棄他們的工作、事業。你可以想像那是怎樣的嗎?有沒有試過失業?沒有了工作,是沒有了甚麼?沒有了收入、沒有了穩定的生活、沒有了每天可以去的地方、沒有了一份自我的肯定、沒有了保障、沒有了安全感…… 你還可以臚列更多。失去工作的感覺,只有試過的人才明白。

當然,門徒的捨網是他們對耶穌的呼召作出主動的回應。他們自然知道自己的決定帶來怎樣的結果。至少我們知道有一些人正是因為放不下而未能夠作這樣的決定。譬如在馬可福音 10: 17-22,馬可記載一位年輕才俊,跑到耶穌跟前來,跪着問耶穌怎樣可以承受永生。當耶穌要他「去變賣所有的,分給窮人」然後「來跟從」祂,馬可描述這個人「聽見這話,臉上就變了色,憂憂愁愁地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

當神的呼召臨到的時候,我們心裏面會受感動、想回應,然而當想到要捨棄的可能超過我們所想像的時候,我們會考慮,然後可能會退縮。但彼得和安得烈在這裏展示了一種義無反顧的跟從。

(C) 捨棄安全感
門徒除了捨棄工作上的成就感、滿足感,除了捨棄安定的生活、甚至是生活的保障之外,還要捨棄甚麼呢?

我們再看馬可福音 1: 19-20「耶穌稍往前走,又見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在船上補網。耶穌隨即招呼他們,他們就把父親西庇太和雇工人留在船上,跟從耶穌去了。」

很明顯雅各和約翰的家境比彼得和安得烈好,他們家裏應該有不止一條船,所以需要雇請幫工。而雅各、約翰要捨棄的與彼得、安得烈的又不一樣。不是說,彼得和安得烈所捨棄的,雅各和約翰可以保留。而是每一個人要回應神的呼召,都有自己的捨棄。我們看看雅各、約翰捨棄的是甚麼。在第 20 節記載,耶穌向這兩兄弟發出的呼召與前面應該是沒有分別的,所以馬可沒有重複記載下來。事實上,主對人的呼召一直是一樣的。後面 2: 14 記載,「耶穌經過的時候,看見亞勒腓的兒子利未坐在稅關上,就對他說:你跟從我來。他就起來,跟從了耶穌」。或者在約翰福音 1: 43 記載,耶穌「遇見腓力,就對他說:來跟從我吧」。耶穌對每一個人的呼召都是一樣:「跟從祂」,每一個人回應的時候,就是按着自己的情況作出捨棄。v20 讓我們看見雅各和約翰的捨棄:他們「把父親西庇太和雇工人留在船上」。他們有沒有捨網呢?當然有,聖經明明寫着他們「在船上補網」,不過馬可要我們留意的是他們捨棄的比漁網、比一份工作、一個專業更重要的——他們捨棄他們的家庭。

我們剛才讀過的馬太福音 8: 21-22 記載那個「門徒對耶穌說:主啊,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耶穌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跟從我吧!」聽下來耶穌似乎很嚴苛,親人去世也不可以去處理後事!不是,當然不是。這個門徒的意思是:等到我沒有家庭的牽慮,之後就來跟從耶穌。但耶穌要的不是這種「剩餘的」跟從。

雅各、約翰捨棄的究竟是甚麼?家是甚麼呢?有一句說話我忘了在哪個時候、在哪裏看到,當時馬上寫下來,這句話是英文的:“Home is the place where when you have to go there, it has to take you in.” 翻譯做中文大概是:「家,是一處當你要去的時候,它必然讓你進去的地方。」不是說你有沒有帶鎖匙、能不能進去!而是說家人之間的接納。後來又在一本雜誌看到另一句:「回家,並不只因為能遮風避雨、吃飽穿暖;回家,是因為那裏有愛。」大概我們都知道,家並不單單是一個地方;家能夠給你愛、給你接納,是其他任何地方沒有的,家是你的歸屬。

這樣我們知道,雅各和約翰回應耶穌的呼召,捨棄的是那份被愛、被接納,和歸屬。被愛、被接納、歸屬,都是給人一種安全感,和一種腳踏實地感覺的。跟隨耶穌的要捨棄這種安全感。也許我們可以擴闊這個「家」的範圍到朋友的圈子。當我們回應耶穌呼召的時候,我們要捨棄的是在家人、朋友之間的被接納、被愛,和歸屬的安全感。

