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撒母耳記上8:1-9, 19-22
引言:時代的交替(vv1-3)
記得上一次跟大家看士師記,說到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以後,經歷了三百多年的士師時代;然後來到撒母耳的時候。撒母耳是誰?撒母耳記上7:15-17這樣記載:「撒母耳平生作以色列的士師,他每年巡行到伯特利、吉甲、米斯巴,在這幾處審判以色列人。隨後回到拉瑪,因為他的家鄉在那裏;也在那裏審判以色列人,且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
上一次我們說過,士師時代是以色列人轉變身份的過渡時期;他們從畜牧的奴隸轉變為以務農維生的民族。而撒母耳記上是以色列人的另一個過渡時期;他們從支派聯盟轉變為一個王國。今日所讀的經文撒母耳記上第八章,正是以色列人在建立王國之前,士師秉政與君王治國的轉折時刻、一個時代的交替。
經文8:1-3讓我們看見當時是怎樣的境況:「撒母耳年紀老邁,就立他兒子作以色列的士師。長子名叫約珥,次子名亞比亞;他們在別是巴作士師。他兒子不行他的道,貪圖財利,收受賄賂,屈枉正直。」經文一開始就說「撒母耳年紀老邁」,與剛才我們讀7:15-17記載的時間相比,現在應該是相隔一段很長的日間。撒母耳年紀老邁了,而且很可能他的體力不大好,他委派了兩個兒子分擔他的工作。可是,「他兒子不行他的道」,撒母耳作為以色列人的士師,他負責審理百姓的訴訟,但他兩個兒子卻「收受賄賂,屈枉正直」。那麼以色列人的將來會變成怎樣呢?
一、「你年紀老邁了」(vv4-5)
撒母耳記上8:4-5「以色列的長老都聚集,來到拉瑪見撒母耳,對他說:你年紀老邁了,你兒子不行你的道。現在求你為我們立一個王治理我們,像列國一樣。」從實際情況來說,以色列的長老看見撒母耳時日無多、又看見他的兒子不能夠承繼他的職份,而且環顧百姓之中似乎沒有誰可以興起來接替領袖的職位,於是他們看見以色列需要改變。他們要求撒母耳臨死之前立一個王來治理他們,免得撒母耳死後,支派之間亂七八糟;似乎這是一個合情合理的要求。
從時間上來看,以色列人從曠野進入迦南,到撒母耳這個時候應該超過三百年了。整個民族整整三百年來都只是散兵游勇,到這個時候要求建立國家體制,在時間上也算是合適罷。這個看來合情、合理、合時的要求,或者也是神容許的。在申命記17:14這樣說:「到了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得了那地居住的時候,若說:我要立王治理我,像四圍的國一樣」,從這句經文來看,以色列人感到有需要改變,他們要想立王、「像列國一樣」,似乎沒有違反神的心意。
然而我們看見撒母耳和耶和華的反應都是負面的。為甚麼呢?讓我們留意v5,從以色列長老要求立王的說話之中,我們只看見以色列人嫌棄撒母耳年紀老邁、厭棄他兩個兒子的惡行;整段對話裏面,我們看不見他們有提及耶和華的名字。上一次我們看士師記的時候提到,在士師時代,每當以色列人落在敵人的欺壓之下,他們呼求耶和華,耶和華就興起士師來拯救他們。然而到了撒母耳這個時候,以色列人不再呼求耶和華,他們的呼聲是要立一個王、要建立一套國家系統。他們這樣要立一個王、要一個訓練有素的領袖,實際上是他們不再要士師的領導方式,耶和華直指他們是厭棄祂、不要祂作他們的王。
二、「立一個王治理我們」(vv6-9)
撒母耳記8:8記載,神對撒母耳說「自從我領他們出埃及到如今,他們常常離棄我,事奉別神。現在他們向你所行的,是照他們素來所行的。」耶和華不單指以色列人厭棄祂作他們的王,祂更將以色列人這個要求與他們離棄耶和華、事奉別神相提並論。為甚麼看得如此嚴重呢?以色列人要求的究竟是甚麼呢?
