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27, 2004

歸入基督

經文:羅馬書6:3-4
「豈不知我們這受浸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浸歸入祂的死嗎?所以,我們藉著浸禮歸入死,和祂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裏復活一樣。」

引言:碧咸兒子受洗
昨天讀報時讀到一則報導:碧咸的兩個兒子接受洗禮。不過這則消息不是放在宗教版,而是放在娛樂版。報紙上只是報導他們花了多少十萬英鎊來安排那個儀式、場面多麼豪華、他們為客人預備了甚麼食物、他們送甚麼禮物給客人留念;那報章上還報導了他們邀請了甚麼人出席、那些人的衣著如何性感暴露、來觀禮的人相互之間又如何地心存芥蒂‥‥。

我相信今天出席這個浸禮的親戚朋友、弟兄姊妹一定不是抱著「八卦」的心態而來,你不是想來看「靚人靚衫」的。你也不會在乎坐在前排的這幾位弟兄姊妹是否會請吃飯、是否會送你禮物留念。但我要問大家這一句:你今天來的目的是甚麼呢?「來看他受浸嘛。」對的,大家在座就是要看他們接受浸禮;不過,受浸有甚麼好看呢?

我今天選的經文當中用了幾個詞語來涵蓋了受浸的意思:死、埋葬、新生、復活。稍後進行的浸禮過程會將這些意思完全表達出來。出席的朋友當中,可能有一些不大喜歡聽到死、埋葬這些字眼,可是這些都是我們信仰的中心。而坐在前排的弟兄姊妹正是邀請你來觀看他們的信仰究竟是甚麼一回事。

一、歸入基督的死
聖經說:「豈不知我們這受浸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浸歸入祂的死嗎?」「受浸歸入祂的死」,意思是當稍後的浸禮開始,大家看著他們從這一邊的樓梯走下浸池,然後從那一邊的樓梯走出浸池,他們的身份就不同了。走下浸池之前的他們已經死了,從浸池走上來的他們已經有了不一樣的生命、有了不一樣的身份,他們是屬於基督的門徒了。歸入基督的意思是,他們將自己的主權交給耶穌,以後他們不屬於自己、是屬於耶穌的了,一切由耶穌「話是」了。

受浸是歸入耶穌的死,耶穌的死有甚麼特別呢?如果大家有看過電影《受難曲》的,大概會知道耶穌的死是祂經歷了內心的鬥爭,最後願意順服神的心意,死在十字架上。我們受浸歸入基督的死,就是願意與祂一樣、順服神的心意。

我們一直以來都是自己的主人,任何的決定都是跟隨自己的喜好而定;這是很普遍的心態,一般人都是這樣的。但當我們受浸歸入基督之後,我們就不再屬於自己,我們不可以繼續以自己的喜好來做決定,而是要看神喜歡我們怎樣。說到這裏,一些人可能感到害怕,「要看神喜歡我怎樣?祂會否要我做一些我不喜歡的事呢?祂會否要我過一些我不喜歡的生活方式呢?」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神一定不會要你做一些你不喜歡做的事情。神的心意不是要我們活得不快樂、不是要我們吃苦。但我們要尋求明白神喜歡我們怎樣生活,因為我們是已經屬於基督了。

二、與祂一同埋葬
聖經接著說:「我們藉著浸禮歸入祂的死,和祂一同埋葬」。埋葬與死是分不開的。按照大多數民族的習俗,人死了之後就會被埋葬。埋葬的行動是加強表明了死亡的真實;就是說,必須清楚證明那人真的死了才可以埋葬,而被埋葬的人就從此與世隔絕、不再受世界的影響。

受浸的過程也讓我們體會埋葬的經驗。剛才說受浸的人是從這一邊走下去、從那一邊走上來。但不是說他們只是單單的從浸池的這一邊走到那一邊;當他們走下浸池之後,他們的整個人會完全浸在水中一會兒,這個過程就好像一個人被埋葬,是一個表明完全死去的行動,也是一個與世界隔離的經驗。