為甚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與他們會越來越不同,我們與他們之間的距離會越來越大,尤其是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價值觀之上。過去了的星期一,我在家食飯,有機會看八點鐘那齣劇。當晚的劇情講到一個媽媽擔心個兒子跟女朋友兩個人去旅行會發生甚麼事。這媽媽的朋友就勸她,大意是說:兩個人一起去旅行,當然是租一間房啦,難道租兩間咩?現在是這樣的。兩個人在一間房裏面,發生甚麼事都有可能的喇。他們都是成年人,用不着擔心。不要說兩個人去旅行必然是租一間房,就算是一大班朋友去旅行,當然是男女朋友一間房吶,要不是那好奇怪喲!現在是這樣的吧,是嗎?

可我告訴你,(我應該在這裏講過好多遍,再講多十遍我也是要告訴你):「上帝不喜歡這種做法;聖經裏面對於男女相處的教導不是這樣的。這種現在流行的價值觀、社會的人習以為常的做法,不符合聖經的教導。」如果你跟朋友去旅行,你可不可以堅持不跟男朋友(或者女朋友)一間房?如果你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堅持只肯與你一間房,那你怎樣?可不可以就決定不去?其他朋友要怎樣看?

或者在其他的事情上,當你的選擇和取向跟你的家人、朋友不一樣,甚至他們可能勉強你跟隨他們的做法,你是不是可以承受被他們排斥?你能不能堅持?

當我們忠誠地跟隨神,無可避免地我們會與未信主的家人、朋友距離越來越遠,因為我們的觀點會越來越不同、我們的做法他們會越來越不同意。雅各、約翰向我們示範了他們的捨棄。

然而,當人願意為跟從耶穌捨棄從家人、朋友而來的被愛、被接納、歸屬的安全感以後,主耶穌應許我們另一份歸屬的關係。在馬可福音 3: 35 記載主耶穌說:「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親了」。對於那些回應主耶穌呼召的人,神的應許是我們有新的家、有新的歸屬。當然這裏要留意的是「凡遵行神旨意的人」,那些自稱屬於神,但沒有遵行神旨意的不算。

II. 跟隨的得着(1: 17b)
回應耶穌的呼召,並不單單要捨棄,其實耶穌的呼召沒有要求我們捨棄,反而祂應許門徒會有得著。在馬可福音 1: 17 主耶穌這樣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

(A) 為誰辛苦為誰忙?
耶穌去到加利利找這些學識不多,只靠勞力的門徒,呼召他們跟從。剛才說了,門徒要捨棄他們的主權;其實沒有說完,現在繼續。

耶穌的呼召與當時的拉比很不一樣,不是門徒來尋找名師,而是耶穌主動尋找人。就正如約翰福音 15: 16 記載,耶穌說:「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說到耶穌揀選,又呼召來跟從,我們可能即時想到的是「要我做事情」。我有一個個人主觀的感覺,我覺得很多弟兄姊妹很怕「別人要他做事情」。自己感到有興趣的去作就 OK,被人要去做,總是有一種被逼的感覺。

但是,當我們說門徒回應耶穌的呼召是捨棄了自己主權的時候,他們其實同時間是選擇了以被動的方式來生活。意思是,他們不再為自己安排、為自己籌算,凡事都由得耶穌為他們預備。

是怎樣的呢?譬如在馬太福音 6 章記載,耶穌勸勉門徒:「不要憂慮說,吃甚麼?喝甚麼?穿甚麼?」(太 6: 25-34)因為神會為他們預備。又譬如在馬太福音 10: 18-20 ,耶穌預告跟隨祂的人會被交到公會受審,也要為祂的緣故「被送到諸侯君王面前,對他們和外邦人作見證」,然後耶穌提醒門徒,「不要思慮怎樣說話,或說甚麼話。到那時候,必賜給你們當說的話」,門徒不用預先想好要怎樣說話、怎樣回應,耶穌說,「乃是你們父的靈在你們裏頭說的」,到時就會被感動說合適的說話。

一旦當我們回應呼召,跟從耶穌之後,無論我們有怎樣的遭遇,我們都用不著為自己打算如何應付、如何度過,因為上帝為我們安排。不過可能這正是困難的所在,大部分人都不喜歡被安排。我這樣說可能要讓你更是猶豫,因為許多人會覺得「神為我安排的常常都是我不喜歡的」。但你起初相信耶穌的時候不是這樣想的!如果開始的時候你覺得上帝安排的都不是好東西,你不會相信祂的吧。那為甚麼到了今天,相信了這麼一段時間之後,反而有這種想法呢?會不會你只是對於一些還未發生的事情感到恐懼呢?我想起今個月的金句:「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 29: 11)這在乎我們是不是相信神的慈愛、相信祂是賜人盼望的神,還是我們好像那個又惡又懶的僕人那樣,認定神是殘忍的,「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呢?(太 25: 24)

