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羅馬書6:3-4
「豈不知我們這受浸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浸歸入祂的死嗎?所以,我們藉著浸禮歸入死,和祂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裏復活一樣。」
引言:碧咸兒子受洗
昨天讀報時讀到一則報導:碧咸的兩個兒子接受洗禮。不過這則消息不是放在宗教版,而是放在娛樂版。報紙上只是報導他們花了多少十萬英鎊來安排那個儀式、場面多麼豪華、他們為客人預備了甚麼食物、他們送甚麼禮物給客人留念;那報章上還報導了他們邀請了甚麼人出席、那些人的衣著如何性感暴露、來觀禮的人相互之間又如何地心存芥蒂‥‥。
我相信今天出席這個浸禮的親戚朋友、弟兄姊妹一定不是抱著「八卦」的心態而來,你不是想來看「靚人靚衫」的。你也不會在乎坐在前排的這幾位弟兄姊妹是否會請吃飯、是否會送你禮物留念。但我要問大家這一句:你今天來的目的是甚麼呢?「來看他受浸嘛。」對的,大家在座就是要看他們接受浸禮;不過,受浸有甚麼好看呢?
我今天選的經文當中用了幾個詞語來涵蓋了受浸的意思:死、埋葬、新生、復活。稍後進行的浸禮過程會將這些意思完全表達出來。出席的朋友當中,可能有一些不大喜歡聽到死、埋葬這些字眼,可是這些都是我們信仰的中心。而坐在前排的弟兄姊妹正是邀請你來觀看他們的信仰究竟是甚麼一回事。
一、歸入基督的死
聖經說:「豈不知我們這受浸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浸歸入祂的死嗎?」「受浸歸入祂的死」,意思是當稍後的浸禮開始,大家看著他們從這一邊的樓梯走下浸池,然後從那一邊的樓梯走出浸池,他們的身份就不同了。走下浸池之前的他們已經死了,從浸池走上來的他們已經有了不一樣的生命、有了不一樣的身份,他們是屬於基督的門徒了。歸入基督的意思是,他們將自己的主權交給耶穌,以後他們不屬於自己、是屬於耶穌的了,一切由耶穌「話是」了。
受浸是歸入耶穌的死,耶穌的死有甚麼特別呢?如果大家有看過電影《受難曲》的,大概會知道耶穌的死是祂經歷了內心的鬥爭,最後願意順服神的心意,死在十字架上。我們受浸歸入基督的死,就是願意與祂一樣、順服神的心意。
我們一直以來都是自己的主人,任何的決定都是跟隨自己的喜好而定;這是很普遍的心態,一般人都是這樣的。但當我們受浸歸入基督之後,我們就不再屬於自己,我們不可以繼續以自己的喜好來做決定,而是要看神喜歡我們怎樣。說到這裏,一些人可能感到害怕,「要看神喜歡我怎樣?祂會否要我做一些我不喜歡的事呢?祂會否要我過一些我不喜歡的生活方式呢?」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神一定不會要你做一些你不喜歡做的事情。神的心意不是要我們活得不快樂、不是要我們吃苦。但我們要尋求明白神喜歡我們怎樣生活,因為我們是已經屬於基督了。
二、與祂一同埋葬
聖經接著說:「我們藉著浸禮歸入祂的死,和祂一同埋葬」。埋葬與死是分不開的。按照大多數民族的習俗,人死了之後就會被埋葬。埋葬的行動是加強表明了死亡的真實;就是說,必須清楚證明那人真的死了才可以埋葬,而被埋葬的人就從此與世隔絕、不再受世界的影響。
受浸的過程也讓我們體會埋葬的經驗。剛才說受浸的人是從這一邊走下去、從那一邊走上來。但不是說他們只是單單的從浸池的這一邊走到那一邊;當他們走下浸池之後,他們的整個人會完全浸在水中一會兒,這個過程就好像一個人被埋葬,是一個表明完全死去的行動,也是一個與世界隔離的經驗。
所以當我們一旦進入浸禮,就是表示我們決心完全死去、與世隔離。所以這是一個嚴肅的決定。也許有一些人會想:「與世隔離豈不是要放棄現在的一切?工作、家庭、朋友‥‥。」當然不是,你看見我們這些已經受了浸的人還不是照樣有我們的工作、事業、朋友、家庭,我們還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嗜好和娛樂。被埋葬、與世隔離的意思是不被世界的價值觀影響。無可否認,我們活在世上很多時要考慮世人對我們的評價;我們不可能離群獨居的。不過,當我們決心完全死去、與世隔離的時候,我們就不再需要倚靠社會的標準來界定自己的身份。我們只需要看清楚神喜歡我怎樣生活就可以了。