所以當我們一旦進入浸禮,就是表示我們決心完全死去、與世隔離。所以這是一個嚴肅的決定。也許有一些人會想:「與世隔離豈不是要放棄現在的一切?工作、家庭、朋友‥‥。」當然不是,你看見我們這些已經受了浸的人還不是照樣有我們的工作、事業、朋友、家庭,我們還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嗜好和娛樂。被埋葬、與世隔離的意思是不被世界的價值觀影響。無可否認,我們活在世上很多時要考慮世人對我們的評價;我們不可能離群獨居的。不過,當我們決心完全死去、與世隔離的時候,我們就不再需要倚靠社會的標準來界定自己的身份。我們只需要看清楚神喜歡我怎樣生活就可以了。

三、新生的樣式
又來到這個話題:「要看清楚神喜歡我怎樣生活」。剛才已經說過,神不會要我們做一些我們不喜歡做的事情。那究竟受浸歸入基督的死,與祂一同埋葬、與世隔離,之後又怎樣呢?聖經繼續說:「我們藉著浸禮歸入死,和祂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

有一些人對於浸禮的觀念是:受浸之後就「入了教」,有一些事情就不可以再做,譬如不可以再「打麻雀」、不以再向祖先上香等等,這些都是是的。但聖經裏面給我們更重要的提醒是,我們受浸是表明自己已經屬於基督、要有新生的樣式,也就是說,要順服在神的標準底下,明白神的心意、按著新的方式來生活,行事為人要有新的態度。而這些新的生活方式和態度,不是短暫出現的、也不是假裝出來的,而是持續的、維持下去的。

這些新的生活方式和態度,我不在這裏多說,聖經裏面已經有很仔細的教導。我只想強調一點:當我們願意接受浸禮,不等於我們馬上就不會犯罪。我們受浸之後,是進入信仰生活的一個新里程;我們願意藉著浸禮歸入基督的死、與祂一同埋葬,是叫我們以新的態度過每一天、拒絕讓自己繼續犯罪,向引誘和試探 "say NO"。

受浸不是好像一般人所想的:拿了 "Passport"、入天堂通行無阻,也不是好像另一些所想的:結婚可以「行教堂」、兒女可以較容易入讀教會學校。不是的!受浸是讓我們清楚地表達我們願意用新的方式、新的態度來生活:從前所做不好的、不合神心意的事情,以後不再做了。受浸是表明我們願意按照神的標準來生活。

四、眾人的見證
說了這許多浸禮的意義,歸入基督的死、與祂一同埋葬、有新生的樣式,又要按照神的標準、明白神喜歡我們怎樣來生活。這些對於我們在座的家人、朋友,有甚麼意義呢?他們邀請你來看他們受浸,又有甚麼目的呢?

正如我剛才說,浸禮對於一個相信耶穌的人來說,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他們決定要與基督同死、同埋葬,他們願意將自己的主權交給耶穌,從此以神的標準、以新的態度來生活。邀請你今天出席的那一位基督徒,他已經在心裏面做了這個如此重要的決定,他邀請你來就是要請你為他作見證人。所以你今天的到來也是很重要的;不因為你帶來了禮物、鮮花,乃是因為你見證著他們將自己交給耶穌。

就像我們去觀看別人的婚禮,見證一對男女將自己交給對方一樣,浸禮同樣是一個這麼重要的決定,我們見證他們將自己交給耶穌。而作為見證人,我們要負起一些責任。在見證他們宣告願意受浸歸入基督之後,我們要常常提醒他們:要離開以前的生活方式、要放棄不良的習慣、要拒絕讓自己繼續犯罪。我們也要提醒他們:不再需要倚靠社會的標準來界定他們的身份,他們只需要活在神的心意之中就夠了。

五、個人的立約
對於將要接受浸禮的這幾位弟兄姊妹,我們相信你邀請你的家人、朋友來觀禮也有這樣的心意。你願意讓他們見證著你作出這個重要的決定,你也期望他們會對你常常提點。但我相信,你邀請他們出席有另外也是很重要的原因,那是因為你感到這是一個快樂的時刻,值得與家人、朋友、弟兄姊妹一同分享。

