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16, 2023

在跟隨的路上:總有盼望

經文:民數記341–15 359–15

 

引言

弟兄姊妹早晨!感謝主,讓我們能夠一起敬拜! 

今日我們繼續看民數記。上次講道之後,大家回去有沒有開始讀民數記呢?民數記實在是一卷很豐富的經文,當中值得深思反省的重點有很多,我這幾次證道只能夠點出其中一二。盼望能夠引起你的興趣,自己進入經文裏去,閱讀查考,好讓上主親口對你說話。 

讓我們禱告。

 

我們又再看看這個大綱:

在這三個大段落裏面,我們用兩次人口統計來劃分。第1 – 10章,是第一次人口統計,之後他們就從西乃曠野起行,準備入迦南了。1125章敘述出埃及的第一代以色列人在曠野的生活。轉捩點在第13 – 14十二個探子事件。當百姓執意不相信神,神就等那一代以色列人成為過去之後才帶領第二代的以色列人進入迦南。 

第三個大段落的開始,261–2:「瘟疫之後,耶和華曉諭摩西和祭司亞倫的兒子以利亞撒說:你們要將以色列全會眾,按他們的宗族,凡以色列中從二十歲以外、能出去打仗的,計算總數。」這一次計算人口標誌着當時在曠野的以色列人已經是新的一代。然後在第27章,我們上次看過的,上帝吩咐摩西將領袖的位份傳給約書亞。這樣,以色列人大致上準備好離開曠野了。 

今日我們會看看26–36的經文裏面一些可以給我們思考和反省的地方。也是了,經文很豐富,我只是選了其中兩點來作為我與大家分享民數記的結束。但是,我鼓勵大家繼續閱讀,繼續思考和反省好讓經文成為你的信仰,讓你在跟隨主的路上有力量堅持走下去。


I.      分地的安排

我們先來看一看26 – 36章,這十一章經文的概要:

2627 數點百姓為分地作安排、
女性承受產業的規例

27         領袖傳承

2829   獻祭的安排(常獻、安息日、月朔、節期)

30         女性許願的條例

31         與米甸打仗、戰利品的潔淨與分配

32         約旦河東的支派

33         在曠野四十年行程概述、
入迦南的吩咐

34         迦南地界

3436   安排分地、設立逃城、
女性承受產業的規例

從這十一章經文的重點,我們看見開首和結尾都有「安排分地」和「女性承受產業」的敘述。毫無疑問,編輯民數記的人給出一個很清晰的訊息:以色列人要進入迦南了!他們要預備自己承受產業了。 

這裏上主為他們制定一些規例,去減低他們入到迦南之後因為分地而產生混亂。譬如26提到要數點二十歲以外能夠打仗的人數,數完之後呢,在 vv53–56 上主吩咐摩西說:「你要按着人名的數目將地分給這些人為業。人多的,你要把產業多分給他們;人少的,你要把產業少分給他們;要照被數的人數,把產業分給各人。雖是這樣,還要拈鬮分地。他們要按着祖宗各支派的名字承受為業。要按着所拈的鬮,看人數多,人數少,把產業分給他們。」原來第二次人口統計是為了方便分地的。然後在第 34 章,又吩咐摩西從每個支派選出一人來協助約書亞和祭司以利亞撒做分地的事情。 

還有剛才說經文兩次提到「女性承受產業」的規例。事緣是:西羅非哈的女兒向摩西申訴,說,他們的父親死了,沒有兒子可以分地難道就令到她們父親的名字不再被記念嗎?她們的爭取得到上主的應允,因此成為了律例:一個人若沒有兒子,死了以後,他的女兒也可以承受產業。只是她們要與自己宗族通婚,免得產業落在另外的支派宗族名下。 

除了分地的實際工作之外,上帝也吩咐摩西再一次教導百姓,進入迦南之後,要向上主獻祭的規例。不知道大家讀摩西五經時有沒有留意,這些獻祭和節期,在五經裏面前前後後,有時詳盡有時簡短地,記載了兩、三次。我們可能會覺得累贅,但這樣重重複複,正是讓以色列百姓知道,這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在說完獻祭的安排之後,在第 30 章,上主接着講了另一件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就是女性許願的安排。我們今日也許會覺得在這一段經文裏面提到的條例對於女性來說很嚴苛,她們必須要由家中的男性來主宰,完全沒有自主的權利。然而在當時那個男性主導的社會結構和文化之下,能夠有一章經文專門討論女性可以選擇許願,其實已經很不簡單的了。 

然後來到我們今日第一段主題經文的背景。在第 31 章,神吩咐摩西帶領以色列人與米甸人爭戰。這一仗不但大獲全勝,而且獲得許多俘虜、牲畜和財物。然而就在大家為打勝仗而興高采烈之際,呂便迦得兩個支派卻出令摩西氣憤的要求。321–5「呂便子孫和迦得子孫的牲畜極其眾多;他們看見雅謝地和基列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就來見摩西和祭司以利亞撒,並會眾的首領,說:…… 耶和華在以色列會眾前面所攻取之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你僕人也有牲畜。又說:我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把這地給我們為業,不要領我們過約旦河。」即是他們選擇不入迦南了。 