耶穌說:「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約 15: 16)。我們被揀選、被呼召來跟從耶穌,沒錯是要做事情。不過我們要搞清楚是為誰而做。我們捨棄自己的主權,選擇跟從的是誰呢?保羅說:「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賜給我們嗎?」(羅 8: 32)我們跟從的就是這樣的一位神。一個首先為我們捨了自己的神,祂沒有留下一樣好處不給那些行動正直的人。你要不要跟從祂呢?

(B) 得人的魚夫(Fishers of men)
馬可福音 1: 17,耶穌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得人如得魚,在其他版本翻譯作 “Fishers of men”。他們以前是打魚的,從今之後他們要打甚麼喇?不是,不是。他們不是要打人。耶穌是說從今之後,他們的目標不一樣了。從前他們下網打魚,心裏想著的是三餐一宿,是想著如何改善生活,如何可以好好照顧家人。從今之後,他們想的不再是為了這些,而是為了得更多人。

最近在 facebook 看到一位弟兄姊妹的分享。我徵得他的同意在這裏說一說。他覺得自己工作了好久了。三年了!我不會感到奇怪。可能我們每一個人都曾經有這個感覺,不管你做了多久,多少年,可能只是幾個月,當一份工作不再可以讓你感到滿足、不再讓你覺得有意義,不再有令你留下來的原因,這種感覺自然就會出現。那是不是每當有這份感覺就辭工呢?也不一定的。重要的是,我們要搞清楚是「為誰辛苦為誰忙」之餘,我們要搞清楚為甚麼忙?忙甚麼?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分享,人生就好像一場競賽、一場賽跑,我們應該盡力跑;就好像跑手要跑贏其他人那樣,我們應該盡力生活。不過保羅提醒我們,在競賽場上跑贏,得到的只是今生的榮譽;但我們有永恆的桂冠等著我們去領取,他說:「所以,我奔跑不像無定向的;我鬥拳不像打空氣的。」(林前9: 24-26)

我初信主的時候聽過一首英文的福音民歌,歌名叫做“What are You Seeking?”可惜找不到 youtube 給大家聽。歌詞的意思大概是:「你在尋找甚麼?到哪裏去找呢?值得過的生活是在今生可以找到的嗎?還是我們只是盲目的尋找一些沒可能找到的東西?你在尋找甚麼?你會找到甚麼?是霎時的快感,還是真正的平安?」



你會不會也都正在尋找一種讓你覺得值得過的生活呢?你找到沒有呢?還是你好像這首詩歌所說的,只是盲目的找尋一些永遠找不到的東西?或者好像保羅所說,只是無定向的奔跑、打空氣的鬥拳呢?耶穌應許,我們跟從祂,祂要叫我們有真正的人生目標和方向,你還要到哪裏去找?

III. 跟隨的動力(1: 14-15)
你還記得你初信主、說你願意跟從耶穌的時候,是怎樣的?今日的你是怎樣的呢?是不是不知道在哪個時候開始變得無定向、打空氣了?還是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我們連基本的動力都在不知不覺之間慢慢地消失了。我們的信仰再不能夠承載我們的生活。在許多生活的艱難之中我們無力應付,在崎嶇不平的信仰路上我們蹣跚而行,甚至,你可能已經停了下來,在路旁喘息。

你現正是正在怎樣的狀況之下呢?

今天,主耶穌要再次向你發出呼召。

(A) 日期滿了
馬可福音 1: 14-15「約翰下監以後,耶穌來到加利利,宣傳神的福音,說: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

在馬可的記載裏,耶穌開始傳道的時候,第一句就說「日期滿了」,是一個完成的時間。日期滿了,時候到了。彷彿是一種長久等候的期待終於展現眼前。耶穌這個宣告並不是無緣無故的。日期/日子,一直是舊約時代,神的子民所熟悉的題目。神的日子,既是神審判的日子,同時也是神子民得拯救的日子。所以當耶穌出來傳道,宣告「日期滿了」,人們馬上明白祂所說的是神的日子,是審判的來到、也是拯救的來臨。