儘管浸禮是嚴肅的,但同時也是使人興奮快樂的。你可能等了一段不短的日子,終於時機成熟了;你也可能在信仰的路上兜兜轉轉了好幾年,終於下定決心了。無論如何,我為你高興、為你興奮。2004年12月26日,你正式歸入基督了。從此你有一個新的身份,是歸在基督的名下、屬於基督的人;從此你要拒絕讓自己繼續犯罪、從此你要明白神喜歡你怎樣生活、從此你要努力活在神的心意之中了。

結語:信仰長跑
信仰的路就好像一場長途賽跑,從決志那一刻開始起步,浸禮只是其中一個 check point;前面尚有漫長的路程,需要旁邊的弟兄姊妹、家人、朋友的不斷提醒和鼓勵。但要能夠跑到終點,最關鍵的始終是每一個跑的人,自己要努力不倦、堅持不懈。讓我們以此來彼此勉勵。

Monday, December 20, 2004

誰主浮沉

經文:歷代志下36:11-23;耶利米書29:10-14

引言:多此一卷
在舊約裏面,我們一般都把約書亞記後面的幾卷書統稱為「歷史書」。在之前的幾次,我跟大家從約書亞記開始看,今天我們來到歷代志。我們讀歷代志的時候會發現歷代志跟列王記的經文很相似,都是有很多君王的名字、都是記載很多的戰爭、先知‥‥。甚至我們可以發現有一些經文在兩卷書裏面是一模一樣的,就好像是互相抄襲。這就使我們不禁是要問:既然已經有列王記了,再多這一卷歷代志,是否「多餘」的呢?當然,你知道沒有一卷聖經是「多餘」的,讓我們看看歷代志給我們怎樣的信息。

記得上一次跟大家看列王記下的時候,我們看過了北國以色列的滅亡,今天我們看歷代志,就要看到南國猶大的衰亡,記載在歷代志下36:11-23,也是整卷歷代志的最後一個段落。

一、猶大的衰亡(代下36:11-21)
經文的vv11-21記載了猶大最後一位君王西底家在位時的情況。

1. 猶大的罪(vv11-16)
首先在vv11-16這幾節經文裏面,我們看見猶大為甚麼落在亡國的景況之中。一直以來,聖經不斷指出以色列人亡國是因他們「沒有謹守遵行耶和華的誡命、律例、典章,沒有看重與神的關係」,然而在歷代志這一段經文我們沒有看見這些指控。歷代志的作者分別指出猶大最後的君王西底家的罪,和眾祭司長、百姓的罪,幫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思想。

a.西底家的罪
西底家的罪是甚麼呢?vv11-13這樣說:「西底家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一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一年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先知耶利米以耶和華的話勸他,他仍不在耶利米面前自卑。尼布甲尼撒曾使他指著神起誓,他卻背叛,強項硬心,不歸服耶和華以色列的神。」

這個西底家,神差派先知耶利米去勸他,他不肯謙卑、不肯聽從;他雖然指著耶和華起誓卻背棄誓言、背叛巴比倫。原來這兩件事是同一件事;神差派先知耶利米去勸西底家要降服在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手下,但西底家卻不肯聽從、堅持要背叛巴比倫。歷代志的作者形容他「強項硬心,不歸服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正是指出西底家對尼布甲尼撒的背叛是他不聽先知的勸告、不肯聽從神的話。

b.祭司長和百姓的罪
祭司長和百姓又如何呢?vv14-16「眾祭司長和百姓也大大犯罪,效法外邦人一切可憎的事,污穢耶和華在耶路撒冷分別為聖的殿。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因為愛惜自己的民和祂的居所,從早起來差遣使者去警戒他們。他們卻嬉笑神的使者、藐視祂的言語、譏誚祂的先知,以致耶和華的忿怒向祂的百姓發作,無法可救。」