今日第一段主題經文,341–15是上主指明迦南地東西南北的地界。那些地名實在「繑口」,我們就略過不讀了。但在 349–15 讓我們清楚看見這兩個支派,加埋瑪拿西半個支派,他們選擇。大家留意,3415 說這兩個半支派所選擇的土地是在「耶和哥對面、約旦河東、向日出之地」,即是不屬於迦南的地界之內。 


我們看一看地圖,這兩個半支派選擇的土地是約旦河東的一大片,面積可能超過迦南的一半。這一大片土地他們只是兩個半支派分,而迦南地卻由九個半支派分。如果從人的眼光來看,他們當然是「醒目」了!識得為自己打算。

但我們應該怎樣看呢? 

在民數記22提到「以色列人起行,在摩押平原,約旦河東、對着耶利哥安營」,就是呂便、迦得、瑪拿西半支派想留下來的地方。在這個摩押平原,他們面對「在曠野」的最後一個試探。民數記用了很長的篇幅敘述這個試探:米甸人僱用先知巴蘭來咒詛以色列人,那知=不成功之後巴蘭建議用米甸婦女去誘惑以色列百姓,以致他們被神瘟疫擊打。上主吩咐第二次數點人數就在這次瘟疫之後 

弟兄姊妹,你有沒有看見這兩個半支派選擇了甚麼?他們看見當時安營的地方,覺得可以發展他們的畜牧事業,於是決定「乾脆留下來,不迦南了」。在某個意義層面,可以說,他們選擇了留在試探之中;他們選擇留在上主的應許之外。 

詩篇 165–6 詩人說:「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你為我持守。用繩量給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處;我的產業實在美好。」如果用這篇詩篇的眼光來看那兩個半支派的選擇,我們可以說,他們為了眼前的好處,而沒有享受上主的賜與。也可以說,他們自行判斷了要走哪條路,放棄了跟隨上主。他們的選擇與西羅非哈的女兒們的爭取是何等大的差異。 

弟兄姊妹,讓我們也想一想,我們有沒有憑自己判斷的好壞,而不是按照上帝的心意,去選擇我們要走的路呢?在工作上、在家庭裏、或者在事奉的路上…… 會不會我們覺得現在已經夠好了,不想改變了、不想尋求神繼續帶領呢?會不會呢?我們又有沒有爭取讓上主的恩典成就在我們身上呢?抑或只是懶懶閒的,無所謂呢?

 

II.     逃城的設立

我們看今日第二段主題經文在民數記 359–15。讓我們再讀一次,「耶和華曉諭摩西說:你吩咐以色列人說:你們過約旦河,進了迦南地,就要分出幾座城,為你們作逃城,使誤殺人的可以逃到那裏。這些城可以作逃避報仇人的城,使誤殺人的不至於死,等他站在會眾面前聽審判。你們所分出來的城,要作六座逃城。在約旦河東要分出三座城,在迦南地也要分出三座城,都作逃城。這六座城要給以色列人和他們中間的外人,並寄居的,作為逃城,使誤殺人的都可以逃到那裏。」 

這段經文的前文是上主吩咐以色列人,「要從所得為業的地中把些城給利未人居住,也要把這城四圍的郊野給利未人。這城邑要歸他們居住,城邑的郊野可以牧養他們的牛羊和各樣的牲畜,又可以安置他們的財物。」(民352–3)上帝曾經多次說過,利未人不會得到土地作為產業,但他們始終都要有地方居住,所以神吩咐以色列人要照顧利未人的需要。不但照顧利未人的需要,上帝也吩咐以色列人要照顧「誤殺者」的需要。而且上帝很仔細地說明:「你們給利未人的城邑,其中當有六座逃城,使誤殺人的可以逃到那裏。此外還要給他們四十二座城。你們要給利未人的城,共有四十八座,連城帶郊野都要給他們。」(356–7)也就是說,這六座「逃城」是歸利未人管理。然後經文繼續敘述「逃城」的管理方法:哪些人可以逃到城中「免被尋仇」,哪些人就算入了逃城也得不到保護(申1911)。 

「逃城」的設立讓我們看見上帝並不是好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嚴厲。十誡裏面雖然清楚寫明「不可殺人」,但上帝卻為到一些誤殺人的留下了活命的機會。或者,按照現代社會的做法,我們可以辯論死刑是否應該繼續執行。但在上帝的誡命裏面,報血仇的殺人就不算是干犯律法的。在申命記1921說:「要以命償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目的是規限尋仇的人,只可以按他所損失的尋求補償,不可以傷害對方超過他應該受的。所以當一個人殺了另一個人,他就應該以性命作出補償。 

然而對於誤殺人的,上帝卻給與極大的寬容。在申命記19章提到「逃城」時,更加吩咐說:「要預備道路,使誤殺人的,都可以逃到那裏去……免得報血仇的,心中火熱追趕他,因路遠就追上,將他殺死;其實他不該死」(1936)。