以色列的長老說「現在求你為我們立一個王治理我們」。在第八章整段經文裏面,「治理」這個字出現的次數很多。在我們的中文聖經裏面,我們看見「治理」這個字在v5,6,19,20出現,但原來它與v1,2的「士師」是同一個字,而v3的「正直」和v9,11的「管轄」也是出自這一個字的字根,所以在這章經文之中同一個字總共出現了九次。這個字的意思是審理、判斷為正確。「士師」原本是耶和華興起來為以色列人審理事情、判斷百姓之間訴訟的。就如剛才提到撒母耳在不同的地方審判以色列人那樣,士師是在以色列人中間代表神施行審判。
然而在第八章這裏所讀到,每一處用上「治理」這個字的經文都不是說神興起人來代表祂作出審判。以色列人要求撒母耳為他們立一個王來治理他們,但他們卻沒有想過讓他們所立的王代表神來治理百姓。
上帝說他們這個要求是「照他們素來所行的」、與他們一直以來「離棄耶和華、事奉別神」的背逆是同出一轍。以色列人一直以來離棄耶和華去事奉別神,因為在他們看來,無論是耶和華,抑或是巴力、亞斯她錄,都是為他們服務的,他們要甚麼服務就去事奉哪一個神。上帝指出以色列人要求建立國家、要一個王來治理他們,也是這樣;他們只求建立一套國家系統、立一個王,他們卻沒有想過他們的王要代表神來治理他們,他們沒有想過讓神介入他們國家的事務。
三、「為我們爭戰」(vv19-20)
以色列人要撒母耳立一個王來治理他們,他們究竟想這個王怎樣治理他們呢?在撒母耳記上8:19-20,以色列人這樣說:「我們定要一個王治理我們,像列國一樣,有王治理我們,統領我們,為我們爭戰。」留意在v5,當以色列的長老第一次要求立王的時候,他們只提到要立一個王治理他們;但到了v20,百姓在立王的要求上,加上軍事的元素:「統領我們,為我們爭戰」。「統領我們「意思是「做我們的頭」,「為我們爭戰」有一些譯本翻譯做「打我們的仗」。以色列人要一個王怎樣治理他們?他們要立一個王來做他們的頭、打他們的仗。
然而自始至終,聖經記載以色列人所面對的爭戰都不是他們的爭戰。在出埃及記12:40-42這樣說:「以色列人住在埃及共有430年。正滿了430年的那一天,耶和華的軍隊都從埃及地出來了。這夜是耶和華的夜;因耶和華領他們出了埃及地‥‥」。以色列民就是神的軍隊,以色列人的爭戰是神的爭戰。另外,在約書亞記5:13-14記載:「約書亞靠近耶利哥的時候,舉目觀看,不料,有一個人手裏有拔出來的刀,對面站立。約書亞到祂那裏,問祂說:你是幫助我們呢?是幫助我們敵人呢?祂回答說:不是的,我是要作耶和華軍隊的元帥。‥‥」耶和華神要親自作元帥帶領,以色列人就是耶和華的軍隊、以色列人的爭戰就是耶和華的爭戰。但以色列人不是這樣想。他們要立一個王來為他們爭戰,因為他們要打自己的仗。他們沒有看見這些爭戰是耶和華的爭戰、他們沒有看見他們的國家是耶和華的國家。
vv19-20單單兩節經文已經出現了六個「我們」,可見對於以色列人來說,「我們」有多重要: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爭戰。他們要一個王做他們的頭、他們要自己主導國家的改變,他們不願意尋求耶和華的帶領、他們沒有空間留給神。
直至幾個世紀之後,以色列人仍然不斷抗拒上帝的帶領,以致先知以賽亞責備他們說:「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曾如此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你們竟自不肯。」(賽30:15)
結語:敬畏的國度
對於以色列人的頑梗,上帝的回應是怎樣呢?在v7「耶和華對撒母耳說:百姓向你說的一切話,你只管依從‥‥」,v9說「故此你要依從他們的話‥‥」,v22「耶和華對撒母耳說:你只管依從他們的話,為他們立王‥‥」。「依從」和「聽」是同一個字。這段經文有很明顯的對比,神多次吩咐撒母耳聽以色列人的說話,但「百姓竟不肯聽撒母耳的話」(v19)。
撒母耳說的是甚麼話呢?在v9,神吩咐撒母耳「當警戒他們,告訴他們將來那王怎樣管轄他們。」撒母耳記上8:10-18就是這一段警戒的說話,提到以色列人所立的王帶給以色列人的將會是壓榨、剝削和奴役。但以色列人「不肯聽」,在v19,百姓的反應是「不然!」(No!)百姓為甚麼如此斷然拒絕呢?這些警告聽起來應該有很大警惕作用的,他們為甚麼一意孤行呢?他們的回答是「我們定要一個王治理我們,使我們像列國一樣‥‥」。列國的王都是這樣對待他們的人民的,既然想要像列國那樣在軍事上壯大、建立有系統的國家,就要接受這些條件了。為了想要他們心目中的王,他們要冒一個險。在v18撒母耳說:那時你們必因所選的王哀求耶和華,耶和華卻不應允你你」;一個抗拒上帝的帶領、沒有空間留給上帝的國家,上帝也不會在他們中間應允他們的呼求。但他們卻寧可冒這個險。
我們剛才說過,以色列人想要立王,是耶和華容許的。申命記17:14-20就讓我們看見神所容許的王權制度應該是怎樣的。最基本的是,神所揀選的王絕不能壓榨百姓、不能剝削以色列人。而這段經文最重要的是vv18-20「他登了國位,就要將祭司利未人面前的這律法書,為自己抄錄一本,存在他那裏,要平生誦讀,好學習敬畏耶和華他的神,謹守遵行這律法書上的一切言語和這些律例,免得他向弟兄心高氣傲,偏左偏右,離了這誡命。這樣,他和他的子孫便可在以色列中,在國位上年長日久。」神所揀選的王是以敬畏神來治國的。很明顯地,這種治理國家的方式,不是「與列國一樣」的。以色列人可以像四圍的國一樣立一個王治理他們,但他們的王卻是與四圍的國不一樣的。
甚麼人會立一個敬畏神的人作王呢?豈不是那些自己也是敬畏神的人麼?百姓假如願意立一個以敬畏神的態度來治理國家的王,他們必然願意讓神介入在國家事務當中、也必然有空間留給神來帶領他們;他們的呼求就不單單是要立一個王,乃是要耶和華作他們的王了。
弟兄姊妹,我們生命裏面有很多人生階段的發展與世人也是一樣:讀書、工作、發展事業、戀愛、結婚、建立家庭;然而在這些階段的發展裏面,讓我們看清楚我們是否也好像以色列人一樣,不要上帝介入我們的生命、不斷抗拒上帝的帶領、不要祂作我們的王呢?先知以賽亞呼籲我們「得救在乎歸回安靜、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你肯還是不肯呢?
弟兄姊妹,我們教會也面對轉變的時刻、我們正是要尋索和確認前面異象的時候,我們有沒有邀請上帝介入呢?教會要打的仗不是我們的仗,基督耶穌是教會的頭、祂要帶領教會打美好的仗,但我們有沒有留一些空間給上帝帶領我們呢?我們將上帝放在那裏呢?是讓祂在教會的前頭作元帥、作我們的王?還是好像以色列人那樣,只是要祂聽我們的話,依從我們的要求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