眾祭司長和百姓「效法外邦人一切可憎的事,污穢聖殿」,但經文沒有清楚指出這些是甚麼事,反而把重點放在vv15-16。對於神差派來警誡他們的使者,以色列人用甚麼態度來回應?「他們嬉笑神的使者、藐視神的話語、譏誚神的先知」,眾祭司長和百姓的罪是他們輕視神的話語。

由此,歷代志的作者讓我們看見,南國猶大從君王到宗教領袖、平民百姓都一同輕視神的話語,不肯謙卑、不肯聽從。

2. 毀滅臨到(vv17-21)
結果是「耶和華的忿怒向祂的百姓發作,無法可救」。vv17-20記載了毀滅的臨到:「所以,耶和華使迦勒底人的王來攻擊他們,在他們聖殿裏用刀殺了他們的壯丁,不憐恤他們的少男處女、老人白叟。耶和華將他們都交在迦勒底王手裏。迦勒底王將神殿裏的大小器皿,耶和華殿裏的財寶、並王和眾首領的財寶,都帶到巴比倫去了。迦勒底人焚燒神的殿,拆毀耶路撒冷的城牆,用火燒了城裏的宮殿,毀壞了城裏寶貴的器皿。凡脫離刀劍的,迦勒底王都擄到巴比倫去,作他和他子孫的僕婢,直到波斯國興起來。」

假如我們只讀vv18-20,我們很容易有一個印象:這個迦勒底王很有「霸王」的氣勢。耶路撒冷裏面,可以帶走的都讓他帶去了:聖殿的財寶、首領的財寶、死不去的人、通通都被擄劫到巴比倫去。有不能帶走的,都給就地毀滅了:焚燒聖殿和宮殿、拆毀城牆、毀壞城裏的器皿;彷彿他可以為所欲為。然而在v17,歷代志的作者告訴我們:是耶和華使迦勒底人的王來攻擊他們、是耶和華在殿裏用刀殺了他們的壯丁、是耶和華不憐恤他們的少男處女、老人白叟的;不是這個迦勒底王有能力攻取耶路撒冷,是耶和華把耶路撒冷交在迦勒底王手裏。

以色列人亡國,不是因為他們的敵人強盛,而是因為他們從君王到宗教領袖、平民百姓都一同輕視神的話語、不肯謙卑、不肯聽從,以致神的忿怒臨到。在v21,歷代志的作者清楚告訴我們,猶大的衰亡,是要應驗耶和華藉先知耶利米的口說過的話。這裏有一個鮮明的對比:儘管以色列人輕視神的話語,但神說過的話,決不徒然返回,卻要成就祂所定的旨意(賽55:11)

二、猶大的回歸(代下36:22-23)
以色列的歷史並沒有在這裏完結。上一次跟大家看過,在波斯帝國統治的時期,他們有機會回到耶路撒冷去重建聖殿和城牆。

歷代志下36:22-23也有記載:「波斯王古列元年,耶和華為要應驗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就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使他下詔通告全國,說:波斯王古列如此說,耶和華天上的神,已將天下萬國賜給我,又囑咐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祂建造殿宇。你們中間凡作祂子民的,可以上去,願耶和華他神與他同在。」

記得上一次提到波斯王容許以色列人回到耶路撒冷是由於他們的懷柔政策。可是歷代志的作者卻從更深的層次來看這一件事情,他看見以色列人能夠回歸耶路撒冷、重建聖殿,乃是由於耶和華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

從vv11-21我們看見,以色列人亡國被擄、聖殿被焚燒、城牆被毀,是神把以色列人交在迦勒底王手裏的結果。從v22我們又看見,百姓回歸、重建聖殿,是神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的結果。亡國是神將他們交在迦勒底人的手、是神掌管的;回歸是神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也是神掌管的。這兩個外邦人的王,不管他們自己是否知道,他們的決策和行動都掌管在神的手中,被神用來應驗祂藉先知耶利米的口說過的話。神的話語一出,決不徒然返回,必要成就祂所定的旨意。