 上帝這樣吩咐設立「逃城」,讓我們認識到,儘管人可能犯下大錯,然而在上主裏面仍然有恩典和憐憫。 

 

III.   曠野的鍛鍊

吩咐過這些之後,以色列人就進入離開曠野的階段了。然而「曠野」卻有很深的意義讓我們可以反省和學習。 

忘記了我有沒有說過。民數記在希伯來聖經裏面,是叫做《在曠野》,是用民數記第一句經文來命名,正好適切地指出民數記是描述他們在曠野生活的過程。 

「在曠野」,以色列人受試、失敗跌倒。「在曠野」,他們埋怨上帝、挑戰摩西。「在曠野」,他們反抗上帝的帶領,不肯進入迦南。然而,我們也同時看到,「在曠野」,他們的第二代起來承受應許之地。 

我們同樣也看到,「在曠野」他們與試探告別。在民數記第31章,神吩咐摩西最後一次帶領以色列爭戰。這一仗的對象是米甸人,「要在米甸人身上報以色列人的仇」(312)。報甚麼仇?3116 摩西說:「這些婦女因巴蘭的計謀,叫以色列人在毗珥的事上得罪耶和華,以致耶和華的會眾遭遇瘟疫。」這件「毗珥的事」就是剛才說過,在第二次數點人數之前的事件。從經文的舖排來看,可以說「毗珥的事」是以色列人進入迦南之前最後一次得罪神的事情。而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在米甸人身上報仇的這一仗,象徵他們戰勝曠野的試探,告別「在曠野失敗經歷。所以曠野並不是只有消極、失敗、軟弱跌倒,同時也充滿希望的新開始 

理想地,進入迦南之後,他們按照上主的吩咐生活,就不再得罪神。但我們知道,以色列人進入迦南之後,仍然軟弱跌倒,以至最終上帝將他們交在巴比倫人手中,使他們亡國、被擄。然而就是在這樣亡國、被擄的過程中,他們被煉淨。回歸的子民終於不再因為拜偶像而招惹神的憤怒。 

當回歸的猶太人編輯摩西五經,重新敘述他們民族歷史的時候,我們看見他們不是落在沮喪、後悔當。相反,他們是懷着盼望和感恩,更深體會上帝的信實,因為人縱失信,上帝仍然是信實的。 

另一方面,曠野也是一個沒有特定道路的地方。我們可以想像,那四十年裏面,以色列人在曠野中行走,難免會有迷惘,會有遇到危險的時候。他們只能夠倚靠上主帶領雲彩收上去他們就起行,雲彩停下來他們就停下來,雲彩停在哪裏,他們就在那裏安營。 

對於我們今日跟隨主的人,我們有多一重領悟。因為曠野也是主耶穌勝過魔鬼試探的地方,曠野也是主耶穌退下來、安靜禱告、尋求神、等候神的地方。 

所以如果你今日發現自己正在某一個曠野裏面,感到迷惘、不知道方向;或者你知道自己軟弱跌倒,正在掙扎當中,不要害怕,因為上主仍然與我們同在,仍然會帶領我們走過那些崎嶇艱難。最終會帶領我們走出來,進入應許的恩典之中。 

我年輕時唱過一首詩歌,歌詞中有幾句是這樣的:
我每天不停的前行,不知何時可達天上的家,
我只知道,我在天路上奔行,
不停的在天路上奔行。
我親愛的一切已到達,一些正陪伴着我,
信心的夥伴相扶持,同向天父家奔行。

無論是怎樣的軟弱跌倒,只要我們繼續跟隨上主不停步,總有路可以行。 

最後,曠野也是走向迦南的必經之地。以色列人在曠野並不是漫無目的地生活。他們是以迦南為目標生存下來的。或者,第一代以色列人會悔恨。而儘管他們不能夠入應許之地,他們卻預備有第二代起來承受上帝的恩典。他們相信上帝的應許必然他們民族身上成就。 


結語

最近我看了一齣有份名奧斯卡的電影“Tar電影講述一位著名的指揮家因為自己的犯錯,以致失去了一切名譽、地位,甚至沒有人再聘請做她最心愛的指揮。但電影結束,她找回自己對音樂的熱誠,反而可以捨棄追逐名利和權勢單純的為着樂去訓練一個東南亞小國的一隊不出名的 

在跟隨主的路上,或者我們也有迷失的時候,或者也有軟弱跌倒的時候但民數記卻讓我們看見,只要應許目標,調校步伐,就能夠一步一步跟隨上主走下去。

 

 

回應詩:

【恩典之路】《不要放棄‧滿有能力》。讚美之泉

祢是我的主,引我走正義路。
高山或低谷,都是祢在保護。
萬人中惟獨祢愛我認識我。
永遠不變的應許,這一生都是祝福。

一步又一步,這是恩典之路。
祢愛、祢手,將我緊緊抓住。
一步又一步,這是盼望之路。
祢愛、祢手,牽引我走這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