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使徒行傳26:12-20
引言:普通的名字
你認識多少個「保羅」呢?大概不止一個吧。真的,「保羅」是一個普通的名字,不過這個普通的名字卻十分受歡迎。不少名人也是這個名字,Paul McCartney, Paul Newman, Paul Anka... 要是你熟悉這些名字,大概你跟我是同一個世紀的人了。
你認識的「保羅」之中,我希望也包括今天的經文裡面提到的人物:使徒保羅。使徒保羅的名字不單基督徒認識他,就連不相信耶穌的人也對他加以研究,因為他實在是一個代表人物。新約27卷書裡面,接近一半是保羅的著作,是他將福音從亞洲帶到歐洲去。在保羅的生命裡面實在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也許你曾經羡慕過保羅,他的回轉是那麼戲劇性,你可以在使徒行傳9:1-22讀到那經過。耶穌親自向他顯現、向他說話。要是耶穌親自向你說話,好像對保羅那樣,你會怎樣呢?你可能覺得一切的顧慮都會消除,你可以信心堅定的跟隨耶穌。也許相反,你寧可不要,免得要像保羅那樣要下監、要受苦、要殉道的事奉神。
會不會,你心底的最深處就是有這樣的恐懼:不要跟耶穌走得太近,免得祂向你要一些你不願意拿出來的東西,譬如說:你的金錢、你的時間、你的家庭、你的生命、你的心。
可是,我們還是會被保羅吸引。他悔改的經歷實在太吸引了,他的生命太吸引了。
在使徒行傳裡面,總共有三次記載保羅的悔改。9:1-22是第一次;第二次在第22章;今天的經文是第三次。而這一次跟前面兩次頗是不同。保羅跟耶穌在大馬士革路上相遇的經過,在這段經文記載得比較簡單。
一、保羅的過去
我們一起看26:12-15:「那時,我領了祭司長的權柄和命令,往大馬士革去。王啊,我在路上,晌午的時候,看見從天發光,比日頭還亮,四面照著我並與我同行的人。我們都仆倒在地,我就聽見有聲音用希伯來話向我說:掃羅!掃羅!為甚麼逼迫我?你用腳踢刺是難的!我說:主啊,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
這經文一開始,保羅已經在大馬士革的路上。之前的保羅在耶路撒冷一直逼迫教會,在這個時候他已經得到猶太人公會的批準,預備好要把大馬士革的基督徒都捉拿到耶路撒冷受審。
究竟當時保羅的心情是怎樣的呢?他在想甚麼呢?我參考了另外一些譯本,發現當時的保羅心裡面被一個想法佔據著。是甚麼想法呢?讓我們一起看使徒行傳26:9-11「從前我自己以為應當多方攻擊拿撒勒人耶穌的名,我在耶路撒冷也曾這樣行。既從祭司長得了權柄,我就把許多徒囚在監裡,他們被殺,我也出名定案。在各會堂,我屢次用刑強逼他們說褻瀆的話,又分外惱恨他們,甚至追逼他們,直到外邦的城邑。」
在去大馬士革的路上,保羅的心裡面就只有這一個念頭:追逼基督徒直到天涯海角。為甚麼他這麼恨惡基督徒、這麼恨惡耶穌呢?保羅自己沒有說清楚。不過有一些人推測,猶太人根本不相信耶穌已經復活,他們認為門徒要破壞猶太教的秩序。也可能因為猶太人害怕這批信徒的人數越來越多、勢力越來越大,要引起羅馬統治者的疑慮,進而危害耶路撒冷的安定(參約11:48)。反正,保羅一心要剷除這幫群體。
值得我們知道的:保羅一直以為自己所作的是對的,在使徒行傳22:3,保羅對耶路撒冷的百姓說,他「在迦瑪列門下,按著他們祖宗嚴緊的律法受教,熱心事奉神,」像那些百姓一樣。那時他是真的以為自己為神熱心的,他的熱心大得讓他從耶路撒冷、猶太、直到外邦人的地方去追捕耶穌的門徒。
保羅這樣傾盡全力去追捕耶穌的門徒,以此作為自己的使命,因為他以為這樣做是事奉神。那知道,這個神在他去大馬士革的路上向他顯現,告訴他:「我就是你逼迫的耶穌」。你可以想像,當保羅聽見這句說話的時候是何等震撼!就在他聽到這句說話的時候,他驟然發現,他從前所付出的勞苦原來是徒然的,一直佔據在他心裡面那件他以為是事奉神的事情,原來不單不是服事神,而是攔阻神的。
二、保羅的將來
指出了保羅以為是為神大發熱心所做的事情原來是攔阻神之後,主耶穌將新的使命委派給保羅。
使徒行傳26:16-18「你起來站著,我特意向你顯現,要派你作執事、作見證,將你所看見的事,和我將要指示你的事,證明出來。我也要救你脫離百姓和外邦人的手。我差你到他們那裡去,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勢下歸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
如果說,發現自己為神大發熱心所做的事原來是攔阻神的事情,足以令到保羅感到震撼的話,那麼這一份差派給保羅的使命就更叫保羅感到難以置信。