不但以色列的興亡掌管在神的手中,就連巴比倫和波斯帝國的更替也在神的控制之內。v23記載古列稱呼耶和華為「天上的神」,這個稱呼在歷代志裏面就只有這一次。從一個外邦人的口中這樣稱呼神,正好說明耶和華不單單只是以色列的神,祂不單單只掌管以色列的歷史。耶和華是天上的神,天下萬國都在祂手中,是祂將天下萬國交給波斯王古列管理。至於巴比倫的敗亡,神也藉著先知耶利米早就預言了。

歷代志下36:11-23裏面,兩次提到神「要應驗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究竟耶利米說了甚麼話呢?

三、七十年期限(代下36:21;耶29:10-14)
耶利米書25:11,先知這樣預言:「這全地必然荒涼,令人驚駭。這些國民要服事巴比倫王七十年。」原來神藉耶利米的口,曾經說過,以色列人被擄的期限是七十年。這七十年裏面,有甚麼事情發生呢?

1. 土地安息(代下36:21)
歷代志下36:21這樣記載:「這就應驗耶和華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地享受安息;因為地土荒涼便守安息,直滿了七十年。」原來神藉先知耶利米宣告地要荒涼七十年。在以色列人被擄的七十年裏面,土地被荒廢,於是得享安息。

讓土地得享安息這個做法在利未記廿五章裏有記載;就是每逢第七年都要暫停耕種,讓土地享安息。安息年過後,人們可以再行耕種。我們看見,在以色列人被擄的七十年之內,神沒有將這些土地賜給別人,乃是使這些土地得享安息。安息過後,以色列人可以仍然擁有這些土地、仍舊耕種。神用祂的說話命定以色列人被擄的期限為七十年,在這段期間,神為他們保存土地。直等到日期滿了、直等到他們回歸。

2. 神眷顧以色列(耶29:10)
除此之外,七十年也是神刑罰以色列人的期限。耶利米書29:10「耶和華如此說:為巴比倫所定的七十年滿了以後,我要眷顧你們,向你們成就我的恩言,使你們仍回此地。」

神藉耶利米先知宣告,七十年滿了以後祂要做三件事:要眷顧以色列、要成就祂的恩言、要使他們仍回此地。假如以色列人亡國被擄、分散到各地,是神對他們的刑罰,那麼七十年就是他們的刑期。儘管以色列人不斷得罪神,以致神的忿怒向祂的百姓發作、無法可救,但神卻為自己的怒氣設定年限。相信我們都曾經惱怒過 別人,我們大都是等怒氣慢慢消減之後,就不再惱怒,我們很少人會限定自己只惱怒一段時間。但神卻將自己對以色列人的忿怒限定在七十年時間。期限一到,祂要眷顧祂的百姓,這節經文英文翻譯做:祂會主動去找尋他們,使他們再回到這個地方。儘管以色列人輕視祂的說話、不肯聽從,神卻堅決要使自己應許的說話成就。

3. 以色列回轉(耶29:12-13)
七十年也是神等候以色列回轉的年期。耶利米書29:12-13「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你們尋求我,若專心的尋求我,就必尋見。」

一直以來,我們看見以色列人總不肯專心事奉神。你還記得他們不珍惜與神的關係、不肯放棄與外邦人聯絡結親、彼此往來嗎?還記得他們一面敬拜耶和華、一面事奉巴力和亞斯她錄嗎?記得他們寧可要一個壓制他們的暴君,也不願意讓神介入他們的生命、作他們的王嗎?記得他們始終不肯對神全然委身,反而他們的心轉向離開神嗎?記得他們不肯單單敬畏耶和華,反而選擇輕忽神的誡命、律例、典章嗎?