三、新生的樣式
又來到這個話題:「要看清楚神喜歡我怎樣生活」。剛才已經說過,神不會要我們做一些我們不喜歡做的事情。那究竟受浸歸入基督的死,與祂一同埋葬、與世隔離,之後又怎樣呢?聖經繼續說:「我們藉著浸禮歸入死,和祂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
有一些人對於浸禮的觀念是:受浸之後就「入了教」,有一些事情就不可以再做,譬如不可以再「打麻雀」、不以再向祖先上香等等,這些都是是的。但聖經裏面給我們更重要的提醒是,我們受浸是表明自己已經屬於基督、要有新生的樣式,也就是說,要順服在神的標準底下,明白神的心意、按著新的方式來生活,行事為人要有新的態度。而這些新的生活方式和態度,不是短暫出現的、也不是假裝出來的,而是持續的、維持下去的。
這些新的生活方式和態度,我不在這裏多說,聖經裏面已經有很仔細的教導。我只想強調一點:當我們願意接受浸禮,不等於我們馬上就不會犯罪。我們受浸之後,是進入信仰生活的一個新里程;我們願意藉著浸禮歸入基督的死、與祂一同埋葬,是叫我們以新的態度過每一天、拒絕讓自己繼續犯罪,向引誘和試探 "say NO"。
受浸不是好像一般人所想的:拿了 "Passport"、入天堂通行無阻,也不是好像另一些所想的:結婚可以「行教堂」、兒女可以較容易入讀教會學校。不是的!受浸是讓我們清楚地表達我們願意用新的方式、新的態度來生活:從前所做不好的、不合神心意的事情,以後不再做了。受浸是表明我們願意按照神的標準來生活。
四、眾人的見證
說了這許多浸禮的意義,歸入基督的死、與祂一同埋葬、有新生的樣式,又要按照神的標準、明白神喜歡我們怎樣來生活。這些對於我們在座的家人、朋友,有甚麼意義呢?他們邀請你來看他們受浸,又有甚麼目的呢?
正如我剛才說,浸禮對於一個相信耶穌的人來說,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他們決定要與基督同死、同埋葬,他們願意將自己的主權交給耶穌,從此以神的標準、以新的態度來生活。邀請你今天出席的那一位基督徒,他已經在心裏面做了這個如此重要的決定,他邀請你來就是要請你為他作見證人。所以你今天的到來也是很重要的;不因為你帶來了禮物、鮮花,乃是因為你見證著他們將自己交給耶穌。
就像我們去觀看別人的婚禮,見證一對男女將自己交給對方一樣,浸禮同樣是一個這麼重要的決定,我們見證他們將自己交給耶穌。而作為見證人,我們要負起一些責任。在見證他們宣告願意受浸歸入基督之後,我們要常常提醒他們:要離開以前的生活方式、要放棄不良的習慣、要拒絕讓自己繼續犯罪。我們也要提醒他們:不再需要倚靠社會的標準來界定他們的身份,他們只需要活在神的心意之中就夠了。
五、個人的立約
對於將要接受浸禮的這幾位弟兄姊妹,我們相信你邀請你的家人、朋友來觀禮也有這樣的心意。你願意讓他們見證著你作出這個重要的決定,你也期望他們會對你常常提點。但我相信,你邀請他們出席有另外也是很重要的原因,那是因為你感到這是一個快樂的時刻,值得與家人、朋友、弟兄姊妹一同分享。
儘管浸禮是嚴肅的,但同時也是使人興奮快樂的。你可能等了一段不短的日子,終於時機成熟了;你也可能在信仰的路上兜兜轉轉了好幾年,終於下定決心了。無論如何,我為你高興、為你興奮。2004年12月26日,你正式歸入基督了。從此你有一個新的身份,是歸在基督的名下、屬於基督的人;從此你要拒絕讓自己繼續犯罪、從此你要明白神喜歡你怎樣生活、從此你要努力活在神的心意之中了。
結語:信仰長跑
信仰的路就好像一場長途賽跑,從決志那一刻開始起步,浸禮只是其中一個 check point;前面尚有漫長的路程,需要旁邊的弟兄姊妹、家人、朋友的不斷提醒和鼓勵。但要能夠跑到終點,最關鍵的始終是每一個跑的人,自己要努力不倦、堅持不懈。讓我們以此來彼此勉勵。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