這個新的使命包含兩面。第一是保羅的身份:他要作執事、作見證。這裡所說的執事跟我們今天教會裡面那特定的「執事」崗位不同。耶穌差派保羅去作執事,意思是祂正式委派保羅服事祂。怎樣服事?以見證來服事;就是將他所看見的,以及耶穌將來要指示他的,都向人述說。之前保羅以為自己是為神事奉,但現在主耶穌正式委派他,賜給他這個使徒身份。從幾卷保羅書信,我們可以看見,保羅幾次為自己的使徒身份辯護,都是以這一次在大馬士革路上與耶穌相遇,正式接受任命作為證據。
第二方面是,主耶穌交給保羅一個新的使命。保羅除了要將耶穌指示給他的事情向人述說之外,耶穌很清楚告訴保羅,他所做的對於聽他見證人來說是怎樣的事奉。v18這樣說「我差你到他們那裡去,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
在這裡,耶穌告訴保羅,他的見證是要叫人有四方面的影響:(1)從黑暗歸向光明、(2)從撒但權下歸向神、(3)因信耶穌罪得赦免、(4)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
我覺得正是這四方面使保羅難以置信、更加震撼。首先是從黑暗歸向光明。保羅在大馬士革路上的經歷使他有一段短時間的失明,耶穌說他要叫人從黑暗歸向光明,對保羅來說是何等真實,又是何等深切的體會。不過,讓保羅更震撼的是,耶穌將「從黑暗歸向光明」與「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平排。黑暗就是在撒但權勢之下,光明就是歸向神。保羅當時就正在黑暗之中,他的震撼是發現自己原來是在撒但權勢之下。
在腓立比書3:5-6,保羅說出他曾經對自己的身份是何等的自負:「我第八天受割禮;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憫支派的人,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就律法說,我是法利賽人;就熱心說,我是逼迫教會的;就律法上的義說,我是無可指責的。」這一番說話,讓我們知道保羅從前對於自己身為神旳選民感到自豪,更因為血統純正而自覺與別不同;最重要的,是保羅為自己能遵守律法而自覺「無可指責」。這是何等自信。
但是這一刻他卻面對一個現實,原來他是在撒但權勢之下。或者更清晰的是,儘管他是神的選民、他接受猶太教內最嚴謹的神學訓練,原來他一直以來都是活在撒但的權勢之下。那麼他與那些沒有律法、原本與神無關係的外邦人有甚麼分別?是沒有。
而另一方面,那些聽見他見證的人,要因信耶穌,罪得赦免。在保羅的信仰裡面,他一直以為守住律法就可以無可指責。現在神說只要相耶穌就可以罪得赦免,那麼律法的功用豈不消失了?
最令到保羅震撼的是,這個使命最後的一句:那些聽了保羅的說話,靠著信耶穌使罪得赦免的人,竟然可以「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也就是說,那些人就成為了神的選民了!
當保羅一步一步去領受耶穌這個使命,明白其中的含意,那個本來在他心裡面的價值體系就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從羅馬書這一卷如此精深論述「因信稱義」的書卷可以見到保羅的領受是何等的透徹,改變是何等大。
三、保羅的現在
在他領受了這個翻天覆地的使命之後。保羅就將他起初傾盡全力去追捕基督徒的那份熱心,轉而用在這方面。我們看使徒行傳26:19-20:「亞基帕王啊,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先在大馬士革,後在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以及外邦,勸勉他們應當悔改歸向神,行事與悔改的心相稱。」
你可有留意到,起初他拿著祭司長給他的文書,要追逼基督徒,直到外邦的城邑。現在他拿著耶穌給他的身份和使命,先在大馬士革,後在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及致外邦,去叫人來歸向神。同樣是從耶路撒冷走到外邦,從前是逼迫耶穌,今日是傳揚耶穌。
為甚麼他有這麼大的轉變?我相信原因就正如他在腓立比書3:7-8所說「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
保羅有這麼大的改變,因為他經歷了個人價值觀與神的價值觀一次很強烈的碰撞,產生極大的變化。而保羅自己又願意放下自己從前以為對的事情,去接受耶穌要求他作出的改變。
使徒行傳26章,當保羅向亞基帕王說出這一番說話的時候,正是他從耶路撒冷去羅馬的途中。