「日期滿了」對今日的我們有甚麼意義?也許我們可以很輕易指出今日社會的混亂無序,不公義、貪贓枉法的事情,我們可能會義憤填胸,至少多多少少會激起我們的不滿、牢騷。然而,舊約先知指出「神的日子」不單是指出社會的罪,先知更重要的是指出神子民離開神、得罪神的地方,呼籲他們回轉;所以先知宣講的既是審判也是拯救。

今日的情形是怎樣?我們會有怎樣的審判?我們又需要怎樣的拯救呢?事實上,對於神的日子,我們這個世代的基督徒並不是那麼敏感。畢竟,主耶穌升天、教會建立,到現在已經兩千年了。可能有人心底裏面不是真的相信祂會再回來。是不是我們也有意無意之間忘記了「日期已經滿了」呢?彼得後書 3: 9 提醒我們,神「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

假如我們將「日期滿了」重新放回我們的心上,那麼我們今天會不會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甚麼是重要、甚麼是不重要的優先次序會不會有不一樣?怎樣用我們的時間(怎樣用你的智能手機)又會不會有不同的考慮?

(B) 神的國
「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

在新約幾卷福音書裏面,只有馬可提到日期與神國臨降的關係。如果我問你「日期滿了」與「神的國近了」有甚麼關係,你會怎樣回答?我們可能很快會想到主再來,新天新地……等等。

然而在聖經裏面,「神的國」的意義是更闊的。約翰福音記載,當彼拉多審問耶穌的時候,耶穌回答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約 18: 36)神的國,在馬太福音稱做「天國」,不是指一個實質的政治實體、一個地域,或者一套政治制度。在馬太福音,主耶穌教導門徒的禱告:「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6: 10),讓我們看見神的國降臨就是神的旨意在地上被遵行的時候。

在撒母耳記,當以色列人要求立王的時候,神跟撒母耳說:「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不要我作他們的王。」(撒上 8: 7)後來耶利米又預告:當以色列人回歸之後,「萬國人因聽見我向這城所賜的福樂、所施的恩惠平安,就懼怕戰兢。」(耶 33: 9)神的心意原本是由祂自己親自管治百姓;當人將祂的旨意在地上實踐遵行的時候,祂的名字被傳揚、得著榮顯,列國都要被吸引來歸屬於這一位神。

不知道你初信耶穌的時候怎樣看神的國呢?是不是就是「上天堂」那麼簡單?還是你知道我們其實有另一份正職?我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 2: 9)讓我們今天重拾這一個身份,重新記得我們屬於神,叫找們的心就不再在世界流連。

(C) 悔改、信
「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

悔改、回轉,將心意改變,意思是以前是怎樣的,現在不再一樣了。悔改不單只是頭腦上的知識,悔改必須是行動的修正;正如保羅勸勉信主的以弗所人:「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弗 4: 28),是一個生命的轉向和更新。

悔改的一個最具體的行動就是「信福音」。信福音當然也不是知識的掌握和明白。信福音也是一個行動,一個選擇,一個將生命重新放置的決定。

昔日你決志相信耶穌的時候,你如何將生命重新放置?信主之前你人生的追求和嚮往是甚麼?信主之後有怎樣的改變?今天呢?在信仰的路上走了這些年日,今天你生命的重心是甚麼?是不是反而模糊了?偏差了?

結論
無論我們在信仰的路上走了多少年日,今日神的呼召再一次放在你面前:「來跟從我」。因為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現在正是重新立志回應神呼召的時候。

回應詩:
【跟隨我】
我聽復活主慈聲說:跟隨我,跟隨我,跟隨我,
懇切呼召整日不輟:跟隨我,跟隨我,跟隨我;
為你飽受痛苦憂傷,為你捨命十字架上,
苦杯親嘗,罪債代償,跟隨我,跟隨我,跟隨我
你罪雖多,我赦免你,跟隨我,跟隨我,跟隨我,
各樣罪惡,赦免到底,跟隨我,跟隨我,跟隨我;
一生一世我必同在,領你經過陸地洋海,
賜你天福直到萬代,跟隨我,跟隨我,跟隨我。

將憂慮帶到我腳前,跟隨我,跟隨我,跟隨我,
我要親自為祢承擔,跟隨我,跟隨我,跟隨我,
恐懼戰兢靠我懷間,便可安度一切艱難,
我要將你眼淚擦乾,跟隨我,跟隨我,跟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