神讓以色列人落在完全毀滅的境況裏七十年。這七十年神等候以色列人回心轉意、等候他們主動願意呼求、禱告、專心尋求神。當他們這樣完全歸向耶和華的時候,在耶利米書29:14,神應許:「我必被你們尋見,我也必使你們被擄的人歸回,將你們從各國中我所趕你們到的各處招聚了來,又將你們帶回我使你們被擄掠離開的地方。這是耶和華說的。」歷代志下36:22記載的,就是神使祂藉耶利米所說的這一句話應驗。

四、末後的指望(耶29:11)
看以色列人亡國、被擄七十年之後回歸的前因後果,也讓我們看見神的意念。耶利米書29:11,神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

當以色列從興盛轉為衰亡、當世上政權輾轉易手的時候,神透過耶利米先知宣告祂的心意。神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祂知道政權將會如何交替、祂知道以色列這個民族將要怎樣發展;是祂將以色列人交在迦勒底王手中、是祂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使以色列人回歸。一切都掌握在神手中,目的是要叫以色列人末後有指望。這裏說的「末後」,不是說主再來的末後。這個「末後」是指將來。神的心意是叫祂的子民有將來、有盼望。

歷代志下36:21說:「‥‥地土荒涼‥‥直滿了七十年」。以色列人的將來和盼望在於神的刑罰是有限期的,神不會永遠懷怒、也不長久責罰。

歷代志下36:23說:「你們中間凡作祂子民,可以上去,願耶和華他的神與他同在。」以色列人的將來和盼望在於何時以色列人願意歸回,向神呼求、禱告、專心尋求,何時神就被他們尋見、與他們同在。

以色列人的將來和盼望是:神要應驗祂藉先知的口所說的話、成就祂的恩言。神說過的話,決不徒然返回,必要成就祂所定的旨意。

結語:歷代志的位置
我們一開始時提到歷代志與列王記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再多一卷是否「多餘」呢?當然不是的。歷代志和列王記有不少相似之處,但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在仔細的比較之下,我們可以發現兩卷書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分別:歷代志沒有記載北國以色列的各個朝代,只記載了南國的大衛王朝。而且在記載南國猶大的那些君王的時候,「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君王,記載的篇幅就比較多,「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君王,記載的就比較少。不過當中最重要的分別是,列王記的完結是猶大亡國、剩下的人民逃到埃及、被擄到巴比倫的猶大王終身是階下囚的身份;而歷代志結束時,猶大人獲准回歸耶路撒冷去重建聖殿,神與他們同在,一個充滿盼望的結束。

不單這樣,歷代志的存在也使整本舊約聖經充滿盼望。按照猶太人的編排,歷代志是全本舊約聖經的最後一卷。而歷代志下36:23的最後一句也是全本舊約聖經的最後一句:「你們中間凡作祂子民的,可以上去,願耶和華他的神與他同在。」對於亡國的以色列人來說,歷史一直發展,波斯之後,希臘、羅馬帝國相繼興起和沒落,但他們始終是亡國的身份。而歷代志下36:11-23這段經文就不斷提醒他們,是神掌管著歷史的進程,神用祂的說話主宰帝國的浮沉。而神的話語、聖也為人帶來將來和盼望:神與他們同在。

另一方面,這句經文也帶來一個新的開始,讀完這一句「神與他們同在」之後,按照猶太人的習慣,他們就會從頭開始再讀,創世記1:1「起初神創造天地‥‥」,神與他們同在、與他們一起翻開新的一頁。

弟兄姊妹,2004年將要過去,在我們翻開新的一頁之前,讓我們也從歷代志這一個結束看見神所賜的盼望。我們面對的不是亡國被擄,但人生裏面有許多起伏跌宕,我們的倚靠是甚麼呢?神用祂的話語主宰列國浮沉,你有沒有看見祂同樣主宰你的事業、你的家庭、你的公司、你的department、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以致天下萬國呢?

神藉著耶利米先知所說的話,也是對我們說的:「我知道我向你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29:11)讓我們也帶著這一份盼望翻開新的一頁,因為神的說話決不徒然返回,必要成就祂所定的旨意。到最後,神是與我們同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