根據一些聖經研究的資料,當保羅這一刻向亞基帕王作見證的時候,距離耶穌向他顯現大概十五至二十年的時間。在這十多年裡面,保羅總共進行了三次旅遊佈道,第一次在現在的敘利亞和土耳其一帶;後來的兩次都是到歐洲大陸。而這一段經文所記載的,則是當保羅第三次旅遊佈道之後回到耶路撒冷,被猶太人誣告,保羅向當時剛剛路過的羅馬分封王亞基帕為自己辯護。
保羅在v19所說的「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保羅這句話所說的「天上來的異象」當然就是指耶穌向他顯現,差派他做執事、作見證的這個經歷。從使徒行傳後來的記載來看,保羅確實沒有違背主耶穌的吩咐。
不過,這一句經文在一些英文譯本,翻譯作「我並非不順服天上的異象」,「我沒有不順服天上的異象」。
當保羅在大馬士革的路上遇到耶穌,他不單止發現自己一路以來傾盡全力去逼迫基督徒原來是錯的;更重要的是,他直接從這一位耶穌領受了一個新的身份,一個新的使命。這個使命,完全顛覆了他原本的信念,令到他不得不重新面對自己一直以來認為是對的事情。
事隔十多二十年,這一刻當保羅站在亞基帕王面前為自己分訴的時候,他仍然是貫切地執行主耶穌的這個使命,甚至因此被拉被鎖被控告。我們記得耶穌差派保羅去作執事、作見證,這一刻保羅向亞基帕王申辯,其實是在為耶穌作見證。我們看見保羅不管在任何境況也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無論他落在怎樣的處境,他仍然是順服於主耶穌給他的使命。這一份堅持,這一份執著,卻不是偶然的,保羅從起初逼迫耶穌的門徒開始就已經有這一份堅持和執著,要追捕他們到天涯海角。到他被耶穌差派要作見證,我們再一次看見他的堅持和執著,也是要將這福音傳到天腳底。
比較保羅的以前,將來和現在,我們看見的是一個改變了的保羅,也是一個沒有改變的保羅。曾經熱心於逼迫耶穌,變成熱心於傳講耶穌,過去是堅持、執著的性格,現在仍然是堅持和執著。
保羅這些改變和不改變,對我們又有怎樣的激勵呢?
四、用腳踢刺的人生——你的過去、將來、現在
開頭的時候說,使徒行傳裡面有三次記載保羅在大馬士革的路上遇見耶穌。今天與大家看的這一段經文是第三次,這一段經文與其他兩段最大的不同是,在這一段經文裡面,主耶穌說保羅「用腳踢刺的是難的」。這裡所說的刺,不是一支小小的木,刺進皮膚裡要用針剔出來那些。這裡所說的應該是指帶刺的棍,通常用來趕牛的,很多時被趕的牛會用腳踢那刺棍來反抗,到頭來是自己感到痛。
保羅一直按照自己的意思來為神大發熱心,卻沒有看清楚是否符合神的心意。所以當保羅向亞基帕自辯說:他沒有違背從天上來的異象,那個「並非不順服」的意思就很重要,保羅明白自己以前沒有看清楚神的工作,只按照自己的意思來做,到他遇見耶穌之後,他馬上改變過來,願意順服。
今日,讓我們檢視自己的生命。我們有沒有被一個想法佔據心頭?有沒有一些你執著、堅持認為是對的事情,你一直不肯放開?甚至到現在也不肯放手?
你有沒有看清楚原來神的心意與你不同,甚至你攔阻了神的工作?
神的工作不但是指到傳福音?神的工作也指我們生命的建立,神的心意是要我們成長、成熟,越來越明白祂,與祂同行。我們有沒有被自己的想法佔據,攔阻了神,以致祂將你生命變得更豐盛也不可以呢?
結語:屬靈生命
今日帶了一首60年前的新歌與大家分享:【屬靈生活】(《天人聖歌》49首)這首聖詩的歌詞是中國著名的奮興佈道家宋尚節博士在1947年所寫。
宋尚節(John Sung, 1901-1944)生於福建興化縣,父親是收入菲薄的傳道人,少年時常隨父親四出佈道。 他學業成績卓越,負笈美國獲取理化博士學位。後來他進入協和神學院就讀,雖潛心研究各宗教,始終感到人生虛空。直到1927年春天,他正式重生得救。同年的十月,他在乘船返國途中,將多年辛勤學習得來的博士文憑及美國科學會頒他的榮譽徽章(金鑰匙)一起拋入太平洋,以表示他將「從前的我」與主同葬,矢志從此傳揚福音。回國後,他組織巡迴佈道團在全國及東南亞各地佈道,復興之火燃遍國內及東南亞。他在43歲時因肺癌而安息主懷。雖然只為主作工了短短十五年,但千萬人因他的信息而得救。
這首詩歌正是他反省人生目標、意義、方向的心聲。願意也成為我們的激勵。
【屬靈生活】
十字架上與主同死,同葬、且同復活,如今一同升到天上,活着不再是我。
主住裡面佔領一切,看主所看,說主所說;求主所求,作主所作,祂是我主。
不是自己努力掙扎,是主裡面動工,不是自己模倣基督,是主裡面長大。
主住裡面變化一切,愛主所愛,樂主所樂,憂主所憂,負主所負,主心我心。
不是自己想作甚麼,只願主旨成就,不是自己奢望甚麼,只願主話成全。
主住裡面實現一切,聽主所許,信主所許,愛主所許,望主所許,主話必成。
不與世人同負一軛,樂在主內同工,不是自己單獨追求,也愛彼此建立。
主住裡面聯絡一切,同心合意,恒切禱告,靈裡合一,愛裡同工,主內一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